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高速")作为华南地区高速公路运营的标杆企业,凭借深圳市国资委的背景支持和近30年的行业深耕,已发展成为集公路投资建设运营与大环保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本报告从公司发展历程、公路主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大环保业务布局三大维度,深度剖析深高速的战略定位与未来发展潜力。数据显示,公司控股路产加权平均剩余收费年限达9.95年,2023年ROE为10.65%,在公路行业中表现突出;同时,大环保业务经过多年培育已初具规模,2023年营收占比达17.41%,清洁能源发电毛利率高达57.72%,展现出良好的盈利前景。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引流效应以及环保业务的逐步成熟,深高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深高速、高速公路运营、粤港澳大湾区、深中通道、固废处理、清洁能源、公路改扩建、车流量、路费收入、ROE
一、企业简介与发展历程:从深圳路网建设者到多元化基础设施运营商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48.SH/00548.HK)成立于1996年,是深圳市首家在中国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的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公司最初以深圳市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公路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之一,并成功拓展至大环保等新兴领域。
发展历程可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的初创期,公司主要参与深圳早期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包括梅观高速、机荷高速等核心路段;2001-2019年的快速扩张期,通过自主建设和并购双轮驱动,将业务拓展至广东省其他区域及湖南、江苏等省份,形成了覆盖多地区的路网布局;2020年至今的战略转型期,公司在巩固公路主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大环保产业,形成"公路+环保"双主业格局。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按权益比例折算的高速公路里程达613公里,投资或经营的高等级公路项目16个,其中在深圳地区拥有机荷高速、沿江高速、外环高速等核心资产。
从股权结构看,深圳国际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计间接持有深高速51.56%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国际作为深圳市属交通物流领域的国有骨干企业,为深高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持和资源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招商公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也持有公司4.18%的股份,这种股东结构既保证了国有资本的控股权,又引入了市场化运作经验,为公司治理提供了良好基础。
业务架构方面,深高速已形成三大板块:一是收费公路业务,2023年贡献营收57.82%,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二是大环保业务,包括固废资源化处理和清洁能源发电,营收占比17.41%,虽规模尚小但增长迅速;三是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委托管理、数字科技、工程咨询等,营收占比24.77%。这种业务布局既保持了公路主业的稳定现金流,又通过环保业务培育未来增长点,体现了公司长短结合的战略思维。
表:深高速主要路产基本情况(截至2024H1)
路产名称 | 控股权益 | 位置 | 长度(公里) | 收费到期日 | 2023年路费收入(亿元) |
---|---|---|---|---|---|
机荷高速(合并) | 100% | 深圳 | 45.5 | 2027/3/11 | 12.17 |
外环项目 | 100% | 深圳 | 76.8 | 2045/12 | 11.70 |
沿江项目 | 100% | 深圳 | 36.6 | 2038/12 | 7.36 |
清连高速 | 76.37% | 广东 | 216 | 2034/6/30 | 6.33 |
水官高速 | 50% | 深圳 | 20.14 | 2027/3/7 | 6.33 |
二、公路主业核心竞争力:区位优势与改扩建项目双轮驱动
深高速公路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突出的区位优势上。公司控股的收费公路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特别是深圳市这一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3年,公司前五大路产(机荷高速、外环高速、沿江高速、清连高速和水官高速)合计贡献路费收入约43.89亿元,占公司路费总收入86.83%,这些核心资产均位于车流量密集的经济发达区域。
从行业对比看,深高速公路资产的长期回报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年公司ROE为10.65%,加权平均ROE达11.99%,在19家公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位。这种优势主要源自珠三角地区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以广东省为例,2019年其高速公路客车流量15.99亿辆、货车流量3.93亿辆,均位居全国首位,分别为第二名江苏省和河北省的2.58倍和1.77倍。同时,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也处于较高水平,六车道及以上高速一类客车收费0.60元/车公里,高于全国多数省份。
