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行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其市场表现与全球粮食安全、农产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2025年初,农药市场正经历从低谷向复苏的关键转折期,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当前农药行业的市场现状、价格走势、库存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经过长达三年的下行周期后,农药原药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随着终端库存逐渐去化和传统用药旺季的到来,部分农药品种价格已开始触底回升,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本文将重点剖析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农药的市场表现,解读全球农药库存变化趋势,并展望2025年农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为行业从业者和关注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洞察。
关键词:农药原药、价格回暖、库存去化、需求旺季、行业复苏、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出口市场、供需格局
一、农药原药价格全面触底,部分品种率先回暖
农药行业经历了2021年的高景气周期后,自2022年起进入下行通道,价格持续走低。根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2025年3月9日,农药原药价格指数报72.32点,同比下跌5.59点,环比上月微跌0.13点,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然而,细分品类已呈现分化走势,其中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率先反弹,报65.96点,虽然同比仍下跌2.25点,但环比上月上涨1.52点,显示出明显的触底回升信号。相比之下,除草剂和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仍呈小幅下跌态势,分别为77.91点和71.71点。
从具体品种来看,部分农药原药价格已开始显著回升。除草剂中,烯草酮和二甲戊灵价格呈现明显上涨趋势。数据显示,烯草酮原药价格从2024年低点反弹超过20%,二甲戊灵原药(实物96%)价格也较2024年底上涨约15%。杀虫剂领域回暖更为明显,功夫菊酯、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以及氯虫苯甲酰胺等主流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氯虫苯甲酰胺作为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二的杀虫剂活性成分(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19.33亿美元),其价格回升对行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杀菌剂方面,多菌灵和百菌清价格也呈现触底回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类农药的价格复苏步伐并不一致。草甘膦、草铵膦等大品种除草剂价格仍处于磨底阶段,尚未显现明显回升迹象。草甘膦作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农药活性成分(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78.98亿美元),其价格走势对整体农药市场影响重大。当前草甘膦价格仍维持在低位徘徊,反映出大宗农药品种的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行业全面复苏仍需时日。这种结构性差异表明,农药市场的复苏将是一个渐进过程,而非全面同步反弹。
二、全球农药库存持续去化,为价格复苏创造条件
农药行业的库存变化是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2021年至2022年期间,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和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冲击,农药行业经历了异常的高景气周期,全球主要农化市场出于对供应短缺的担忧,进行了超量采购,导致渠道库存不断累积。数据显示,四家国际农化巨头——先正达、科迪华、安道麦和富美实的库存金额在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陆续达到峰值,库存/营业收入的比例则普遍在2023年第三季度达到最高点。
具体来看,先正达的库存金额在2022年第四季度达到992亿元人民币的历史高点,存货/营业收入比例高达186%。而到2024年第三季度,先正达的库存水平已显著下降,显示出积极的去库存成效。同样,富美实的库存金额在2023年第二季度达到峰值后持续回落,至2024年第三季度库存金额为13.92亿美元,较高点降低33%,库存/营业收入比例也从高点的205%下降至131%,降幅达74个百分点。这种库存水平的显著改善为农药价格的企稳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农药企业的库存变化也呈现类似趋势。以润丰股份为例,2022年至2024年第二季度期间,公司库存持续提升,主要原因包括To-C业务占比提高导致的库存增加、为应对长航程市场提前备货,以及公司判断多数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而主动增加库存。2024年第二季度末,润丰股份存货金额和库存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在第三季度开始下降,存货金额环比降低16%至32.5亿元,库存水平环比下降51个百分点至79%。这种库存拐点的出现,预示着行业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
库存去化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再平衡过程。2020-2022年的行业高景气催生了中国和印度农药产能的快速扩张,随着这些新增产能的释放,市场供应压力加大。同时,2023年以来主要农化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下游渠道的高库存抑制了终端采购需求,叠加农产品价格从高位回落,进一步影响了农药需求。这种供需双重压力导致了农药价格的持续下行,而当前库存水平的下降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消化这些压力,为行业复苏铺平道路。
三、出口市场回暖叠加旺季效应,需求端支撑不断增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农药出口表现是观察全球农药市场的重要窗口。2024年全年,中国农药出口量达289.6万吨,同比增长31%,显示出全球市场对中国农药的持续需求。然而,出口均价为2952美元/吨,同比下滑14%,反映出价格竞争依然激烈。值得关注的是,从月度数据来看,中国农药出口价格自2024年5月开始呈现逐月修复态势,2024年9月出口均价达到3269美元/吨,较2024年4月的低点提升19%,虽然四季度受草甘膦、草铵膦等大品种价格进一步下滑影响有所回落,但整体回升趋势已初步形成。
农药市场的季节性特征也为需求回暖提供了支撑。农药制剂的使用旺季通常在每年3月至9月之间,而原药销售旺季一般略早于制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随着2025年用药旺季的来临,农药需求端的支撑有望进一步增强。这种季节性因素与库存去化形成共振,共同推动部分农药品种价格回升。特别是杀虫剂类产品,由于抗药性问题导致的品种更新需求较为刚性,其价格复苏步伐快于除草剂和杀菌剂。
从全球市场来看,农药需求的基本面仍然稳固。虽然短期内受到渠道库存调整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但长期驱动因素如全球人口增长、饮食结构升级、耕地资源限制等并未改变,农药作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投入品,其长期需求增长趋势不变。随着各区域市场高成本农药库存的去化完成,以及终端需求的逐步恢复,农药行业已显现回暖迹象。特别是部分专利过期原药品种,在经历价格大幅调整后,性价比优势凸显,市场竞争力增强,有望率先实现供需再平衡。
产业链各环节的调整也反映出市场正在向健康方向发展。原药生产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微利或亏损状态后,扩产冲动明显减弱,部分高成本产能已开始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下游制剂企业和渠道商在经过长时间的去库存后,补库需求正在积累。这种产业链的整体调整为农药价格的企稳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对于已经实现价格触底回升的品种,其回暖趋势有望在旺季得到进一步强化。
常见问题解答(FAQs)
当前农药原药价格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2025年3月9日农药原药价格指数报72.32点,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但不同品类分化明显,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已开始触底回升,报65.96点,环比上月上涨1.52点;而除草剂和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仍小幅下跌,分别为77.91点和71.71点。
哪些农药品种价格已经出现回升?
除草剂中烯草酮、二甲戊灵价格有所回升;杀虫剂中功夫菊酯、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价格回暖;杀菌剂中多菌灵、百菌清价格触底回升。但草甘膦、草铵膦等大品种除草剂价格仍处于磨底阶段。
全球农药库存情况如何变化?
主要农化企业库存已从高点明显下降。先正达库存金额从2022Q4的992亿元高点下降;富美实2024Q3库存金额为13.92亿美元,较2023Q2高点降低33%,库存/营业收入比例下降74个百分点至131%。中国农药企业如润丰股份2024Q3存货金额环比降低16%至32.5亿元。
中国农药出口表现如何?
2024年中国农药出口量289.6万吨,同比增长31%,但出口均价2952美元/吨,同比下滑14%。从月度看,出口价格自2024年5月开始修复,9月均价达3269美元/吨,较4月低点提升19%,四季度受大品种价格影响略有回落。
农药市场的季节性特征是什么?
农药制剂使用旺季一般在每年3-9月,原药销售旺季则略早于制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随着2025年用药旺季来临,需求端支撑有望增强,特别是杀虫剂类产品因抗药性问题的刚性更新需求,价格复苏步伐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