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宝立食品分析:B、C端双驱战略下的复调与轻烹协同发展

宝立食品研究报告:B、C端双驱,复调和轻烹协同发展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中原证券于2025年4月7日发布的报告《宝立食品研究报告:B、C端双驱,复调和轻烹协同发展》,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近年来,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复合调味品正从传统的家庭烹饪辅助工具,逐渐演变为餐饮行业标准化和家庭烹饪便捷化的重要推手。在这一背景下,宝立食品作为国内西式复合调味品领域的领先企业,通过独特的B、C端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复合调味品行业在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2014至2020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14.86%。而西式复合调味品作为这一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占比已达20%,与火锅底料相当,仅次于鸡精品类。根据行业预测,2024年西式复调市场规模将达到438亿元,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这一市场格局分散、集中度低的特点,为像宝立食品这样的专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宝立食品凭借其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稳定的B端客户关系和创新的C端轻烹业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宝立食品的业务模式、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为读者全面解读这家在复调行业中快速成长的企业。

一、宝立食品的发展历程与业务架构

1.1 企业沿革与市场定位

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调味品供应商成长为复合调味品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170),标志着其发展进入新阶段。宝立食品的市场定位十分清晰——专注于复合调味品、甜味配料及家庭轻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餐饮企业和家庭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调味解决方案。

回顾宝立食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转折点:早期通过与百胜中国等国际餐饮巨头的合作,奠定了在西式复合调味品领域的专业地位;中期通过产品线扩展,将业务从单一的复合调味料拓展至甜味配料领域;近年来又通过"空刻意面"等创新产品成功切入家庭轻烹市场,实现了从B端到C端的业务延伸。这一发展路径反映了公司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

1.2 业务结构与收入构成

宝立食品的业务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复合调味料、甜味配料和家庭轻烹解决方案。这种业务布局既保证了收入的稳定性,又为增长提供了多元动力。截至2023年,这三大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8%、6%和43%,形成了复合调味料和家庭轻烹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表:宝立食品2023年业务收入结构

业务板块 收入占比(%) 主要产品 目标客户
复合调味料 48 菜粉、面包糠、腌料、撒粉等 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厂
甜味配料 6 调味酱、沙拉酱、果酱、烘焙预拌粉等 茶咖连锁、甜品店
家庭轻烹 43 空刻意面、料理酱包、汤包等 家庭消费者

复合调味料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各种西式烹饪专用的粉料和腌料,广泛应用于西式快餐和烘焙领域。甜味配料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较小,但在茶饮咖啡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家庭轻烹业务则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新兴板块,主打产品"空刻意面"已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宝立食品的业务结构呈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B端业务(复合调味料和甜味配料)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基础和行业经验,而C端业务(家庭轻烹)则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和品牌影响力。这种B、C端协同发展的模式,使公司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市场机会,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二、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

2.1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西式复合调味品作为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近年来受益于西餐本土化和饮食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根据行业研究数据,西式复调在整体复合调味品消费中的占比已达20%,仅次于鸡精(30%),与火锅底料相当。2023年国内西式复调市场规模约为406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438亿元,未来几年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在5%-8%的区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有显著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日本、韩国的复合调味品渗透率分别达到73%、66%和59%,而中国仅为26%。考虑到中日韩饮食文化的相似性,中国西式复调市场至少存在一倍以上的发展潜力。这一巨大的增长空间,为宝立食品等专业企业提供了长期的发展机遇。

西式复调产品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元化,从最初的西餐厅扩展到西式快餐、烘焙工坊、茶饮咖啡店,甚至普通家庭厨房。常见的西式复调产品包括沙拉酱、番茄酱、咖喱、蛋黄酱等,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调味需求。这种应用场景的扩展,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2.2 竞争格局与宝立食品的市场地位

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分散但有层次"的特点。整体来看,这一市场的集中度远低于其他调味品细分领域。数据显示,西式复调市场的CR5(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仅为15%-20%,大幅低于酱油、蚝油(CR5>85%)和鸡精(CR5约85%)等品类。这种分散的格局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机会,也为现有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创造了条件。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品牌可分为国际巨头和本土领先企业两大类。国际品牌如日本的丘比(主营沙拉酱)、美国的亨氏(番茄酱)和味好美(综合调味料)凭借品牌优势和全球经验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则以宝立食品、日辰股份和安记食品为代表,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本土餐饮企业的需求。

表:西式复调市场主要品牌比较

品牌 国别 主营产品 市场定位
丘比 日本 沙拉酱 高端家庭市场
亨氏 美国 番茄酱 餐饮和家庭市场
味好美 美国 综合调味料 餐饮专业市场
宝立食品 中国 复合调味料 B端专业和C端家庭市场
日辰股份 中国 复合调味料 餐饮专业市场

