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山铝业分析:全产业链布局铸就铝业龙头地位

天山铝业研究报告:天高铝业领风骚,山势崛起势如潮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盛证券于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报告《天山铝业研究报告:天高铝业领风骚,山势崛起势如潮》,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天山铝业作为中国铝行业垂直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经过三十年的深耕发展,已构建起从铝土矿到铝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本报告从企业发展历程、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以及行业供需格局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天山铝业在铝行业的竞争地位与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公司拥有120万吨电解铝产能和450万吨氧化铝产能,电力自给率高达80%-90%,在新疆区位优势和资源保障下,成本优势显著。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印尼和几内亚铝土矿资源,并向下游高纯铝和电池铝箔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尽管面临行业周期性波动等风险,天山铝业凭借其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望在铝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关键词:天山铝业、铝产业链、电解铝、氧化铝、铝土矿、成本优势、垂直一体化、新疆区位优势、高纯铝、电池铝箔

企业简介与发展历程

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铝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天山铝业有限公司。作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建设的企业,公司最初进驻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逐步建设碳素、电解铝等产线。2020年,公司通过借壳新界泵业成功上市,实现了从单一铝产品生产商向具有完善铝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能源优势的综合性企业的转型,主营业务也相应调整为原料及铝加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三十年深耕铝行业的历程中,天山铝业实现了从单一电解铝生产企业向全产业链覆盖的铝业巨头的转变。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值得关注:2011年11月,公司生产出第一块铝锭,标志着生产线的正式投产;2014年1月,电解铝二期项目投产,产能规模显著扩大;2015年5月,盈达碳素一期30万吨项目正式启动,向上游原材料领域延伸;2020年3月,广西氧化铝项目一期80万吨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布局;2022年4月,公司在石河子开发区启动电池箔技术改造项目,开始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公司的发展战略清晰体现了纵向一体化的特点。通过持续的投资与布局,天山铝业已构建起"铝土矿-氧化铝-预焙阳极-电解铝-铝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铝土矿远期规划年产能700-800万吨,氧化铝年产能450万吨,阳极碳素年产能60万吨,电解铝年产能120万吨(另有20万吨指标待建),高纯铝年产能6万吨,以及电池铝箔坯料规划年产能15万吨和电池铝箔产能2万吨(未来或扩张至17万吨)。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保障了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也为公司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在股权结构方面,天山铝业保持相对集中的特点。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曾氏兄弟,持股比例合计约42%。其中曾超懿直接持股8.46%,曾超林直接持股6.49%,两位通过间接控股石河子市锦隆能源产业链有限公司和石河子市锦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天山铝业共27.04%。稳定的股权结构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核心管理人员平均拥有20年以上的铝行业从业经历,对市场变化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这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优势分析

天山铝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完整的铝产业链布局,这一优势在行业内尤为突出。公司业务覆盖上游铝土矿资源、中游冶炼和下游深加工三大环节,形成了独特的协同效应。在上游原材料领域,公司在广西建成氧化铝项目并配套本地铝土矿资源,同时通过签署印尼铝土矿项目及几内亚铝土矿项目的战略协议,锁定了海外优质、低成本的铝土矿资源。数据显示,公司铝土矿自供率高达122%-13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中游冶炼环节,公司位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0万吨电解铝产能,大部分产品对外销售,少部分供应给下游高纯铝及铝箔坯料板块作为生产原料,实现了产业链的高效衔接。

电力成本优势是天山铝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自备电厂拥有6台350MW发电机组,可满足电解铝生产80%-90%的电力需求。受益于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电价处于全国低位水平,2024年新疆电价仅为0.35元/度。据测算,新疆电解铝电力成本较河南低1262元/吨,较山东低3983元/吨,这一差异在电解铝生产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公司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成本壁垒。2024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下行,铝厂自备电价逐步下跌,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电力成本优势。据行业统计,2月份自备电价环比下降1.7%,加权平均电价为0.428元/千瓦时,较2024年底下降2.9%。

表:2024年中国不同省份电解铝电力成本比较

省份 电价(元/度) 较新疆电价差异(元/度) 对应电解铝成本差异(元/吨)
新疆 0.35 - -
内蒙古 0.42 +0.07 +945
云南 0.44 +0.09 +1215
河南 0.45 +0.10 +1350
山东 0.65 +0.30 +4050

公司在上游资源布局方面表现突出,持续夯实盈利能力。在铝土矿资源方面,公司在广西规划年产能100-200万吨,几内亚约600万吨/年,印尼三个矿区总勘探面积达25.9万公顷。这种多元化的资源布局有效降低了单一地区政策或供应风险的影响。特别是几内亚铝土矿项目已进入生产开采阶段,即将向国内发运,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在预焙阳极方面,公司已建成60万吨年产能(石河子30万吨、南疆阿拉尔30万吨),自供率高达111%,且新疆本地石油焦价格优势使阳极碳素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运输成本优化也是天山铝业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2023年8月,公司收购新疆天足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其铁路专用线项目于2024年1月正式通车。这条全长6.57公里的铁路专线延伸到电厂和铝厂,年货物运输量达1000万吨左右,可大幅减少汽车运输费用和装卸成本,同时更加绿色环保。据估算,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可降低物流成本约20%,对于年运输量巨大的铝企业来说,这一优化将产生可观的成本节约。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布局与优化,构建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成本优势,这在铝价波动时提供了良好的盈利缓冲。

