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理想汽车分析:从高端电动车到人工智能领军者的战略跃迁

理想汽车(2015.HK)专题报告:从汽车到人工智能,公司有望重估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海证券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的报告《理想汽车(2015.HK)专题报告:从汽车到人工智能,公司有望重估》,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当今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理想汽车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从单一车型的初创公司成长为年交付量超50万辆的行业重要参与者。更引人注目的是,理想汽车正在实施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从传统认知的电动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跃迁。本文将深入分析理想汽车的发展历程、高端市场定位策略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布局,揭示这家企业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并探讨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理想汽车的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演变

理想汽车的成长轨迹堪称中国造车新势力发展的经典案例。公司创立于2015年,最初名为"车和家",由连续创业者李想创立,他此前成功创办了汽车垂直媒体平台汽车之家。与许多新能源车企不同,理想汽车采取了差异化的产品策略,首款量产车型理想ONE于2018年10月发布,定位中大型豪华增程式电动SUV,精准切入30万元以上的高端家用车市场空白点。

初创阶段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理想汽车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在当时纯电动车续航焦虑普遍存在、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背景下,理想ONE采用增程式电动技术路线,通过内燃机发电延长续航里程,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这一技术路线选择虽然曾引发争议,但市场表现证明了其商业合理性——2020年理想ONE单款车型年销量即突破3万辆,成为细分市场爆款产品。

随着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产品矩阵的丰富,理想汽车在2021-2024年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公司相继推出L9、L8、L7、L6等系列车型,构建起完整的高端SUV产品线,价格覆盖25万-50万元区间。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较2020年增长超过15倍,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入门级L6外,理想其他车型售价均在30万元以上,成功树立了中国品牌在高端汽车市场的标杆形象。

理想汽车独特的家庭用户定位是其区别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核心要素。公司所有产品设计都围绕"创造移动的家"这一理念展开,车内空间布局、座椅舒适性、娱乐系统等配置均充分考虑家庭出行场景需求。这一精准定位帮助理想汽车在激烈竞争中建立了鲜明的品牌识别度。据企业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底,理想汽车用户已超过100万,背后覆盖300-500万家庭成员,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用户生态基础。

从产品技术路线看,理想汽车正在经历从增程式电动向纯电动的战略拓展。早期依靠增程式技术解决了用户痛点后,公司于2024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MEGA,标志着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布局。虽然初期纯电产品面临市场挑战,但公司迅速调整策略,决定将后续纯电产品线延期一年推出,以更充分地准备充电网络和产品优化,展现了灵活务实的战略执行力。

理想汽车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家创业公司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技术创新,在高度竞争的汽车市场实现突围。从单一车型到完整产品矩阵,从增程式技术到纯电+智能化布局,从汽车制造商到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愿景转变,理想汽车的每一次战略选择都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和行业趋势,这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端市场战略:理想汽车如何重塑3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格局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为高端品牌创造了广阔空间,理想汽车精准把握这一机遇,将主力产品全部布局在2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其中大部分车型售价超过30万元,直接与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展开竞争。深入分析理想汽车的高端市场战略,可以发现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市场格局演变的精准判断和系统性能力构建之上。

30-50万元细分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是理想汽车战略布局的重要依据。根据杰兰路市场研究数据,2021-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销量占比从2021年的10.5%提升至2023年的12.5%,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轻微回落至10%,但长期增长趋势明确。这一价格段传统上由BBA等国际豪华品牌主导,国内品牌渗透率较低,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间。理想汽车通过L7、L8、L9等系列产品精准卡位这一高增长细分市场,避开了20万元以下竞争激烈的"红海"区域。

从市场竞争格局演变看,传统豪华品牌的弱化为理想汽车等国内高端品牌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批发销量罕见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宝马同比下滑达17%。这一现象背后是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网络开始出现松动——2024年宝马多家门店停业,包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天津最大奥迪4S店永豪奥达停业;广州京溪奥迪将转投蔚来汽车。这种渠道变革反映了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正在被削弱,为理想汽车等具备产品力和品牌力的国内高端品牌腾出了发展空间。