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结构性机遇是公司近期最大亮点。2024年6月30日,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正式开通,对深高速沿江高速产生明显的引流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7-12月期间,沿江项目路费收入同比增长约20%,其中9月增幅高达41.14%。机荷西段也受益于这一效应,7-11月路费收入实现小幅正增长。深中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将进一步强化公司路网在区域交通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地位,持续带来车流量增长。
表:深中通道开通后公司主要路段增长情况(2024年)
月份 | 沿江项目同比增长 | 机荷西段同比增长 |
---|---|---|
7月 | 19.83% | 2.14% |
8月 | 20.06% | 1.87% |
9月 | 41.14% | 3.22% |
10月 | 18.75% | 0.95% |
11月 | 17.62% | 1.03% |
12月 | 16.49% | -7.66% |
面对部分路段收费权即将到期的情况,公司积极推进改扩建战略以延长优质资产生命周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192.3亿元,采用"建设期投资补助+BOT+运营期可行性缺口补助+超额收益分成"的PPP模式,将现有6车道扩建为双向8车道,建设期约5年,完工后有望获得25年新收费期。同样,外环高速三期工程计划投资84.47亿元,预计2028年完工,全线贯通后将显著提升路网整体效益。这些改扩建项目不仅解决了收费权到期问题,还能通过提升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加车流量和收入,根据公司预测,机荷改扩建和外环项目全生命周期经营收入分别可达400亿元和414.26亿元。
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展现出国有上市企业的稳健风格。尽管面临大额资本开支(2024下半年-2026年计划投资107.52亿元),但深高速保持了良好的债务结构,国内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评级维持AAA最高等级,国际评级也处于投资级别(BBB)。2024年上半年综合借贷成本约3.57%,负债率控制在58.5%的合理水平。同时,公司承诺2024-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5%,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回报预期。
三、大环保业务布局:十年培育步入收获期
深高速自2020年正式进军大环保领域,经过近五年发展,已形成固废资源化处理和清洁能源发电两大业务方向。虽然目前该板块营收占比仅为17.41%,但战略定位十分清晰:一方面利用基础设施运营经验拓展环保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另一方面培育新的长期增长点,平衡公路主业可能面临的周期性波动。2023年,公司大环保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剥离低毛利的设备销售业务,聚焦运营类资产,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2%。
清洁能源发电是大环保板块中表现最亮眼的业务。截至2024年上半年,深高速已拥有装机容量668MW的风电项目,包括包头南风(247.5MW)、新疆木垒(299MW)等六个主要风电场。2023年清洁能源发电收入6.52亿元,毛利率高达57.72%,显著高于公司其他业务。从运营数据看,多数风电场上网电量稳步增长,以包头南风为例,2021-2023年上网电量分别为7,207万兆瓦时、7,543万兆瓦时和8,112万兆瓦时,年均增长率约6%。公司还积极拓展新项目,已获取河北平山县130MW光伏项目和贵州460MW风电项目核准指标,新能源业务有望持续扩容。
表:深高速主要风电场运营情况(2021-2024Q3)
项目名称 | 权益比例 | 2021年上网电量(万兆瓦时)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前三季度 |
---|---|---|---|---|---|
包头南风 | 100% | 7,207 | 7,543 | 8,112 | 6,215 |
新疆木垒 | 100% | 6,543 | 6,876 | 6,432 | 4,823 |
永城助能 | 100% | 3,876 | 4,123 | 4,567 | 3,456 |
中卫甘塘 | 100% | 2,987 | 3,212 | 3,654 | 2,789 |
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目前仍处于培育期,但发展潜力不容忽视。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9年收购蓝德环保(持股92.29%)布局餐厨垃圾处理;2022年引入利赛环保(持股70%)加强有机废物处理能力;2024年5月光明环境园项目投入试运营,设计处理能力达1,000吨/日。2023年,公司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收入7.16亿元,虽因油脂价格低迷等因素毛利率仅为0.87%,但处理量同比增长29.18%,运营收入增长22.15%,规模扩张态势明显。随着新建项目逐步度过前期高投入阶段,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摊薄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改善。