行业供需格局与公司发展前景

铝行业的供给刚性特征在2025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4400万吨,逐渐逼近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未来增量空间极为有限。这种供给约束为现有产能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从产能分布来看,电解铝生产正向能源优势区域集中,新疆、云南等地成为新增产能的主要承接地。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山东、新疆和云南电解铝产能分别为714、654和586万吨,三地合计占总产能的45%。天山铝业依托新疆的能源优势,在产能布局上占据了有利位置,120万吨电解铝产能(另有20万吨指标待建)将在供给受限的行业环境中显现其价值。

原材料供应格局的变化对铝行业利润分配产生重要影响。2024年氧化铝供需偏紧,价格一度高涨,利润集中在氧化铝环节。但随着2025年国内外氧化铝新建产能的释放(预计全球新增1120万吨),供需紧张有望缓解,利润或逐渐向电解铝环节转移。这一趋势对拥有低成本电解铝产能的天山铝业构成利好。值得注意的是,铝土矿供应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几内亚雨季(5-10月)通常会导致发货量下降16%左右,7-9月影响最为严重,月均发货量减少约200万吨。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海外铝土矿资源,能够较好地应对这类季节性供应波动。

在下游需求结构方面,铝消费正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相关应用转型。传统建筑领域用铝需求随着房地产政策放松有望企稳,而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力等新兴领域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测算,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将达227kg,带动汽车行业电解铝消费量增至511万吨,三年复合增速10.4%。光伏行业用铝量预计2026年达599万吨,三年复合增速7%。特高压建设也将带来显著用铝需求,2025年预计新增特高压线路用铝量约328万吨。天山铝业已前瞻性布局电池铝箔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现有2万吨产能,另有15万吨待投产,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需求结构转变。

表:中国电解铝下游需求领域增长预测

应用领域 2024年需求量(万吨) 2026年需求量(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 主要驱动因素
汽车行业 436 511 10.4%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单车用铝量增加
光伏行业 551 599 7.0% 光伏装机量增长,政策支持
特高压 328(2025年) 386(2026年) 12.8% 电网基建投资增加,新能源电力输送需求
建筑行业 企稳回升 - - 房地产政策放松,竣工量恢复

面对行业变化,天山铝业的发展战略清晰明确。公司一方面继续完善上游资源布局,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另一方面积极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在印尼,公司规划建设20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已被列入印尼国家战略项目清单;在下游加工领域,高纯铝产能已达6万吨,采用国际领先的偏析法生产技术,能耗较传统方法降低70%以上。公司还引进高端铝箔生产线,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站等领域。这种"巩固中游、拓展上下游"的战略使天山铝业能够在铝行业价值链中获取更大份额,同时降低单一环节波动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电解铝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需求长期向好,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天山铝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A1:天山铝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整的铝产业链布局,业务覆盖铝土矿、氧化铝、预焙阳极、电解铝到铝深加工全环节;二是显著的电力成本优势,自备电厂满足80%-90%的电解铝用电需求,新疆低价电力使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三是上游资源保障能力强,铝土矿自供率高达122%-139%,阳极碳素自供率111%,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Q2:公司在铝土矿资源方面的布局如何?

A2:天山铝业实施了多元化的铝土矿资源战略:在广西规划年产能100-200万吨;在几内亚收购本土矿业公司并获得其600万吨/年铝土矿产品的独家购买权;在印尼收购三个铝土矿开采权,总勘探面积25.9万公顷。这种全球资源配置降低了单一地区的供应风险,特别是针对几内亚雨季等季节性供应波动提供了保障。

Q3:公司在下游产品延伸方面有哪些举措?

A3:公司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积极拓展:一是高纯铝领域,现有6万吨产能,采用能耗低的偏析法生产技术;二是铝箔领域,现有2万吨电池铝箔产能,一期15万吨新建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三是电池铝箔坯料领域,一期15万吨项目即将规模生产。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包装等领域,利润率高于传统铝产品。

Q4:新疆区位优势对公司有何意义?

A4:新疆区位为公司带来三重优势:一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保障了低价稳定的电力供应,2024年新疆电价0.35元/度,为全国最低之一;二是本地石油焦资源降低了预焙阳极生产成本;三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位置便利了中亚资源获取和产品出口。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Q5:铝行业未来的需求增长点在哪里?

A5:铝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三大领域:一是新能源汽车,预计2026年单车用铝量达227kg;二是光伏产业,组件和支架用铝需求持续增长;三是电力投资特别是特高压建设,每公里特高压线路用铝约55-63吨。传统建筑领域用铝也有望随房地产政策放松而企稳回升。天山铝业已布局电池铝箔等产品以把握这些增长机遇。

相关深度报告

天山铝业研究报告:天高铝业领风骚,山势崛起势如潮

天山铝业研究报告:天高铝业领风骚,山势崛起势如潮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盛证券于2025年3月31日发布,共53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天山铝业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