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调整期的挑战与机遇

2024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创业邦研究中心于2025年2月27日发布的报告《2024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企业创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简称CVC)作为连接产业巨头与创新前沿的重要纽带,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本力量。2024年,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CVC市场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深度调整的转型期。本报告基于创业邦睿兽分析最新数据,全面剖析2024年中国CVC市场的发展态势、行业布局与未来趋势,为读者呈现一幅完整的产业投资图谱。

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CVC新增备案基金数量降至193只,较2023年下降41.7%,但CVC在私募基金中的占比稳定在4.4%,显示出其持久的市场影响力。同时,CVC在早期创新项目孵化、独角兽企业培育和产业并购整合等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表现突出。本报告将从备案基金表现、股权投资动态、并购与IPO市场参与三大维度,深入解读中国CVC在调整期中展现的韧性、面临的挑战及蕴含的机遇。

一、备案基金表现:低位运行中的结构性亮点

2024年中国CVC备案基金市场呈现明显的"总量收缩、结构分化"特征。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私募新规严格实施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年新增备案CVC基金仅193只,创下近十年来的低位水平。这一数据较2021年历史高点408只下降了52.7%,反映出市场参与者普遍持谨慎态度。然而,深入分析月度数据可以发现,市场在年末出现明显回暖迹象——11月和12月新增备案分别达到19只和26只,仅次于1月份的30只峰值,这表明随着国内利好政策频出和A股市场企稳,CVC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地域分布上,浙江省和广东省以41只和40只新增备案基金数量领跑全国,占全国总量的42%。这一格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两地发达的民营经济基础、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以及前瞻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嘉兴市以17家备案基金数量成为城市级冠军,其中上海旗下的恒旭资本、尚顺资本在嘉兴注册的基金占据近半数,反映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创投领域的落地成效。

从参与主体看,上市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与私募基金的热情不减。2024年共有326家上市公司出资456只基金,认缴规模达712亿元。其中,57家上市公司平均单笔认缴规模超过2亿元,显示出产业资本对一级市场持续的战略性布局。从行业分布看,智能制造、传统行业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最为活跃,它们通过"上市公司+PE"的模式,既实现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又获取了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资源。

表:2024年新增备案CVC基金地域分布TOP5

排名 省份 基金数量(只) 代表性机构
1 浙江 41 恒旭资本(上汽系)
2 广东 40 广汽资本
3 安徽 16 -
4 江西 14 -
5 山东 13 -

这一部分数据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尽管整体市场处于调整期,但拥有产业背景和专业投资能力的CVC机构依然能够逆势布局,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区域,CVC作为"资本纽带"和"产业推手"的双重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

二、股权投资动态:聚焦早期与硬科技的战略转向

2024年中国CVC股权投资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呈现出"量减质升"的显著特征。睿兽分析数据显示,全年CVC参与的投资事件仅1027个,较2023年大幅下降42%,创下近十年新低;CVC投资在一级市场中的占比也从2020年20.9%的高点回落至13.8%。这一变化主要受到二级市场估值回调、退出渠道收窄以及宏观政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尽管总量收缩,但CVC投资在阶段分布行业选择上展现出鲜明的战略导向。从投资阶段看,早期项目(种子轮到A轮)获得高度关注,占比高达71.6%,其中A轮投资事件达423个,平均单笔投资金额2.5亿元。这表明CVC更加注重在创新链前端布局,通过早期介入获取技术先发优势。成长期(B轮至C轮)投资占比23.8%,后期(D轮及以后)仅占4.7%,反映出CVC对估值高企的成熟项目持审慎态度。

从地域分布看,江苏(171个)、广东(155个)、上海(144个)、北京(142个)和浙江(124个)五大创新高地吸引了全国70%以上的CVC投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崛起态势明显——苏州凭借强大的制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布局吸引77个投资事件,杭州则依托数字经济优势获得67个投资,显示出中国创新资源正在向多元化的区域创新中心扩散。

行业分布方面,智能制造(192个)、人工智能(134个)和医疗健康(101个)成为CVC布局的三大重点领域,合计占总投资的41.6%。这与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高度吻合。在人工智能领域,2024年发生的7个超1亿美元大额融资事件中均有CVC参与,如月之暗面在A+轮获得美团龙珠、小红书、阿里巴巴等多家产业资本33亿美元投资,显示出头部CVC对颠覆性技术的前瞻性布局。

表:2024年CVC投资热点行业TOP5

行业 投资事件数量 占比 代表案例
智能制造 192 18.7% 微纳星空(C1轮10亿元)
人工智能 134 13.0% 月之暗面(A+轮33亿美元)
医疗健康 101 9.8% -
材料 62 6.0% 中车半导体(B轮43.3亿元)
能源电力 58 5.6% NeoFusion核聚变(A轮)

CVC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截至2024年底,中国512家存量独角兽中,有371家获得过CVC投资,占比72.5%;2024年新增的20家独角兽中,11家有CVC参与,占比5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CVC通过其产业资源与资本力量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中国高成长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三、并购与IPO:产业整合与退出路径的多元化探索

