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碳市场分析报告:碳定价推动气候转型与市场机遇

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上海证券于2025年1月27日发布的报告《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正在成为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工具。碳市场通过为碳排放设定价格,激励企业和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本文将深入分析全球碳市场的现状、市场规模、未来趋势以及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前景,探讨碳定价机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气候行动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碳市场、碳定价、气候变化、减排目标、低碳转型、市场规模、未来趋势

一、全球碳市场的现状与市场规模

全球碳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的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已有36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有22个司法管辖区处于不同的考虑和政策制定阶段。这些碳市场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涉及全球58%的GDP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从市场规模来看,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23年,全球碳市场中约三分之二的排放量平均价格低于10美元,约六分之一的排放量平均价格在10美元到70美元之间,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瑞士的碳价则超过70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反映了不同市场在配额稀缺性、经济条件和政策设计上的差异。

碳市场的收入用途也备受关注。拍卖收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财政来源,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项目以及社会福利计划。例如,欧盟碳市场的拍卖收入被广泛用于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和能源转型项目。

全球碳市场的现状表明,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并在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全球碳市场的未来趋势

未来,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行业覆盖范围扩大、总量设定趋严以及配额分配从免费向收费转变。

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正在从传统的电力和工业领域向建筑、交通运输、航空等行业扩展。这种扩展不仅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总体减排能力,还能推动更多行业的绿色转型。例如,欧盟碳市场已逐步将航空业纳入其中,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随着全球减排目标的升级,各国对碳市场配额总量的控制日益严格。通过制定长期配额削减计划,政府能够更好地实现减排目标,并引导企业规划长期转型路径。例如,欧盟碳市场在经历了早期的配额过剩问题后,逐步收紧配额总量,推动碳价上涨。

配额分配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免费分配为主,逐步向有偿分配过渡。这种转变不仅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还通过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碳价反映真实的排放成本。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与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C相一致的碳价将达到226-385美元/吨,而与2°C目标相一致的碳价则为63-127美元/吨。这一趋势表明,碳市场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

三、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碳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国碳市场经历了从清洁发展机制(CDM)到区域试点,再到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历程。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碳市场主要覆盖发电行业,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市场将逐步完善,更多高排放行业将被纳入其中,如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

中国碳市场的政策法规框架也在不断完善。2023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为碳市场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未来,碳市场的配额分配将逐步从免费分配向有偿分配过渡,碳价也将稳步上升。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中国碳价有望达到180元/吨以上。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正式启动,为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CCER交易的重启和扩容,自愿减排市场将成为推动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国内的“双碳”目标,还将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关FAQs:

问:什么是碳市场?

答:碳市场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机制,通过为碳排放设定价格,激励企业和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包括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和自愿减排市场,通过配额交易或核证减排量的交易,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

问:碳市场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碳市场的价格主要由配额的供需关系决定。影响碳价的因素包括气候目标、配额总量、有偿分配比例、经济条件以及政策设计等。政府通过调整配额总量和分配方式,引导碳价反映真实的排放成本。

问:中国碳市场与其他国家的碳市场有何不同?

答:中国碳市场与欧盟等其他国家的碳市场在发展阶段、覆盖范围、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中国碳市场目前主要覆盖发电行业,采用基于强度的碳排放权交易,而欧盟碳市场则覆盖更多行业,采用绝对总量设定。

问:未来碳市场的碳价将如何变化?

答:随着全球减排目标的升级和碳市场的不断完善,碳价预计将稳步上升。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与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C相一致的碳价将达到226-385美元/吨,而与2°C目标相一致的碳价则为63-127美元/吨。

问: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答: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国内的“双碳”目标,还将为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提供经验和借鉴。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节能增效等领域的发展,中国碳市场将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就是关于全球碳市场的分析。碳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气候行动和经济转型。从现状来看,全球碳市场已覆盖了18%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在不断扩展。未来,随着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总量设定的趋严以及配额分配方式的转变,碳市场将在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其不断完善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持。随着碳定价机制的逐步完善,全球经济将加速向低碳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深度报告

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

全球碳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碳定价是推广变革性气候解决方案重要工具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上海证券于2025年1月27日发布,共32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碳市场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