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预计达到1.53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65%。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态势、区域发展成效、行业赋能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经济增长、区域发展、行业赋能、政策建议
一、工业互联网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力支持了经济的高质量增长。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53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65%。同时,工业互联网渗透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3.4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4.70%。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体规模达到5.0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
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工业场景中的多种问题,满足了大规模数据采集和感知、精准操控、远程控制等工业生产的需求。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14.1万个,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4万个,建设5G工厂超4000家,“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1.5万个。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业互联网推动区域发展成效显著
全国各省区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4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省区市达到17个,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规模优势显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0个城市属于第一发展梯队,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全国的27.7%。这些头部城市在双跨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方面表现突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区域分布来看,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呈“东中部领先,西部和东北跟进”的特点。东部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最为活跃,产业规模最大,预计2024年东部10个省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达到2.87万亿元,占全国的57.18%。中部地区发展规模居中,各省市发展较为均衡。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虽然整体规模较小,但也在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其中四川和辽宁表现较为突出。
三、工业互联网赋能三大产业数实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通发展。2024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预计分别达到0.065万亿元、2.39万亿元、2.55万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3.01%、5.20%、7.73%。
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通过推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工业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次之,预计2024年增加值规模达到1.28万亿元。此外,工业互联网对批发和零售、金融业、采矿业等行业也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四、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政策引领与金融保障: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加强部际、央地有效协同,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精准落地、高效执行。同时,优化金融环境,鼓励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投资基金,吸引更多耐心资本投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2、技术攻关与算力强化: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集中力量突破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瓶颈,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强化算力供给与技术创新,构建高效、灵活、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满足工业互联网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析需求。
3、深化应用与融通发展:落实应用深化行动,紧密结合细分行业需求,深化工业互联网与行业融合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与合作项目,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
4、安全保障与标准建设: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保护。加快工业互联网重点标准的研制与发布,推动标准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工作机制,推动国内外企业、机构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相关FAQs:
问: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产业包括哪些部分?
答: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由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及工业控制与装备、系统集成七大部分组成。网络是基础,标识是身份,平台是中枢,数据是要素,安全是保障,工业控制与装备在生产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集成则是将各种信息技术、通信协议和设备传感器等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和设备协同工作。
问:工业互联网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答:工业互联网通过促进各省区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广东、江苏等省份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推动了区域内的协同合作,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
问: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具体成效?
答:在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通过推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例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工业互联网还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动了制造业从传统的产品制造转向产品与服务的结合。
问:如何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安全?
答: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保护,推动企业“安全上云”。同时,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功能测试等能力,确保工业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的分析。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预计达到1.53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工业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需要从政策引领、技术攻关、深化应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应用,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