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器件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以其卓越的高温、高压、高频和低损耗特性,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硅基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碳化硅器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
关键词:碳化硅器件、能源效率、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市场规模、应用前景
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是碳化硅器件应用最为广泛且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要求的提高,碳化硅器件的高效能优势变得尤为重要。据YOLE预测,到2028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的车端(车用及充电设施)规模有望达到77.41亿美元,成为整个产业最核心的增量市场。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机驱动系统中的逆变器,其高频、高效率的特性可以有效提升电能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此外,碳化硅器件的耐高温特性也有助于减少冷却系统的负担,进一步降低整车重量,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800V高压平台的推动下,碳化硅器件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高压平台可以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而碳化硅器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例如,华为、小米等厂商正在加快超充桩的开发,这些充电桩将采用碳化硅器件以支持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充电效率。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预计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碳化硅器件在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应用
光伏和储能是碳化硅器件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对配套产业的发展前景也日益看好。碳化硅器件在光伏逆变器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转换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营成本。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80%。这一增长趋势预示着碳化硅器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光伏逆变器中,碳化硅器件的使用可以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降低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这对于空间受限的屋顶光伏系统尤为重要。此外,碳化硅器件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也有助于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随着碳化硅器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预计其在光伏逆变器中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推动整个光伏产业的效率提升。
碳化硅器件在电网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智能电网和高压输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而碳化硅器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同样不容忽视。碳化硅器件的高频、高可靠性、高效率等优势使其在固态变压器、柔性交流输电及高压直流输电等应用方面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变革。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推广,使得碳化硅器件在电力输送“超级动脉”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据YOLE预测,到2028年,碳化硅器件在电力端需求规模有望达到1.76亿美元,显示出电网领域对碳化硅器件的巨大需求潜力。
在轨道交通领域,碳化硅器件的应用也在逐步推进。轨道交通牵引系统需要高功率密度、低损耗和高可靠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而碳化硅器件正好满足这些要求。例如,日本和欧洲已经在一些列车上采用了碳化硅技术,显著提高了能效和可靠性。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碳化硅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目前已有多个地铁线路采用了碳化硅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预计碳化硅器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总结
碳化硅器件以其卓越的性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和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碳化硅器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800V高压平台的推广和碳化硅器件的渗透率提升,将为整个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光伏和储能领域,碳化硅器件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也为光伏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电网和轨道交通领域,碳化硅器件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和轨道交通的现代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碳化硅器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深度报告
天岳先进研究报告:四大核心竞争力护航,本土碳化硅衬底龙头开启扩张新征程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上海证券于2024年7月2日发布,共3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天岳先进,碳化硅衬底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远瞻慧库-360W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