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智能终端领域已初具规模。目前,郑州市电子信息企业已突破6000家,销售产值由2013年的2023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超5000亿元。“十四五”期间,郑州市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飞跃,争取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关键词: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终端、发展策略、产业升级、产业链现代化
一、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之一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这意味着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聚焦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以及工业软件、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工业基础,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化发展水平。通过产业链长制为抓手,加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的优良产业生态,实现“打通一个点,提升整条链”。
二、开发区承载能力强化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另一个发展策略是强化开发区承载能力。通过推动生产要素聚集和优化配置,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将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承载区。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着眼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三、产业开放交流合作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注重产业开放交流合作。紧抓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机遇,主动服务对外开放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推动产业链全球布局,实现与国际先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四、数字化产业链构建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还包括构建数字化产业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促进全方位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以数据供应链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有力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实施“数据赋能”行动,搭建工业大数据产业创新合作与对接平台,构建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
五、产业发展生态优化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聚焦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金融财税、质量安全、守法经营等为重点,推进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守信者给予支持奖励,对失信者依法严惩。
总结
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聚焦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开发区承载能力强化、产业开放交流合作、数字化产业链构建以及产业发展生态优化。通过这些策略,郑州市旨在到2025年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至6000亿元,打造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制造研发基地,为加快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