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期,股市机遇何在?

主题策略-发达市场投资研究系列一:日本:低迷期的决策得失与微观行为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泰君安于2024年10月3日发布的报告《主题策略-发达市场投资研究系列一:日本:低迷期的决策得失与微观行为》,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走势往往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在经济低迷时期,股市整体表现往往承压,但即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存在行业和个股的行情机会。本报告通过分析日本1990年至2012年的经济低迷期,探讨了股市的整体走势、行业与风格的表现,以及个股的机遇,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在经济低迷期寻找股市机会的视角。

关键词:经济低迷,股市走势,行业机会,个股行情

股市整体走势与经济的关联性

在经济低迷时期,股市的整体走势往往受到较大的影响。以日本1990年至2012年的经济低迷期为例,股市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并非一路下跌,期间也存在几次反弹行情。这一时期的日本股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泡沫破裂期、低位震荡期、经济修复期和金融危机影响期。在泡沫破裂期,宏观经济下行,社会投资消费低迷,企业的盈利能力受损,市场情绪恐慌,导致股市大幅下跌。随后的低位震荡期,尽管宏观经济进入停滞状态,但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市场对互联网泡沫的追逐,推动了几轮反弹。经济修复期,政府的金融再生计划改善了企业的财务指标,全球宏观环境的向好也推升了股市反弹。然而,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再次将股市推向探底,之后持续震荡。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股市的国际化程度加深,外资持股占比持续上升,显示出外国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兴趣和参与度在增加。这背后的原因包括宽松货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国内监管制度的变化,以及公司信用情况的改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即使在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股市仍然能够吸引外资,为市场带来活力。

行业与风格的表现差异

在经济低迷时期,不同行业和风格的股票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小盘风格来看,大中盘股票在这一时期相对占优,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经济冲击下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大中盘企业相对更为稳健。从价值和成长风格来看,价值风格持续占优,这与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关,企业更加注重资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市场对价值股的偏好增加。

在“失去的二十年”和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成为市场的宠儿。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经济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因其稳健的收益特性而受到市场的青睐。行业股息率与涨跌幅并无明确相关性,表明高股息策略的收益并非来自行业的贝塔,而是高股息特性本身。

在行业表现上,各阶段的行业表现特征不同。在泡沫破裂期,行业出现普跌局面;在低位震荡期,中游制造业和信息通信行业表现逆势上涨;经济修复期,行业普涨,特别是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制造业表现突出;金融危机影响期,行业普跌,但医药和信息通信行业跌幅相对较小。这些变化反映了不同阶段宏观经济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及行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

个股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低迷时期,个股的表现同样呈现出分化。领涨个股通常具备创新和增长能力,能够顺应国内消费趋势和出海趋势。例如,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个股在经济低迷期仍能逆势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弹性。同时,顺应国内消费趋势的个股,如迅销(优衣库)等,通过创新和升级产品,以及海外扩张策略,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并在股市中表现突出。

受益于老龄化加速的医药和医疗保健公司也成为领涨个股的一部分。这些公司通过提供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在经济低迷时期,这些公司的稳健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个股的表现也面临着挑战。经济低迷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受损,从而影响股价表现。此外,市场情绪的波动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个股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在寻找个股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

总结

在经济低迷时期,股市整体走势虽受到压力,但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市场中依然存在行业和个股的行情机会。大中盘价值股和高股息策略在这一时期往往表现更为稳健,而科技、先进制造业、医药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个股则因其创新能力和顺应市场趋势的能力而脱颖而出。投资者在这一时期应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寻找具有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的投资标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尽管经济低迷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市场中的机遇依然存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些机遇。

相关深度报告

主题策略-发达市场投资研究系列一:日本:低迷期的决策得失与微观行为

主题策略-发达市场投资研究系列一:日本:低迷期的决策得失与微观行为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泰君安于2024年10月3日发布,共2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主题策略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