在股权投资市场整体收缩的背景下,CVC通过并购和IPO渠道参与的产业整合与资本退出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睿兽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发生2479起事件,其中CVC作为买方参与的并购有138起,占比5.6%;但按交易金额计算,CVC参与的并购总额达2185.6亿元,占全国并购总规模的19.3%,显示出CVC在大型产业整合交易中的活跃表现。

并购标的行业分布看,智能制造(19起)、传统行业(18起)和能源电力(17起)是CVC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发生了4起超百亿元的巨型并购案,其中包括中国船舶1151.5亿元并购中国重工(传统行业)、海尔集团125亿元并购上海莱士(医疗健康)、阿里健康135.12亿美元收购精准健康(医疗健康)以及华润集团116.9亿元收购长电科技股权(智能制造)。这些案例清晰地展现出头部产业资本通过大规模并购实现垂直整合或横向扩张的战略意图。

IPO市场,CVC投资企业的渗透率达到33.3%——2024年228家完成境内外IPO的中国企业中,有76家曾获得CVC投资。从行业分布看,汽车交通(10家)、医疗健康(10家)和企业服务(9家)是CVC支持IPO企业最为集中的领域。这一分布与当前中国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高度契合,反映出CVC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导向作用。

从上市地点选择看,中国香港交易所(29家)成为CVC背景企业首选的上市地,其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家)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4家),另有12家企业选择赴美上市(纳斯达克10家,纽交所2家)。这一分布既反映了不同资本市场对特定行业企业的吸引力差异,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的多元化策略。

表:2024年CVC参与的重大并购案例TOP5

标的公司 交易金额 所属行业 并购方 战略意义
中国重工 1151.5亿元 传统行业 中国船舶 船舶制造业整合
精准健康 135.12亿美元 医疗健康 阿里健康 数字医疗布局
上海莱士 125亿元 医疗健康 海尔集团 大健康产业延伸
长电科技 116.9亿元 智能制造 华润集团 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内蒙古能源 67.39亿元 能源电力 国家能源集团 能源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退出回报方面,CVC表现出比传统财务投资机构更强的耐心和长期视角。许多CVC支持的上市企业,如人工智能领域的月之暗面、智能制造领域的微纳星空等,都经历了较长的培育期和多次融资轮次,这反映出产业资本更注重战略协同而非短期退出的投资理念。这种"长期主义"取向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结语:调整期中孕育的新机遇

2024年中国CVC市场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事实: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扩张后,CVC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以质量优先、战略聚焦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备案基金数量的下降并非意味着CVC影响力的减弱,而是市场自我优化的必然过程。从数据可以看出,存活下来的CVC机构更加注重与母公司战略的协同性、投资的专业性和产业赋能的实效性。

展望未来,三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投资方向将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绿色能源等国家战略方向;二是投资阶段将进一步前移,CVC会更多扮演"创新孵化器"而非简单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三是产业协同将深度化,通过建立创新生态体系而非单点投资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当前调整期恰是苦练内功、优化布局的良机。一方面,可以借助估值回调的窗口,以更合理的价格布局符合长期战略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后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与被投企业的价值共创。正如数据所示,在寒冬中依然有嘉兴这样的区域亮点和人工智能这样的行业热点,关键在于能否以专业能力和战略定力把握住结构性的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度的持续提升,CVC作为连接产业与创新的"超级纽带",其重要性必将进一步凸显。那些能够将资本力量、产业资源和创新生态有机结合的CVC机构,不仅能够帮助母公司实现战略转型,也必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什么是企业创投(CVC)?它与传统风险投资(IVC)有何区别?

A1:企业创投(CVC)是指由具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企业设立的风险投资部门或基金,既追求财务回报,更注重战略目标实现。与传统风险投资(IVC)相比,CVC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投资决策更注重与母公司业务的协同性;二是能为被投企业提供产业资源支持;三是投资周期通常更长,不急于短期退出。

Q2:2024年中国CVC市场整体表现如何?有哪些关键数据?

A2:2024年中国CVC市场呈现调整态势,几个关键数据包括:新增备案CVC基金193只,同比下降41.7%;参与投资事件1027个,同比下降42%;在并购市场参与138起交易,总金额2185.6亿元;支持的IPO企业76家,渗透率33.3%。尽管总量收缩,但在早期投资、硬科技领域和产业整合方面表现依然活跃。

Q3:为什么浙江和广东成为CVC备案基金最集中的地区?

A3:两省领先主要基于三大优势:一是民营经济发达,拥有大量有实力设立CVC的龙头企业;二是创新创业生态完善,优质项目源丰富;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如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具体看,浙江有恒旭资本等活跃机构,广东则有广汽资本等产业资本代表。

Q4:CVC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A4: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72.5%的独角兽曾获CVC投资,2024年新增独角兽中55%有CVC参与。CVC通过提供产业资源、技术协同和市场渠道等非资金支持,显著提高了初创企业的成功概率。典型案例包括月之暗面(人工智能)、引星智能(汽车智能)等。

Q5:当前市场环境下,CVC投资呈现哪些新趋势?

A5:主要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投资阶段前移,71.6%的事件集中在早期;二是行业聚焦明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合计占41.6%;三是战略导向增强,更注重与母公司业务的协同价值而非单纯财务回报。这些变化反映出CVC正在向更专业、更战略化的方向进化。

相关深度报告

2024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

2024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创业邦研究中心于2025年2月27日发布,共23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CVC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