在这一竞争格局中,宝立食品的市场份额估计在4%-5%之间,虽小于丘比、亨氏等国际巨头,但在国内品牌中处于领先位置。公司通过差异化战略,在西式快餐专用调味料领域建立了专业声誉,同时通过"宝立客"等自有品牌拓展零售市场。这种"专业+大众"的双轨策略,使公司能够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保持独特的市场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西式复调市场的竞争正在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综合解决方案的竞争。领先企业不再仅仅提供标准化产品,而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调味解决方案。宝立食品凭借其研发能力和对中餐西做的深刻理解,在这一趋势中具有先发优势,能够为餐饮客户提供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西式调味方案。

三、宝立食品的双轮驱动战略与竞争优势

3.1 B端与C端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

宝立食品最具特色的发展战略是其B端与C端业务协同推进的双轮驱动模式。在B端市场,公司主要服务于大型餐饮连锁和食品加工企业;在C端市场,则通过自有品牌直接面向家庭消费者。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业务的稳定性,又提供了高增长的可能性,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B端业务是宝立食品的传统优势领域,客户包括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达美乐等西式快餐巨头,以及圣农食品、泰森中国、正大食品等大型加工企业。这些优质客户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行业声誉。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有所回升,反映出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正在加强。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经销商渠道,降低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2023年非直销收入占比已达17.65%,较2019年提升5.65个百分点。

C端业务则以"空刻意面"为代表的家用轻烹产品为主,通过电商和新零售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这类产品虽然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毛利率显著高于B端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轻烹业务毛利率达45.07%,远高于复调业务的22.96%和甜味配料的20.89%。高毛利的C端业务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3.2 产品创新与供应链优势

宝立食品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上。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品研发,不仅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变化,还主动引领市场趋势。在复调领域,公司开发了适应中国人口味的西式调味料;在轻烹领域,则推出了"空刻意面"等便捷烹饪解决方案,精准捕捉了都市年轻人对便捷美食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是宝立食品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控制体系,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以来,主要原材料如香辛料(辣椒、花椒等)、生鲜肉和蔬菜价格普遍下行,为公司创造了有利的成本环境。例如,辣椒批发价格从2024年1月的6.67元/公斤降至2025年2月的5.51元/公斤,跌幅达17.39%;花椒价格自2019年以来累计下跌22.43%。这种成本优势增强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价灵活性。

表:2024年宝立食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

原材料类别 代表品种 价格变动幅度(2024年初以来) 对成本的影响
香辛料 辣椒 -17.39% 显著降低
香辛料 花椒 -22.43%(自2019年) 显著降低
生鲜肉 猪肉 基本持平 中性
果蔬 蔬菜 -25.35% 降低
果蔬 水果 +18.82% 增加
面粉淀粉 面粉 -4.85% 略微降低

此外,宝立食品还通过生产工艺改进和产能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这种全方位的竞争优势,使宝立食品在复调行业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宝立食品在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

A1:宝立食品是中国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市场份额估计在4%-5%之间。虽然小于丘比、亨氏等国际巨头,但在国内品牌中处于领先位置。公司通过差异化战略,在西式快餐专用调味料领域建立了专业声誉,同时积极拓展零售市场。

Q2:宝立食品的轻烹业务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主打产品?

A2:轻烹业务已成为宝立食品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占总收入的43%。主打产品"空刻意面"在细分市场份额领先,此外还包括轻烹料理酱包、汤包等产品。这类产品毛利率较高(2024年前三季度达45.07%),但近期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2023年收入增速降至1.39%。

Q3:复合调味品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如何?

A3: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2020年渗透率仅26%,远低于美国(73%)、日本(66%)和韩国(59%)。西式复调作为重要细分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438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5%-8%的增长。饮食多元化、西餐本土化趋势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Q4:宝立食品的主要客户有哪些?是否存在大客户依赖风险?

A4:宝立食品的B端客户包括百胜中国、麦当劳等西式快餐连锁,以及圣农、泰森等食品加工企业。2023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有所回升,但公司已通过拓展经销商渠道降低依赖风险,非直销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17.65%。

Q5: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宝立食品的盈利能力有何影响?

A5:2024年以来,宝立食品主要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行,如辣椒价格下跌17.39%,花椒价格长期呈下降趋势,蔬菜价格也明显回落。这种成本环境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结构调整,能够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相关深度报告

宝立食品研究报告:B、C端双驱,复调和轻烹协同发展

宝立食品研究报告:B、C端双驱,复调和轻烹协同发展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中原证券于2025年4月7日发布,共22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宝立食品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