从行业环境看,大环保业务发展契合国家政策导向。根据《"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将达65%左右,而2023年这一比例为75.30%,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的目标,为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提供了长期政策支持。
深高速在大环保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产融结合能力。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2024年上半年在环保领域资本开支达2.44亿元。同时,公路主业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环保项目培育提供了资金保障,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达40.95亿元。这种"以路养环"的模式使公司能够承受环保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未来展望与风险因素
展望未来,深高速的发展将受益于多重积极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一小时交通圈",公司作为区域主要高速公路运营商将直接受益。公路货运需求有望复苏,随着2025年制造业和基建投资预期改善(西部宏观预测分别增长9%),车流量特别是货车流量可能回升。环保业务方面,随着运营项目增加和技术改造完成,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而风电资产规模扩大也有助于增强盈利稳定性。
当然,公司也面临若干挑战需要关注。部分核心路产如机荷高速、水官高速收费权将于2027年到期,虽然改扩建工程已启动,但过渡期的收入波动仍需管理。环保业务特别是固废处理领域竞争加剧,油脂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继续影响短期利润表现。宏观方面,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抑制车流量增长,而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对公路运营造成临时性冲击。
从长期战略看,深高速已形成清晰的发展路径:公路主业通过改扩建和智慧化升级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大环保业务则通过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并举,逐步提高盈利贡献。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既把握了基础设施领域的稳定特性,又布局了环保产业的成长空间,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多元动力。随着深中通道效应持续释放和大环保业务逐步成熟,深高速正从传统公路运营商向现代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稳步转型。
相关FAQs
Q1:深高速的核心路产有哪些?这些路产的剩余收费年限如何?
A1:深高速的核心路产包括机荷高速(2027年到期)、外环高速(2045年到期)、沿江高速(2038年到期)、清连高速(2034年到期)和水官高速(2027年到期)。截至2025年3月,公司控股路桥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收费年限为9.95年,其中外环高速剩余年限最长,达20.8年,是公司未来的重要收入来源。
Q2:深中通道通车对深高速业务有何具体影响?
A2: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通车,对深高速沿江高速产生显著引流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7-12月期间,沿江项目路费收入同比增长约20%,其中9月增幅达41.14%。机荷西段也受益于这一效应,7-11月路费收入实现小幅正增长。这一交通枢纽将长期提升公司路网在区域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
Q3:深高速大环保业务中,哪些细分领域表现最好?
A3:清洁能源发电是大环保板块中表现最好的业务,2023年收入6.52亿元,毛利率高达57.72%。公司已拥有装机容量668MW的风电项目,包括包头南风、新疆木垒等风电场。相比之下,餐厨垃圾处理业务虽然收入规模较大(7.16亿元),但因油脂价格低迷等因素毛利率仅为0.87%,仍处于培育期。
Q4:深高速未来的资本开支计划如何?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A4:根据公司规划,2024下半年-2026年资本开支总额约107.52亿元。主要投向包括:外环高速三期(44.48亿元)、机荷高速改扩建(54.95亿元)等公路项目,以及光明环境园(2.94亿元)等环保项目。这些投资将用于现有路网扩容升级和新环保设施建设,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Q5:作为投资者,如何看待深高速的分红政策?
A5:深高速已承诺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5%(扣除其他权益分配后),在高速公路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以2023年归母净利润23.27亿元计算,分红金额约12.8亿元,股息收益率约3.31%。这种稳定的分红政策体现了公司现金流充裕的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预期的回报。
相关深度报告

深高速(600548)首次覆盖报告:华南公路元老,深耕公路主业,大环保业务有望步入收获期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西部证券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共4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深高速,600548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