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散货运输行业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大宗原材料的海上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环保政策的趋严,干散货运输行业面临着供给过剩和需求变化的双重挑战。本文将从行业供给趋势、船队老龄化与环保政策、以及新船订单与运力增速三个方面,探讨干散货运输行业的供给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干散货运输、供给增速、船队老龄化、环保政策、新船订单
供给趋势:过剩运力逐步消化
近年来,干散货运输市场一直受到供给过剩的困扰。2004至2014年间,全球干散货船队的运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了9%,而同期吨海里需求的CAGR仅为5.7%。这一时期的运力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2003年至2008年期间干散货市场的繁荣,激发了船东的造船热情。然而,随着市场需求增速的放缓,过剩的运力开始对市场造成压力。2014年以后,新船订单量显著下降,散货船订单量修复至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而在手订单占比仍低于2019年均值,并处于近二十多年来的极低水平。从未来新船的交付节奏来看,2024至2026年间交付量保持在3000万DWT左右,对应运力增速仍保持在3%左右,显示出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船队老龄化与环保政策
干散货船队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散货船的平均船龄为12.4岁,处于历史偏高水平。船龄的增长不仅意味着运营效率的下降,还面临着更高的维护成本和环保要求。在手订单量基本能够覆盖20岁以上的运力,仅能覆盖44%的15岁以上的运力。此外,日益趋严的环保政策将对行业有效运力造成限制,如实际周转率下降、合规成本抬升等。根据DNV的预计,2023年25%的散货船的CII评级为D和E级,船东或通过降低航速、进行节能改造、及拆解老旧船舶等方法进行应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散货船的实际有效运力增速可能较仅考虑交付情况的理论值(约3%)更低。
新船订单与运力增速
尽管干散货市场在2021年经历了一段景气周期,但订单量增长较为有限。目前散货船的在手订单量修复至2019年下半年的水平,而在手订单占比仍低于2019年均值,并处于近二十多年来的极低水平。从未来新船的交付节奏来看,2024至2026年间交付量保持在3000万DWT左右,对应运力增速仍保持在3%左右。这一趋势表明,市场对于新船的投资仍然持谨慎态度,船东更多地关注现有船队的运营效率和环保合规性,而非大规模扩张船队规模。
总结
干散货运输行业正经历着供给过剩逐步消化和市场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船队老龄化和环保政策的趋严进一步限制了有效运力的增长,而新船订单的有限增长则反映出船东对未来市场持谨慎态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供给增速将持续有限,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