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钨新能分析:锂电正极材料的创新先锋与行业引领者

厦钨新能研究报告:锂电正极龙头,NL材料蓄势待发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兴业证券于2025年2月8日发布的报告《厦钨新能研究报告:锂电正极龙头,NL材料蓄势待发》,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股票代码:688778)是国内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钠电材料、贮氢合金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地位,厦钨新能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新型正极材料NL的研发和应用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厦钨新能、锂电正极材料、NL材料、钴酸锂、三元材料、行业创新、全球化战略、技术研发

一、企业简介与发展历程:从传统材料到行业创新的跨越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厦门钨业下属的电池材料事业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公司开始涉足贮氢合金的生产。随后在2004年,厦钨新能启动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成功投产钴酸锂产线。此后,公司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先后投产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产线,并在2016年独立运作,成为厦门钨业旗下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资子公司。2021年,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的新征程。

厦钨新能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也反映了公司在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逐步构建了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100多项授权专利。其产品广泛应用于3C数码、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并与松下、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欣旺达、比亚迪、三星、LGC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厦钨新能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布局氢能材料领域,并在2024年与法国Orano集团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欧洲三元正极和前驱体产能。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全球影响力,也为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业务与产品:技术创新驱动的多元化布局

厦钨新能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矩阵丰富多样,涵盖了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钠电材料、贮氢合金等。其中,钴酸锂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三元材料位居行业第一梯队,贮氢合金连续15年市场份额全国第一。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3C数码、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一)钴酸锂:稳固的市场地位与持续增长潜力

钴酸锂是厦钨新能的核心产品之一,其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随着全球AI手机和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升温,数码产品单机带电量不断提升,钴酸锂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钴酸锂产品销量约为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市场份额提升至44%。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高效的产销渠道,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钴酸锂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三元材料:中镍高压技术引领差异化竞争

三元材料是厦钨新能的另一重要业务领域。尽管2024年三元材料行业整体需求承压,但公司凭借中镍高压技术,实现了逆势增长。2024年,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达到5.14万吨,同比增长37.32%,市场份额上升至行业第四。公司通过差异化策略,布局高功率三元正极材料,积极开拓PHEV、HEV和MHEV汽车电池市场,为公司收入带来新增长点。

(三)NL材料:下一代正极材料的创新突破

NL材料是厦钨新能近年来重点研发的新型正极材料。该材料基于三元和钴酸锂的层状结构,通过定向掺杂两种廉价金属替代部分贵金属,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2024年,NL材料开始小批量出货,主要用于下游手机厂和电池厂测试。预计2025年将是NL材料放量的元年,下游需求将达到0.38万吨。随着NL材料的性能和成本优势逐渐被市场认可,其在消费领域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三、行业现状与战略布局:全球化视野与前沿技术研发

(一)行业现状:锂电正极材料的快速发展与变革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3C数码市场的持续增长,锂电正极材料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技术迭代加速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钨新能凭借其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优势,成功应对了行业变革,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二)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外产能,拓展国际市场

厦钨新能坚持全球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与法国Orano集团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在法国布局三元正极和前驱体产能。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厦钨新能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前沿技术研发:持续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厦钨新能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致力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钴酸锂、三元材料和NL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平均值为4.19亿元,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与下游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厦钨新能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量产进程。例如,公司与欣旺达动力、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四、竞争优势与发展前景:技术领先与市场潜力

(一)技术领先: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厦钨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公司在钴酸锂、三元材料和NL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为公司带来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公司开发的NL材料通过定向掺杂技术,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有望在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二)市场潜力:下游需求增长与新产品放量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3C数码市场的持续增长,锂电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厦钨新能凭借其在钴酸锂、三元材料和NL材料等领域的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预计2025年,公司钴酸锂业务将实现高速增长,NL材料也将迎来放量应用。随着新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前景: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战略助力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厦钨新能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不断提升其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公司有望在新型正极材料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公司通过布局海外产能和拓展国际市场,将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和3C数码市场的持续发展,厦钨新能的发展前景广阔。

五、商业模式与财务信息:稳健的经营与盈利能力

(一)商业模式: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与客户合作

厦钨新能的商业模式以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客户合作为核心。公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锂电正极材料产品,满足了3C数码、动力和储能电池等领域的需求。同时,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公司通过布局上游资源和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其商业模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信息:稳健的经营与盈利能力修复

2024年,厦钨新能实现营收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2%;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下降5.7%。尽管业绩有所下滑,但公司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了业绩触底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3%。随着下游需求的回暖和新产品放量,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公司通过加强精益化管理和降本控费,各项费用率保持较低水平,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相关FAQs:

Q1:厦钨新能的NL材料有哪些优势?

A1:NL材料是厦钨新能研发的新型正极材料,具有显著的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性能改善和循环寿命延长等优势。通过定向掺杂技术,NL材料在性能和成本上优于传统的钴酸锂和三元材料,有望在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相关深度报告

厦钨新能研究报告:锂电正极龙头,NL材料蓄势待发

厦钨新能研究报告:锂电正极龙头,NL材料蓄势待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兴业证券于2025年2月8日发布,共2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厦钨新能,锂电正极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