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入收官阶段,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在这个背景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3649.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研发设计类软件应用场景广泛,产品迭代迅速,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制造作为工业重点组成部分,其研发设计类软件应用率从2022年的68%飙升至2024年的84%,这一高速增幅充分体现了行业对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积极响应。本文将深入分析2025年中国工业PLM细分市场的三大核心趋势:装备制造业的PLM应用领先优势、高科技电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困境与突破,以及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浪潮下的PLM创新应用。
一、装备制造业:PLM应用率五年增长16%,国产厂商市场份额超国际巨头
1.1 行业规模与利润增速放缓倒逼数字化转型加速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在过去五年中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波动与利润增速放缓趋势。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尽管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种"投入增加但效益递减"的现象,凸显了传统生产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抓手。企业正积极采纳AI、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装备制造业的PLM应用率从2022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84%,两年间增长16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远超其他工业领域。
1.2 国产PLM厂商实现弯道超车,鼎捷领跑市场
在装备制造PLM市场,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国产厂商的快速崛起。据IDC发布的《2023年PLM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鼎捷PLM在装备制造领域厂商份额位居第一,超越了传统的国际巨头。这一现象背后,是国产厂商在用户体验、成本效益和本地化服务上的独特优势。
国产PLM解决方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本土制造业痛点的精准把握。以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鼎捷PLM系统实现了产品数据标准化、设计生产协同化和闭环变更流程三大突破,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该公司反馈:"PLM系统的运营维护、业务梳理和资源协调、系统开发等方面,鼎捷团队做了极大贡献。"
1.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智能制造战略助推PLM普及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官方文件提倡行业升级,新一代AI技术在国内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省市也纷纷推出支持政策,例如山东省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7%,湖北省2024年已实现87.9%的普及率,位居全国第5位。
这些政策不仅为国产PLM软件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促进了企业采用国产解决方案的意愿。在"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指引下,装备制造业的PLM应用正从单纯的工具使用向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升级,通过与CAD、CAE的深度集成,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二、高科技电子行业:规模扩张与利润下滑并存,PLM成破局关键
2.1 市场规模增长难掩盈利困境
高科技电子行业在过去五年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发展态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利润总额却略有下降。数据显示,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明显,部分区域的营业收入增长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反映出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
深入分析表明,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包括:研发投入回报率下降、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链协同效率低下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成为高科技电子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2.2 PLM助力解决电子行业特有痛点
在高科技电子行业,PLM系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数据标准化、设计生产一体化和项目管理平台化。以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PLM系统解决了电子行业特有的几大痛点:
-
物料管理难题:电子类物料品类繁多,人工管理易造成一物多码甚至数据错误;
-
呆滞物料消耗:缺乏数据支撑导致物料难消耗,成本居高不下;
-
变更分析效率:人工变更分析易造成数据错漏,执行依靠人力传递效率低下;
-
流程协同困难:产品开发流程与体系难落地,人为管理难以保障进度与质量。
通过PLM系统的实施,可立克科技实现了产品数据源头统一、多种工具集成和项目透明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该公司IT负责人评价:"和鼎捷的合作使我眼前一亮,他们总能快速给出解决方案,这要归功于过硬的专业功底。"
2.3 国产PLM解决方案的定制化优势
与传统国际PLM解决方案相比,国产PLM系统在高科技电子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定制化能力和本地化服务上。国产厂商更了解本土企业的实际需求,能够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以下方面:
-
供应链协同:通过PLM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上下游高效协同;
-
知识管理:构建结构化知识库,促进经验传承与创新;
-
成本控制: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
-
快速响应:适应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迭代快的特点。
这些优势使得国产PLM软件正逐步取代国外解决方案,成为推动高科技电子行业创新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汽车制造业:新能源转型催生PLM创新应用
3.1 新能源汽车占比突破40%,行业转型加速
汽车制造业在近五年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2023年利润的小幅回升表明行业开始适应数智化转型以寻求新的增长点。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占整体40.93%,显示出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强劲动力。
