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稳步向好的背景下,展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行业增加值和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化工、有色金属等细分领域表现强劲;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稳增长压力、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以及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等诸多挑战。本文将从现状、未来趋势、竞争格局、供需情况等角度,深入分析2025年中国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原材料工业、2025年、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竞争格局、供需情况、数字化转型
一、2025年原材料工业发展现状与增长态势
2025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从增加值来看,2024年1-10月,除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延续增长态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细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0%、8.8%和7.8%。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乏力对原材料工业的外部环境构成一定压力,但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为行业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产品产量来看,2024年1-10月,钢铁产品中钢材产量同比增长0.5%,而生铁和粗钢产量则分别下降4.0%和3.0%。化工产品中,硫酸和烧碱产量稳步增加,涨幅分别达到7.6%和5.8%,乙烯产量则有所降低。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4.7%,但增速较2023年同期有所放缓。建材产品中,平板玻璃产量扭转了2023年同期的负增长局面,实现4.6%的增长,而水泥产量则下滑10.3%。预计2025年,化工和有色金属产量将延续增长态势,而钢铁和建材产量可能继续下降。这一趋势反映了下游行业需求的分化: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对传统原材料产品市场需求形成较大冲击,而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则为高端原材料产品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在投资规模方面,2024年1-10月,原材料工业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规模增长最快,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2%,钢铁行业投资增速也高于2023年同期。预计2025年,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制造业民间投资的良好增长势头,将为原材料工业及其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然而,传统大宗原材料产品需求增长放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不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高端原材料产品创新有望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
二、原材料工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2025年原材料工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稳增长任务压力不减。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趋缓,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导致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2024年以来,针对中国原材料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愈演愈烈,贸易摩擦不断。预计2025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原材料出口产品的限制措施,行业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
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有待增强。中国国内矿产资源难以满足原材料工业增长的需求,高度依赖国际供应。2024年1-10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4.9%,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3.3%。同时,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50%,废钢在钢铁原料中的占比也远低于欧美国家。此外,全球围绕矿产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中国获取海外优质矿产资源的难度和成本可能大幅增加。
数字化转型滞后也是原材料工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尽管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原材料工业重点行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有所提升,但总体数智化水平仍不高,关键软硬件依赖进口。截至2024年11月,原材料工业中仅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进入智能制造成熟度前十,四级及以上成熟度的企业占比仅5.7%。部分企业存在新技术应用不充分、数据深度开发利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
三、原材料工业的供需情况与竞争格局
2025年,中国原材料工业的供需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从需求端来看,传统原材料产品需求增长乏力,而新兴产业对高端原材料产品的需求则持续增加。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对钢铁、建材等传统原材料产品市场形成较大冲击,而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则为高端原材料产品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预计2025年,这些新兴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对高端原材料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从供给端来看,传统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较为突出。受国内房地产市场弱势运行和汽车、家电等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品需求大幅减少,而产能基数较大,导致部分低端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问题。与此同时,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尚未形成,无法满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这种供需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原材料工业内部的“内卷式”竞争加剧,行业产能利用率不高,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在竞争格局方面,原材料工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中国原材料产品出口面临更多挑战。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制造等方面。行业内的兼并重组趋势明显,大型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中小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原材料工业的对策建议与发展前景
面对原材料工业面临的诸多挑战,采取有效的对策建议至关重要。首先,加速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地实施,推动原材料工业稳增长。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企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扩大投资,带动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动“两重”项目建设,提升原材料企业竞争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世界一流材料企业集团。
增强国内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拓展国际资源供应渠道。加强国内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调查勘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业合作,构建多元高效的资源供应链网络。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领域的掌控力。
加强数智化技术深度应用,持续推动数智化转型。研究建立原材料工业智能制造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全流程数智化改造,强化典型案例示范推广,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挖掘原材料工业新增长点。组织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持续跟踪下游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加快传统原材料产品的迭代升级,扩大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推进绿色产品生产,推动原材料工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展望2025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有望实现稳步增长。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调整,行业将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FAQs:
Q1:2025年原材料工业的主要增长动力是什么?
A1:2025年原材料工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包括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端原材料产品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Q2:原材料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2:原材料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包括国际形势的复杂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以及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这些挑战对行业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构成了较大压力。
Q3:如何提升原材料工业的数字化水平?
A3:提升原材料工业的数字化水平需要从夯实数智基础能力、实施全流程数智化改造以及强化典型案例示范推广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数智技术在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Q4:原材料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A4:原材料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通过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制造以及拓展国际资源供应渠道,原材料工业将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