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行业:库存新周期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机遇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航空发动机:库存新周期或将开启,市场需求广阔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方正证券于2025年1月8日发布的报告《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航空发动机:库存新周期或将开启,市场需求广阔》,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航空实力和国防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对国防现代化的不断投入,航空发动机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深入分析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库存周期、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库存周期、市场需求、国防现代化、民用航空

库存周期的转变与企业经营拐点

自2020年起,军工行业开启了主动补库存阶段,原材料库存不断攀升,至2023年达到高值。2024年第一季度,行业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企业收入和利润出现显著下降。以中航沈飞为例,其存货周转天数约为105天,预计2024年内行业将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或主动补库存,部分企业经营有望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出现拐点。

从标杆企业数据来看,中航光电、西部超导、菲利华等在2024年第一季度均出现了季度同比收入和净利润的首次负增长,这进一步印证了行业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的判断。随着下游主机厂的合同负债和库存原材料变化,预计行业将在2024年底左右迎来新一轮补库周期。

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的广阔前景

军用航空发动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由军机迭代和维修换发需求驱动。根据《World airforces 2025》数据,我国空军仍以二代机、三代机为主,二代机存量占比达46%,而美国已形成以三代机为主、四代机为辅的格局。随着我国军用飞机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新增军机需求以及维修和换装市场快速扩张,发动机的增量和存量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按《机械传动》杂志测算,未来20年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总需求量达22000台,价值600亿美元,年平均需求量1100台,价值200亿人民币。

民用航空发动机: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主要来自旧机替代和国产大飞机的规模化交付。据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2043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8,931架,是2023年机队规模的2倍。未来二十年,现有机队中将有78.9%的飞机退出商业客运服务,这部分客机将被新机替代。此外,国产大飞机C919已获得超过1200架订单,其发动机主要来源为CFM国际发动机公司的LEAP-1C,随着国产发动机技术的成熟和认证推进,预计未来国产发动机将逐渐替代进口发动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深度剖析

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原材料方面,高温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是关键材料。零部件制造涉及锻件、铸件、机械加工和3D打印等技术。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中游整机制造:中游整机制造是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大中型整机(涡轮、涡喷)和中小型推力(活塞、小涡喷)的制造。主要企业如沈阳黎明、西安航发、贵州黎阳和株洲南方等,各自在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制造领域具有优势。

下游维修运营:下游维修运营环节包括军用、民用和第三方维修。维修运营不仅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供保障,还为市场带来持续的需求。据统计,航空发动机的维护阶段成本呈现上升趋势,这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需求。

相关FAQs:

Q: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库存周期是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的?

A: 库存周期的四个阶段(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对企业的经营有着显著影响。在主动补库存阶段,企业会增加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然而,当市场需求放缓时,企业会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此时库存积压可能导致资金占用和成本上升。主动去库存阶段,企业会减少生产和采购,以消化库存,这可能导致收入和利润的下降。最后,在被动去库存阶段,市场需求的回暖将促使企业重新增加库存,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的复苏。

Q: 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A: 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市场潜力巨大。从军用方面来看,我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加速,新增军机需求和维修换装市场快速扩张,未来20年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总需求量达22000台,价值600亿美元。从民用方面来看,国产大飞机C919的订单不断增加,随着国产发动机技术的成熟,预计未来国产发动机将逐渐替代进口发动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此外,全球客机机队的更新换代也为国产航空发动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Q: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中哪些环节最具投资价值?

A: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中游整机制造以及下游维修运营环节都具有投资价值。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环节,特别是高温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商,以及锻件、铸件和机械加工等零部件制造商,随着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增长,需求将持续增加。中游整机制造环节,主要企业如沈阳黎明、西安航发等,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有望在市场增长中受益。下游维修运营环节,随着航空发动机保有量的增加,维修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为相关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

以上就是关于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深度分析。从库存周期的转变来看,2024年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补库周期,部分企业经营拐点可期。从市场需求来看,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均呈现出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在国产化替代和全球市场更新换代的背景下,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产业链的深度剖析显示,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中游整机制造以及下游维修运营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投资价值。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行业将继续在全球航空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国家的国防现代化和民用航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关深度报告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航空发动机:库存新周期或将开启,市场需求广阔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航空发动机:库存新周期或将开启,市场需求广阔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方正证券于2025年1月8日发布,共1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航空发动机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