
在当今追求健康与天然疗法的时代,皮肤抗真菌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变革。真菌性皮肤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给众多患者带来了困扰。而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行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报告将深入剖析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行业图景。
关键词:2025年、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真菌性皮肤病、市场趋势
1. 中成药在皮肤抗真菌领域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中成药市场在中医药振兴发展政策与国民对天然药物偏好增长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持续扩容的态势。2019 - 2023年,中成药市场实现了显著而稳健的发展,其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在整体药品市场的占比逐步提升。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渐增和消费升级,公众对健康管理的投入日益增加。中成药以其“治未病”的理念、辨证施治的特色和在慢性病调理方面的独特优势,日渐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国民不仅将其视为治疗手段,更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中成药的市场需求渐增。
在政策端,国家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叠加医保支付政策的倾斜等利好措施,极大激发了药企的研发热情和医疗机构的使用意愿,使得更多优质的中成药产品可进入市场并惠及更广泛的人群。以医药电商领域为例,中成药在B2B和B2C渠道的渗透率均实现显著提升。2020 - 2023年,中成药的双渠道渗透率增长也体现其市场基础日益稳固,并未出现对单一渠道的过度依赖。以对接医疗机构为主的B2B方面,中成药比重增长尤为显著,专业医疗领域对中成药疗效的肯定,及其在临床治疗的应用拓展,充分说明中成药正逐步被纳入现代医疗体系。虽然直接面向患者的B2C方面,中成药在线上渠道的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但整体市场前景依然向好。
在真菌性皮肤病治疗方面,西医治疗以抗真菌药为主,但中成药凭借安全有效、低耐药性优势广受临床认可。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类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的常见皮肤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体癣、股癣、手癣及足癣四类,在中国南方的发病率较高。体癣与股癣的常用中成药共6种,其中乌蛇止痒丸与皮敏消胶囊为独家品种;经典名方龙胆泻肝丸与利胆排石片的参与药企最多,但多为不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中小药企。手癣与足癣的常用中成药共7种,其中防风通圣颗粒、润燥止痒胶囊与四妙丸为独家品种;经典名方肤痒颗粒与百癣夏塔热片的参与药企最多,仍以中小药企为主。这些中成药在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2. 外用制剂剂型特点与市场发展趋势
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外用制剂的剂型多样,根据药典统计,皮肤科类在可外用中药成分制剂里位列第五,而临床实际应用中洗剂、涂剂和酊剂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药典收录范围,印证了行业快速发展的态势。药典收录的皮肤科外用中药成方制剂剂型与临床推荐使用的剂型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行业发展快的特点。
对比各类剂型,患者对软膏剂的依从性最好,市场接受度高,其次洗剂与酊剂优势突出。2020年版《中国药典》可外用中药成方制剂中,皮肤科可外用中药成方制剂的功效占比、剂型占比都有其特点。皮肤科可外用中药成方制剂的功效占比中,祛风止痒与清热祛湿占比较高;剂型占比方面,搽剂和软膏剂是占比较高的剂型。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洗剂、涂剂和酊剂使用频率较高,药典收录存在滞后性,也体现行业发展迅速。软膏剂常用油脂性软膏如凡士林、白蜡、羊毛脂或乳剂等作为基质,手感润滑、细腻,患者依从性好。洗剂溶解在水中的药剂,可直接作用在皮肤与患病部位,帮助人体代谢,生成薄膜使皮肤角质变柔软,很好被吸收,无任何毒性,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特点。搽剂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一般用于无破损的皮肤,涂后揉搽或涂于敷料上贴患处,有镇痛、保护和对抗刺激的作用,分散介质随其作用不同而有所区别。酊剂用一定的酒精对草药进行浸提后得到的透明的液态制剂,具有制备简单、在低温下不会被破坏、渗透性强、吸收迅速等特点。涂剂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的液体制剂。
实验研究表明,醋泡法、酊剂、膏剂及洗剂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势,其中酊剂和软膏剂的疗效经临床验证,等同甚至优于某些外用抗真菌化学药物。该类剂型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利性,更从实践层面体现了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例如,在治疗手足癣的实验中,醋剂、膏剂和酊剂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实验1用醋泡发中药治疗178例,实验2含百部等药醋痊愈54例,实验4治癣醋剂实验组有效率85%;应用二大归芷膏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膏剂实验组总有效率97%,真菌消除率86例,真菌消除率100%,X² = 4.27 P < 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百部酊等酊剂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实验1百部酊、实验2复方黄柏酊治疗509例总有效率,痊愈338例,有效157例,无效14例,痊愈率97%等。这些实验数据充分证明了中成药外用制剂在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方面的有效性,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成药外用制剂的剂型将更加丰富,疗效也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 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中药安全性高及适合长期使用。西药治疗真菌性皮肤病虽然国内外研究历史悠久,较成熟,但存在诸多问题。西药治疗时需确保准确诊断,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持续使用直至完全治愈,同时需注意监测可能的副作用和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由于真菌的宿主适应性强,存在宿主的疾病相关免疫缺陷、局部类固醇的滥用、长期治疗的依赖性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问题,使抗真菌部分西药存在耐药性问题,或部分副作用太大,价格昂贵且治疗时间长,临床若长期使用或引起肾脏受损、排尿异常等,造成患者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相比之下,中药有效成分丰富,具有广谱抗菌、抑菌活性强、极少耐药性、逆转耐药性等优势,是研发真菌性皮肤病治疗药物的首选。中医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传统中医认为真菌性皮肤病多因湿热、湿邪侵袭所致,常表现为局部潮湿、瘙痒等症状。起初常以杀虫止痒、祛风清热和除湿为原则,日久则以养血润燥为主。中药可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组合,并结合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调整,全面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中药治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但在安全性方面,其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将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市场发展仍面临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等实质性问题。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中药仍需更多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支持。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问题是当前中成药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市场上中成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对中成药的信任。同时,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缺乏足够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支持,使得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验证。预计未来,市场将朝着提升标准化水平和加强现代研究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中成药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开展更多的循证临床试验,增强疗效可预测性,提高中成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推动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FAQs)
问: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中医药振兴发展政策与国民对天然药物偏好增长的双重驱动,以及中药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对真菌性皮肤病有独特治疗优势。
问: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外用制剂有哪些主要剂型?
答:主要有软膏剂、洗剂、酊剂、搽剂、涂剂等,其中软膏剂患者依从性好,洗剂与酊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使用频率较高。
问:中成药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相比西药有哪些优势?
答:中成药有效成分丰富,具有广谱抗菌、抑菌活性强、极少耐药性、逆转耐药性等优势,还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增强皮肤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且安全性高,适合敏感人群。
问: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市场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答:主要面临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不足,现代科学研究支撑薄弱,缺乏足够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支持,以及中药治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关深度报告
2025年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行业短报告:止癣寻求天然的答案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头豹研究院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共1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中成药,皮肤,中成药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远瞻慧库-360W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