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存储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带宽内存(HBM)作为一种新型的3D堆叠DRAM技术,以其高带宽、低功耗和高密度集成的特点,成为推动这些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HBM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芯片设计的进步,更依赖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如TSV(Through-Silicon Vias,硅通孔技术)、凸点制造和堆叠技术。这些工艺不仅决定了HBM的性能,也是整个产业链中价值最高的环节。
关键词:HBM技术、TSV工艺、凸点制造、堆叠技术、产业链价值
TSV工艺:硅通孔技术的革命
TSV技术是HBM生产流程中最核心的工艺,它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的互连。这种技术允许在硅晶圆内部创建垂直互连,是实现多层DRAM芯片堆叠的基础。TSV技术通过垂直互连减小互连长度,减小信号延迟,降低电容、电感,实现芯片间的低功耗、高速通讯,增加带宽和实现器件集成的小型化。在HBM结构中,TSV工艺的成本约占整体封装成本的30%,是其中占比最大的环节。随着技术的进步,TSV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适应更高层数的堆叠和更精细的制程要求。例如,高深宽比的TSV刻蚀技术,以及无缺陷的自下而上的TSV电镀填充技术,都是确保HBM性能的关键。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对存储带宽的不断追求,TSV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HBM的性能和成本效益。

凸点制造:微缩时代的挑战
凸点制造是HBM生产中的另一个关键工艺,它涉及在芯片表面制作金属凸点以提供电气互连。随着凸点间距的不断缩小,凸点密度增大,封装集成度提高,这对凸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凸点间距已经推进至10μm以下,这一趋势正推动着凸点制造技术向混合键合发展。混合键合技术通过直接的Cu-Cu键合,提供了更高的连接密度和更低的电阻,这对于提升HBM的性能至关重要。混合键合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HBM的集成度,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海力士采用的MR-MUF(Mass Reflow Molded Underfill,批量回流模制底部填充)技术,相比传统的TC-NCF(Non-Conductive Film,非导电膜)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芯片堆叠压力,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散热率。这些进步表明,凸点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HBM技术的进步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堆叠技术:提升集成度的关键
堆叠技术是HBM生产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将多个DRAM芯片垂直堆叠在一起,并与GPU或其他逻辑芯片封装在一起。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存储密度,减少物理空间占用,同时实现高带宽和低功耗。随着HBM技术的发展,堆叠层数不断增加,对堆叠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HBM2E和HBM3的堆叠层数和容量都有显著提升,这不仅需要更精细的TSV和凸点制造技术,还需要更先进的堆叠设备和材料。在堆叠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材料来保护芯片和互连,以及确保堆叠结构的机械稳定性和电气性能。例如,EMC(环氧塑封料)在HBM堆叠过程中的使用,不仅提供了保护和导热功能,还有助于提高堆叠的机械稳定性和电气性能。随着HBM技术的发展,堆叠技术的进步将直接影响产品的集成度和性能。
总结
HBM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存储器性能的提升,也推动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TSV、凸点制造和堆叠技术作为HBM生产中的关键工艺,它们的优化和创新对于提升HBM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对存储带宽的不断追求,这些工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HBM技术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HBM技术将在存储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关深度报告

电子设备-HBM专题报告:跨越带宽增长极限,HBM赋能AI新纪元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鑫证券于2024年7月1日发布,共3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电子设备,HBM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