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浪潮中,中国精密制造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雷迪克(300652.SZ)作为国内汽车轴承领域的隐形冠军,凭借二十余年积累的精密制造基因,正通过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丝杠领域,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本文将深入分析这家从汽车后市场起步的企业如何完成向高端制造的跃迁,其独特的工艺协同优势如何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以及在百亿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战略卡位。通过对其技术路径、产业布局和商业模式的解析,展现中国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样本。
一、从汽车后市场到智能制造的二十年跨越
雷迪克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杭州萧山,创始人沈仁荣曾担任万向集团第一分车间主任,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创业初期,公司专注于汽车轴承的售后市场(AM),主要产品包括轮毂轴承、圆锥轴承等,与斯凯孚(SKF)、吉明美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募集资金约3亿元投建钱塘区二厂,标志着业务重心开始向前装OEM市场转移。
产能布局的阶梯式扩张体现了公司战略的前瞻性。萧山本部定位高端售后市场,钱塘二厂服务于主机厂定制化需求,而2020年通过可转债募资建设的桐乡三厂(一期预计2025年6月完工)将成为未来主要生产基地。这种分阶段、差异化的产能布局使公司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截至2024年,公司三大基地合计产能已超2500万套轴承。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公司OEM市场销量达到677万套,占总销量比例从2019年的7%提升至28%,实现了从后装市场为主向前后装并重的业务结构转型。
技术积累与工艺创新是雷迪克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产品线从最初的轮毂轴承、圆锥轴承逐步扩展到离合器分离轴承、涨紧轮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轮毂单元产品占收入比重已达36%。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掌握了包括锻压、车削、热处理、磨削等全套轴承制造技术,以圆锥轴承为例,其滚道采用模拟对数曲线的滚道母线凸度设计,有效减小了轴承内部工作面的应力集中,降低了早期疲劳失效风险。这种对精密制造工艺的深度理解,为公司后续拓展丝杠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雷迪克主要生产基地概况
生产基地 | 建成时间 | 占地面积 | 投资金额 | 主要定位 | 代表客户 |
---|---|---|---|---|---|
萧山本部 | 2005年 | 4万平方米 | - | 高端售后市场 | SKF、法雷奥、采埃孚 |
钱塘二厂 | 2019年 | 5万平方米 | 3亿元(IPO募集) | 主机厂定制化 | 上汽、长安、长城 |
桐乡三厂 | 2025年(一期) | 24万平方米(总) | 3亿元(可转债) | 未来主生产基地 | 小鹏、零跑等新势力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两项重要战略举措:拟收购泰展精密51%股权,以及成立浙江雷鸣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雷迪克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开启了"汽车轴承+机器人丝杠"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从汽车后市场到前装配套,再到跨界机器人产业,雷迪克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精密制造基因赋能丝杠业务突破
雷迪克进军人形机器人丝杠领域的底气,源于其二十余年积累的精密制造基因与丝杠生产存在天然的工艺协同。深入分析这一技术路径可以发现,轴承与丝杠虽然在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但在核心工艺环节高度重叠。丝杠生产的关键流程包括锻压、车削、热处理和磨削等,而这些恰恰是轴承制造的基础工艺。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例,其螺纹牙型设计直接决定滚柱-螺母间啮合点位置与轴向间隙,影响丝杠的整体性能,这与轴承滚道的精密加工有异曲同工之妙。
设备共用性为企业降低了转型的初始门槛。研究表明,轴承和丝杠生产可共用约60%的基础设备,包括锻压机、车床、热处理线和检测设备等。这意味着轴承企业拓展丝杠业务时,能够大幅减少初期资本投入,提高产线利用率。雷迪克凭借对轴承设备的深刻理解,具备自主配置精密产线的能力,这为其快速搭建丝杠专用生产线提供了便利。当然,高精度丝杠仍需专用设备如数控螺纹磨床等,这也是公司选择通过收购泰展精密来快速补齐设备短板的重要原因。
在材料科学方面,轴承企业的积累同样具有转化价值。丝杠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苛,需要兼具高强度、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而雷迪克长期生产的轴承钢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高端领域,对材料硬度、韧性等指标有深入理解。公司掌握的多项热处理技术,如感应淬火、整体淬火等,可直接迁移至丝杠生产。据行业数据显示,材料热处理工艺约占丝杠生产成本的15-20%,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雷迪克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构成了实质性的竞争壁垒。
表:轴承与丝杠生产工艺对比
工艺环节 | 轴承生产应用 | 丝杠生产应用 | 设备共用性 |
---|---|---|---|
锻压成型 | 轴承套圈毛坯成型 | 丝杠、螺母毛坯成型 | 锻压机可共用 |
车削加工 | 轴承套圈粗精加工 | 丝杠各段外圆加工 | 车床可共用 |
热处理 | 套圈淬火、回火 | 丝杠表面硬化处理 | 热处理线可共用 |
磨削加工 | 轴承滚道精加工 | 丝杠螺纹精密磨削 | 需专用磨床 |
检测 | 轴承性能测试 | 丝杠精度检测 | 部分设备可共用 |
产业链整合能力是雷迪克布局丝杠业务的另一大优势。2025年拟收购的泰展精密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滚珠丝杠、精密直线模组等产品,现有深圳厂房8000平方米,在光电半导体、3C等领域有成熟应用。收购完成后,雷迪克可获得C3/C5级精密丝杠的生产能力,快速切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同时成立的雷鸣机器人子公司,则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形成了从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布局。这种通过并购获取关键技术、通过自建团队实现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现了雷迪克在产业拓展上的策略性思考。
