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线束行业是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线束行业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高压线束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组件,其市场需求迅速增长。高压线束不仅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也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范围内,汽车线束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市场规模增长稳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带动了高压线束需求的增长。
关键词:沪光股份、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智能制造、市场渗透率
一、沪光股份的新能源战略布局
沪光股份作为线束行业的老兵,积极响应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通过持续加码新能源车市场,业绩增长有望进入快车道。公司专注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整车成套线束、动力系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单功能线束。公司深耕行业逾27年,早期主要服务上汽大众、大众集团等头部客户,提供产品以传统乘用车线束业务为主。近年来,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开始拓展产品品类及下游客户。
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沪光股份积极开拓新产品业务,加速开发新能源客户。公司凭借智能制造及设计能力优势,成功开拓新能源车企客户,引入赛力斯、吉利极氪/极越、蔚来乐道等汽车厂商,当前客户项目储备充足。高压线束产能快速提升,叠加公司自制高压连接器,业绩有望高速增长。随着较高单价低压线束项目放量,有望带动整体低压线束单价快速提升。
二、智能制造延伸至高压线束领域
沪光股份拥有先进的智能制造系统,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帮助公司实现降本增效,改善产品质量,并能延展应用至高压线束生产线。此外,公司产品研发设计经验丰富,且涉及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特种线束领域。
智能制造帮助公司降本增效,改善产品质量。智能化生产制造平台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凭借智能制造系统的精准管控,公司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智能制造延展至高压线束产线。高压线束工艺要求高,生产时无法返工,因此智能制造体系成为精确控制生产精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的重要保障。
三、高压线束市场的快速增长
沪光股份高压线束产品力强,体现在设计电压高,产品可靠性有保障。公司生产的高压线束设计电压能够达到1,000V,远超高压线束电压标准要求。此外,公司与国际知名的权威检测机构如德国DEKRA等进行合作,确保公司开发的高压线束产品可靠性。
高压线束收入高增。2018年公司高压线束产品首次实现规模收入,2023年收入已高达15.02亿元,总营收占比37.52%;2024Q1收入5.69亿元,总营收占比37.12%。2021~2023年公司高压线束销量CAGR为48.04%,平均单价波动小;2024Q1高压线束销量31.43万套,平均单价显著提升至1809.09元/套。
高压线束毛利率水平高。2021~2023年公司高压线束业务毛利率由13.29%升至17.96%,同期低压线束毛利率水平在6.3%~6.9%;2024Q1高压线束毛利率微降至16.76%,仍处较高水平,较低压线束有一定优势。
四、积极开拓新产品业务,加速开发新能源客户
沪光股份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新客户。2021~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新能源车线束收入占比由37.41%提升至62.39%,2024Q1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16%。从客户结构看,2024Q1公司前五客户中赛力斯、T公司、L汽车均为新能源车企,其中赛力斯为第一大客户,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54.86%。
项目订单充足。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获定点项目预计2024~2026年高压线束订单量分别为204.64万套、243.79万套和264.30万套。根据公司对未来年度增量订单的测算,预计2026年订单量将达309.14万套。
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2018年公司设立德国公司SHG,向德国大众、戴姆勒奔驰等客户提供线束研发支持。2022年德国SHG设立罗马尼亚公司。2023年12月,罗马尼亚公司扩大租赁的工厂面积,从8000㎡增至21000㎡。未来,公司计划依托成熟的智能制造系统,以德国公司SHG为起点,逐步在北美及德国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及制造中心,为德国大众、戴姆勒奔驰、通用集团及其他客户在全球的业务提供支持。
总结
沪光股份通过积极开拓新产品业务和加速开发新能源客户,已经在高压线束市场占据了有利地位。公司的智能制造系统和高压线束产品的技术优势,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沪光股份有望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成为高压线束市场的领跑者。
相关深度报告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线束行业老兵顺应汽车电动化发展,拓品扩圈推动业绩高增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上海证券于2024年10月21日发布,共2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沪光股份,汽车线束,汽车电动化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