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分析2025年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在实战与合规双驱动下,这些技术如何演进,以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数据存储加密、实战与合规、技术演进、数据安全、加密技术
1、实战与合规双驱动下的数据安全需求
随着《密码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数据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和组织不仅需要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还需要满足合规要求。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保护数据安全的关键手段。从实战角度看,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企业安全防护体系正在从“以网络为中心的安全”升级到“侧重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密码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核心支撑,具备天然的安全防护基因,是实现数据安全最经济、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尤其在政务、金融、交通文旅、央企、工业等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国密合规等方面的建设亟待加速。
2、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分类与应用场景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十种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包括DLP终端加密、CASB代理网关、应用内加密(集成密码SDK)、应用内加密(AOE面向切面加密)、数据库加密网关、数据库外挂加密、TDE透明数据加密、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加密、TFE透明文件加密和FDE全磁盘加密。这些技术在部署位置、加密粒度、性能、防DBA能力、数据库复杂计算支持和实施成本等方面各有不同。例如,DLP终端加密技术侧重于企业PC端的数据安全防护,适用于防止操作失误或无意识外发导致的技术数据泄漏;CASB代理网关技术则侧重于企业应用服务器端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够识别用户访问云资源的账号类型,防止敏感数据从企业资源转移到私人资源。
3、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每种数据存储加密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例如,DLP终端加密技术的优势在于文件外发强管控,能够实现对数据的“事前防护”,防范一定程度的“有意泄露”。然而,其挑战在于终端适配困难、运维成本高,尤其是在移动终端,由于存在权限问题,技术落地难度大。CASB代理网关技术的优势在于与业务结合的数据安全保护,能够基于用户、资源、操作和业务属性,灵活利用访问者所对应属性集合决定是否有权访问目标数据。但其挑战在于实施成本较高,需适配目标应用,适配工作量取决于目标应用的数量和复杂度以及安全管控粒度。应用内加密(集成密码SDK)技术的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灵活性高,但需要对应用系统开发改造,研发成本高,时间周期长,后期实施和维护成本较高,也面临大量代码改造带来的潜在业务风险。
相关FAQs:
1、什么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指通过密码技术对存储在各种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在存储过程中被泄露或篡改。这些技术包括DLP终端加密、CASB代理网关、应用内加密(集成密码SDK)、应用内加密(AOE面向切面加密)、数据库加密网关、数据库外挂加密、TDE透明数据加密、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加密、TFE透明文件加密和FDE全磁盘加密等。
2、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企业终端数据的安全管理、云服务中的数据安全防护、应用服务器端的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库端的数据安全防护和文件系统数据安全防护。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泄露和篡改,保护企业和用户的敏感信息。
3、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保护能力,满足企业和用户在实战和合规方面的需求。然而,这些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终端适配困难、运维成本高、实施成本高、需要对应用系统开发改造、对应用开发人员要求高、法律风险、高性能和高可用实现难度大、数据库性能损耗高、可扩展性差等。企业和用户在选择和应用这些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势和挑战,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分析。在实战与合规双驱动下,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在保护数据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和用户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加密技术,构建全面、有效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多样化,为数字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