理想汽车在高端市场的成功也源于其对自主品牌替代合资品牌规律的深刻理解。历史数据显示,法系品牌在2015年出现颓势后销量大幅下滑,日系品牌2021年开始加速下滑,而2024年德系和美系品牌也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这种替代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爆款车型打开细分市场→其他自主品牌跟进转变用户心智→自主品牌集体发力加强渗透。在30-60万元市场,这一替代进程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关键期,理想汽车通过系列化产品布局,正在推动这一价格段用户心智从"唯BBA"向接受高端国产车的转变。

从产品策略角度分析,理想汽车的差异化家庭定位有效避开了与传统豪华品牌的正面竞争。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强调驾驶乐趣、身份象征等传统豪华属性,而理想汽车则聚焦"家庭豪华"概念,以大空间、舒适性、智能化作为核心卖点,创造了新的需求维度。这种差异化定位使理想汽车能够吸引重视家庭出行的新兴高净值用户群体,这批用户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更愿意尝试能够更好满足家庭需求的新兴品牌。

充电网络和销售服务体系是高端品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认识到这一点后,理想汽车加速构建全栈式用户服务体系。在补能网络方面,公司初期依托增程式技术降低了对充电桩的依赖,但随着纯电战略推进,正加快超充站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高速路网的超充网络。在销售渠道方面,理想汽车采用直营模式,确保服务标准统一,门店主要布局在高线城市核心商圈,强化高端品牌形象。这种全方位的用户体验设计有效支撑了其高端市场定位。

理想汽车的高端化战略成效已经开始体现在财务表现上。虽然具体财务数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可以观察到的是,高端产品结构为公司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毛利率水平,这为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高端用户群体具有更高的品牌忠诚度和附加价值开发空间,为理想汽车后续的智能化服务和生态变现奠定了优质用户基础。

人工智能战略转型:从智能电动车到"硅基家人"的愿景之路

理想汽车最为业界瞩目的并非其已经取得的市场成绩,而是其前瞻性的人工智能战略布局。2024年底,理想汽车通过"AI Talk"访谈系统阐述了其人工智能愿景,明确提出了从电动智能汽车企业向人工智能公司升级的战略目标。这一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涉及技术架构、产品理念和商业模式的全方位重构,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性质和估值逻辑。

人工智能技术底座构建是理想汽车战略转型的基础。公司已建立起包含两大核心模块的AI技术体系:Mind GPT大语言模型和智能驾驶空间模型。Mind GPT是理想自研的大语言模型基座,2024年底升级为多模态端到端模型Mind GPT-3o,具备从感知到认识再到表达的完整能力。智能驾驶系统则采用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架构,被内部称为"行为智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认为这两大系统未来将走向融合,形成VLA(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模型,实现类似人类的综合智能。这种技术架构的前瞻性布局,使理想汽车在"汽车+AI"的竞赛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在智能驾驶领域,理想汽车展现了后来居上的技术加速度。公司自2020年开始构建自动驾驶技术平台,2024年实现重大突破:7月推出无图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并全量推送;10月发布创新的端到端+VLM双系统方案;11月推出"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功能;12月实现高速城市全场景的端到端+VLM升级并推送给所有AD Max用户。据官方介绍,该系统中端到端模型处理95%的驾驶场景,VLM则介入剩余5%的特殊场景,同时创新的AI推理可视化技术让用户能看到系统的决策过程。理想汽车预计基于这一体系,有望在2025年实现L3有条件自动驾驶,并计划3年内实现L4高度自动驾驶目标。

