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增长、消费升级与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概览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头豹研究院于2025年2月19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概览》,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SUV)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与发展。随着消费升级、新能源技术的崛起以及智能化趋势的推进,SUV市场不仅在规模上持续扩大,还在消费结构和竞争格局上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消费升级、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对2024年中国SUV行业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发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SUV)、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未来趋势、行业规模

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新引擎

中国SUV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190.2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SUV销量的稳步提升以及成交均价的上升。数据显示,2018-2022年期间,SUV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而未来五年(2023-2028年)预计将以9.7%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SUV车型的持续青睐,也体现了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在推动行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从市场结构来看,新能源SUV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张。2023年1-11月,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SUV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1.8%,较2020年增长了近七倍。与此同时,传统燃油SUV的市场份额则从2020年的94.7%下降至2023年的65.0%。这一变化表明,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SUV已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SUV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自动驾驶功能的普及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升级不仅提升了车辆的附加值,也推动了SUV成交均价的上升。2023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价值感知,从而推动了SUV市场的消费升级。

二、消费升级引领市场变革,中高端SUV需求增长

消费升级是中国SUV市场近年来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对汽车品质、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中高端SUV市场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6-2022年期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4万元增长至3.7万元,这一增长直接带动了中高端汽车需求的上升。

从市场成交均价来看,2021-2023年期间,中国SUV市场的成交均价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1月,SUV成交均价为16.43万元,而到2023年3月,成交均价已达到19.8万元。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SUV的偏好逐渐增强。特别是C级SUV,由于其较大的尺寸和豪华配置,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者。2023年,C级SUV的成交均价极差超过10万元,明显高于其他车型。

新能源SUV的崛起也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选择。新能源SUV不仅在环保性能上更具优势,其智能化配置和高科技感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以比亚迪宋为例,凭借其在续航、电池安全和智能化配置上的优势,该车型在2022年成为SUV销量冠军,展现了新能源SUV在消费升级中的强大竞争力。

三、竞争格局多元化,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共同发力

中国SUV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SUV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愈发白热化。从2018-2022年的市场数据来看,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德系、日系等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在热销车型方面,SUV市场的集中度有所下降。2018年,中国SUV行业Top10车型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为24.5%,而到2022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0.2%。这表明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随着新能源SUV的崛起,传统燃油SUV的市场地位受到一定冲击。例如,2022年,起售价超过20万元的Model Y成为SUV销量榜单中的亮点,展现了新能源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从品牌结构来看,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中仍占据主流,但德系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追赶。2022年,德系品牌在SUV市场的份额已与日系品牌持平,显示出德系豪华品牌SUV在消费升级中的优势。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形象,以应对合资品牌的竞争。例如,长城汽车通过推出哈弗猛龙等新能源车型,持续巩固其在SUV市场的领先地位。

四、未来趋势展望,新能源与智能化引领行业变革

展望未来,新能源和智能化将成为中国SUV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SUV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有望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也将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在智能化方面,SUV市场将加速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升级。预计到2025年,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将达到45%,而L3级自动驾驶车辆也将开始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将进一步推动SUV成交均价的上升。

随着中国SUV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出口市场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新亮点。2022年,SUV在中国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71%,成为中国乘用车出口的主力车型。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SUV的出口量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相关FAQs:

Q1:中国SUV市场的增长主要依赖哪些因素?

中国SUV市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消费升级、新能源技术的普及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消费升级推动了中高端SUV的需求增长,而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则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提升了车辆的附加值和成交均价。

Q2:新能源SUV的市场份额是否会继续扩大?

是的。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SUV的市场份额预计将继续扩大。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有望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Q3:未来SUV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如何变化?

未来SUV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将继续在中高端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而新能源品牌也将凭借其技术优势和环保特性,进一步冲击传统燃油SUV的市场份额。

Q4:智能化技术将如何影响SUV市场?

智能化技术将推动SUV市场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方向升级。预计到2025年,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将达到45%,而L3级自动驾驶车辆也将开始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升驾驶体验和车辆附加值。

Q5:中国SUV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如何?

中国SUV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2022年,SUV在中国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71%,成为中国乘用车出口的主力车型。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SUV的出口量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的分析。从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到消费升级的推动,从竞争格局的多元化到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引领,中国SUV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普及,SUV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选择。

相关深度报告

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概览

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概览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头豹研究院于2025年2月19日发布,共3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多功能用途车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