这一转型对汽车研发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传统燃油车的研发体系已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PLM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呈现出三大新趋势:跨学科协同设计、增材制造与设计优化、模块化与平台化开发。
3.2 PLM支持汽车研发模式创新
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JSV)的案例生动展示了PLM如何支持汽车研发模式创新。该公司通过鼎捷PLM系统实现了四大突破:
-
零件标准化:梳理物料分类原则,建立规范化的物料申请流程;
-
订单评审流程优化:建立电子化合同评审流程,提高流程转发效率;
-
项目管理透明化:全面提升项目资料齐套率;
-
设计生产协同:通过PLM提取关键信息并转送至ERP,优先使用现有物料。
这些创新使江铃改装的项目资料齐套率、订单BOM产出周期和项目平均开发周期等关键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公司PLM项目组高度认可鼎捷团队的表现:"其专业的建议解决方案、敬业的态度,让我们对信息化改善内部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认识。"
3.3 政策驱动与国产化替代并行
在国家层面,"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战略为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撑,PLM软件作为关键技术支持受到重点推广。同时,政府倡导汽车行业自主创新,PLM系统助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促进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
在市场层面,国产PLM软件企业已开始占领市场先机。据IDC机构发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本土PLM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化竞争与本土化需求多样化的双重挑战中表现出色,通过优化设计流程和提升供应链管理,帮助汽车企业保持内外竞争力。
四、PLM技术发展趋势:AI驱动智能研发新时代
4.1 AI与PLM深度融合的三大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PLM系统正在经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跃迁。鼎捷新一代PLM聚焦企业全新研发需求,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CAD等前沿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高安全、高效能、高扩展、高可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AI与PLM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三大应用场景:
-
知识库智能问答:通过DeepSeek接入PLM文档,智能解析并构建结构化知识库,以自然语言交互快速获取知识;
-
模型相似性分析与优选推荐:解决新品研发中"一物多码"问题,提升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程度;
-
文生设计(ChatCAD):通过AI大模型理解订单需求,结合CAD技术快速生成改型设计图纸。
这些AI驱动的智能研发应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品开发模式,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4.2 生态协同与全球化布局
未来PLM的发展将不仅限于单一企业的应用,而是向生态协同和全球化方向拓展。这包括:
-
企业内多组织端到端协同;
-
无所不在的全球协同;
-
基于运营的研发决策;
-
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鼎捷PLM系统正通过构建创新研发生态平台,支持正向设计、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和大规模定制的设计需求,帮助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赢得先机。
五、结论与展望
2025年中国工业PLM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PLM应用率已达84%,国产厂商市场份额超越国际巨头;高科技电子行业通过PLM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平衡;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转型中探索PLM创新应用。AI驱动的智能研发、生态协同与国产化替代将成为未来PLM发展的三大主线。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PLM系统将从单纯的研发工具升级为企业创新与竞争的核心平台。那些能够及早布局智能PLM、构建数字化研发体系的企业,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后半程中占据显著优势,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什么是PLM系统?它在制造业中扮演什么角色?
A1: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是一种支持产品从概念设计到退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平台。在制造业中,PLM系统扮演着数字化转型核心引擎的角色,它整合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等各环节数据与流程,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并加速创新。
Q2:为什么装备制造业的PLM应用率增长如此迅速?
A2:装备制造业PLM应用率从2022年的68%增长到2024年的84%,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1)行业利润增速放缓倒逼数字化转型;2)国产PLM解决方案在成本和服务上的优势;3)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装备制造的非标设计多、物料管理复杂等特点,使得PLM系统的价值更为凸显。
Q3:高科技电子企业实施PLM系统的主要收益有哪些?
A3:高科技电子企业实施PLM系统可获得四大核心收益:1)解决电子物料品类多、管理难的问题;2)降低呆滞物料比例,优化库存;3)提高变更分析效率,减少人为错误;4)实现产品开发流程标准化与透明化。这些收益直接转化为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
Q4: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如何影响PLM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A4:新能源汽车占比突破40%对PLM应用产生三大影响:1)研发模式从机械为主转向跨学科(机械、电子、软件)协同,PLM需支持更复杂的数据整合;2)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要求PLM支持快速设计和仿真;3)模块化平台化开发成为主流,PLM需支持架构管理和变型设计。这些变化推动PLM从辅助工具向研发核心平台转变。
Q5:AI技术如何改变传统PLM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A5:AI技术为PLM系统带来三大革新:1)知识管理智能化,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获取设计经验;2)设计过程智能化,如自动识别相似零件、推荐优选方案;3)设计生成智能化,如通过文字描述自动生成初步设计方案。这些AI能力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对专家经验的依赖,使创新更加民主化。
远瞻慧库-360W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