"理想同学"从车载助手向多终端AI助手的演进是理想AI战略的另一重要支柱。基于Mind GPT大模型,理想同学APP于2024年12月27日登陆手机终端,标志着其从车机系统向跨设备智能助手的转变。升级后的理想同学具备多模感知能力、记忆功能、300+工具调用能力、RAG 3.0联网搜索等先进特性,声音和性格表现也更加拟人化。这一转变的战略意义在于,理想汽车正试图将其AI服务从出行场景扩展到用户的全生活场景,构建更广泛的用户触点和使用频次。考虑到理想汽车已拥有超100万车主和300-500万家庭成员用户,理想同学的跨端扩展可能迅速积累大量活跃用户,为公司打开互联网服务的新增长极。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提出的"硅基家人"概念揭示了公司最远期的AI愿景。李想将人工智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如L3自动驾驶);第二阶段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助手(对应L4自动驾驶);第三阶段则是能主动理解和服务家庭的"硅基家人"。这一愿景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范畴,描绘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家庭生活的未来图景。虽然这一目标看似遥远,但理想汽车已开始进行系统性布局,包括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其中近50%用于人工智能)、吸引顶级AI人才、构建大规模用户反馈数据闭环等。这种长期主义的技术投入,使理想汽车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理想汽车AI战略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真实场景和数据闭环。与纯软件AI公司不同,理想汽车拥有数百万台智能电动车作为物理载体,每天产生海量的真实驾驶和交互数据;与传统车企不同,理想从创立之初就将智能化作为核心战略,具备更强的技术基因和更敏捷的迭代能力。这种"软硬结合"的优势使得理想AI系统的进化速度可能远超纯软件或纯硬件厂商。特别是在多模态大模型训练方面,理想汽车同时拥有语言、视觉和驾驶行为数据,这种多维数据融合对于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具有重要意义。

从商业角度看,理想汽车的AI战略转型为其打开了价值重估的空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估值通常围绕销量、营收和利润展开,而科技公司尤其是AI领军企业的估值则更多考虑用户规模、数据资产和技术壁垒。随着理想同学用户生态的扩展和AI技术的深化,理想汽车可能逐步获得"汽车+AI"的复合估值逻辑。特别是在中国大模型竞争格局尚未确定的背景下,理想汽车凭借其独特的场景和数据优势,有望在AI基座模型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将成为其长期价值的重要支撑。

理想汽车专题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

理想汽车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哪些?其市场定位有何特点?

理想汽车主要瞄准中国30-50万元的高端汽车市场,这一价格段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约10%的份额。其市场定位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专注于家庭用户,所有产品设计都围绕家庭出行场景展开;二是采取差异化豪华路线,强调"家庭豪华"而非传统豪华品牌主打的驾驶乐趣或身份象征;三是全系产品价格均在25万元以上,大部分车型超过30万元,直接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竞争。这种高端家庭定位帮助理想汽车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建立了独特的品牌识别度,截至2024年已积累超100万车主用户。

理想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核心技术布局?

理想汽车在AI领域构建了两大核心技术支柱:Mind GPT大语言模型和智能驾驶空间模型。Mind GPT是多模态端到端大模型,支持语言、图像等多模态输入输出,已升级至3.0版本并应用于"理想同学"智能助手。智能驾驶系统采用创新的端到端+VLM架构,能处理95%的常规驾驶场景和5%的特殊场景。公司计划将这两大系统融合为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实现更高级别的综合智能。目前,基于这套技术体系,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实现L3有条件自动驾驶,并计划3年内达成L4高度自动驾驶目标。

"硅基家人"是什么概念?它代表了理想汽车怎样的未来愿景?

"硅基家人"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提出的远期人工智能愿景,代表了AI发展的第三阶段。李想将AI演进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如L3自动驾驶);第二阶段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助手(对应L4自动驾驶);第三阶段则是能像家人一样主动理解和服务家庭需求的"硅基家人"。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汽车功能,描绘了AI深度融入家庭生活、甚至承担部分家庭组织者角色的未来图景。虽然实现这一愿景仍需长期技术积累,但它指明了理想汽车从交通工具制造商向家庭人工智能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方向。

理想汽车在高端市场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理想汽车在高端市场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首先是传统豪华品牌(BBA)虽呈现颓势但仍具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心智转变需要时间;其次是30万元以上市场竞争加剧,包括蔚来、问界等国内高端品牌及特斯拉等国际品牌都在加大产品投入;第三是纯电车型布局相对滞后,补能网络建设需要大规模投入。针对这些挑战,理想汽车采取了差异化产品定位、加速超充网络建设、延期一年优化纯电产品等策略,以增强在高端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相关深度报告

理想汽车(2015.HK)专题报告:从汽车到人工智能,公司有望重估

理想汽车(2015.HK)专题报告:从汽车到人工智能,公司有望重估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海证券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共24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理想汽车,2015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