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更智慧:泛在感知体系典型业务场景解析

海纳元: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白皮书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海纳元于2024年10月5日发布的报告《海纳元: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白皮书》,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成熟,数字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感知体系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跨领域协同和技术深度融合,驱动城市架构持续演进,技术迭代,应用创新。城市感知体系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软件供应商、硬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还关联到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者以及社会民众等多方角色,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源、安全、统一、自迭代的生态平台。海纳云作为数字城市领域的新星,其在城市感知体系建设与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将围绕海纳云的实践,探讨泛在感知体系在典型业务场景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城市治理、智慧应急、数字市政、数字社区/园区

城市生命线的智能守护者

在数字应急领域,城市生命线的监控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关键。城市生命线包括燃气、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输油、通讯等工程系统,这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社会生活和生产有着重大影响。海纳云通过构建不同子场景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功能,实现了对城市生命线的全域动态监测预警。例如,在燃气安全监测中,利用激光燃气探测仪、云台激光遥测仪等设备,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燃气泄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在供排水监测中,通过噪声泄漏探测仪、淤泥厚度检测仪等设备,对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了城市水资源的安全供应。

这种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还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城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青岛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项目,覆盖了200多万平方米区域,实现了对燃气管网、供水管网、热源和换热站、排水管线、电梯、重点火灾监测单位、桥梁、隧道、管廊等重点风险区域的全域动态监测预警。这样的实践表明,泛在感知体系在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市政的精细化管理

数字市政是泛在感知体系的又一典型应用场景。通过物联感知平台,数字市政实现了对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养护管理。这一过程中,多源市政数据的汇集、处理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实现了运行状况监测、预测预警、养护管理、应急处置等应用。例如,青岛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项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智能终端等技术,实现了桥梁运行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智能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为桥梁智能管理决策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在数字市政的应用中,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通过实时存储智能化监测设备获取的状态参数,进行海量数据分析、识别与评估,实时掌握基础设施的“服役”状态。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市政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社区/园区的生态构建

在数字社区和园区管理领域,泛在感知体系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构建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电梯、智慧能源、智慧照明和智慧消防等系统,社区和园区的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例如,通过视频监控摄像机、人脸抓拍摄像机、高空抛物摄像机等智慧安防设备,实现了对社区安全的全面监控。智慧出行设备如车牌识别摄像机、人脸识别门禁等,提高了社区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智慧电梯设备则通过电梯监控摄像机、电梯运行状态检测仪等,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在智慧社区/园区的建设中,泛在感知体系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青岛市胶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构建“1+3+N”的解决方案,即“1个平台(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3大体系(社区综合治理、社区运营和社区生活服务),以及N个智慧场景”,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样的实践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还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总结

泛在感知体系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以及构建智慧社区/园区等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智能设备的部署和数据的深度分析,泛在感知体系为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提高了城市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泛在感知体系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推动城市向更智能、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海纳元: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白皮书

海纳元: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白皮书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海纳元于2024年10月5日发布,共124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数字城市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