从更深层次看,雷迪克的精密制造基因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和工匠精神传承。汽车轴承对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的要求极为严格,公差控制通常在微米级别,这种对精度的极致追求与高精度丝杠的生产理念一脉相承。公司创始人技术出身的背景,也使得企业形成了重视工艺、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这是其能够持续进行技术突破的内在动力。
三、卡位人形机器人百亿级增量市场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为精密传动部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根据特斯拉公开资料,其Optimus人形机器人单机需要使用14根行星滚柱丝杠和30根微型丝杠,按照量产百万台规模测算,仅特斯拉一家就将创造230亿元的丝杠新增市场需求。雷迪克通过收购泰展精密获得的微型丝杠技术,恰好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关节,而行星滚柱丝杠则用于手臂、腿部等高负载部位,这种产品组合完整覆盖了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传动需求。
从技术角度看,人形机器人对丝杠的精度要求集中在C3-C5级之间,这一定位既考虑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需求,又兼顾了量产成本因素。雷迪克现有的轴承工艺结合泰展精密的丝杠专有技术,恰好能够覆盖这一精度区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关节需要同时满足高精度、高负载和长寿命的要求,这与汽车底盘部件的性能需求高度相似,使得雷迪克在汽车领域积累的经验可以直接迁移到机器人场景。
汽车丝杠市场同样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线控底盘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其中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系统广泛采用滚珠丝杠或行星滚柱丝杠作为核心传动部件。行业研究显示,一套典型的线控制动系统(EHB)需要4-6根丝杠,而更高性能的EMB系统对丝杠的需求量更大。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汽车线控底盘丝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60亿元,约为2024年的3.6倍。雷迪克凭借在汽车供应链中的既有优势,可以较容易地将丝杠产品导入整车厂配套体系。
表: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容量测算
丝杠类型 | 单机用量(根) | 单价(元) | 单机价值量(元) | 百万台市场规模(亿元) |
---|---|---|---|---|
行星滚柱丝杠 | 14 | 1,000 | 14,000 | 140 |
微型丝杠 | 30 | 300 | 9,000 | 90 |
合计 | 44 | - | 23,000 | 230 |
在产业协同方面,雷迪克的布局显示出战略眼光。人形机器人与汽车虽然属于不同终端领域,但在核心零部件层面存在诸多共性:都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对重量和体积敏感、强调成本控制能力。雷迪克二十余年服务汽车行业的经验,使其深谙大规模量产的质量管控之道,这恰恰是很多纯技术型团队所欠缺的。同时,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生产节拍控制等know-how,都可以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雷迪克的转型代表了中国制造业价值提升的典型路径。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到技术密集的高端精密部件,再到切入前沿的智能装备领域,这种渐进式的升级方式既稳健又富有进取精神。人形机器人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需求强烈,雷迪克凭借工艺积累和产业洞察,有望在这一波产业升级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高端智能装备核心部件综合服务商的蜕变。
常见问题解答(FAQs)
雷迪克从轴承转型丝杠生产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雷迪克转型丝杠生产具备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工艺协同性,轴承和丝杠在锻压、车削、热处理等关键工艺上高度重叠;二是设备共用性,约60%的生产设备可以共用,降低初始投资门槛;三是材料相通性,对高强度、耐磨材料的理解可直接迁移。此外,公司在汽车行业积累的大规模量产经验和客户资源也为丝杠业务提供了渠道优势。
人形机器人对丝杠的精度要求如何?雷迪克能否满足?
根据行业标准,人形机器人对丝杠的精度要求通常在C3-C5级之间。C0-C5级属于精密丝杠范畴,其中C3级在任意300mm长度内的最大误差不超过8μm。雷迪克通过收购泰展精密获得了C3/C5级丝杠的生产能力,其产品精度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关节的应用需求,特别是灵巧手使用的微型丝杠和主要关节采用的行星滚柱丝杠。
汽车丝杠市场与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有何异同?
两者在技术上都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但存在差异化特征:汽车丝杠更强调长期耐久性和极端环境适应性,批量大、成本敏感;人形机器人丝杠则对功率密度和响应速度要求更高,初期更注重性能而非价格。雷迪克同时布局两大市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技术协同,汽车领域的量产经验可用于降低机器人丝杠成本,而机器人领域的高端技术又可反哺汽车产品升级。
雷迪克在丝杠领域的战略布局有哪些?
雷迪克采取了"并购+自建"的双轨策略:一方面拟收购泰展精密51%股权,获取成熟的丝杠生产技术;另一方面成立浙江雷鸣机器人子公司,加强资源整合和自主研发。这种布局既避免了完全自主开发的时间成本,又保持了战略主导权,体现了稳健与进取并重的发展思路。未来公司有望形成汽车轴承与机器人丝杠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相关深度报告

雷迪克(300652)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精密制造基因赋能,人形机器人丝杠新锐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开源证券于2025年5月1日发布,共2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雷迪克,300652,精密制造,人形机器人,丝杠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