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银行分析:经济大省山东的成长性城商行典范

青岛银行(002948)青岛银行首次覆盖:经济大省的成长性城商行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浙商证券于2025年3月16日发布的报告《青岛银行(002948)青岛银行首次覆盖:经济大省的成长性城商行》,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上,山东省作为GDP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孕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机构。青岛银行作为山东省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均衡的股权结构和稳健的经营策略,正逐渐从区域性银行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青岛银行资产规模达6690亿元,位居上市城商行中游水平,但其20.16%的净利润增速却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青岛银行的成长故事始于1996年,由原青岛地区21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而成,经历了从"青岛城市合作银行"到"青岛市商业银行",再到如今"青岛银行"的蜕变历程。2015年12月,青岛银行在中国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月,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这种"A+H"双融资平台的架构,不仅为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也彰显了其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在山东这个工业门类齐全、经济体量庞大的省份,青岛银行通过深耕本土市场、优化业务结构、强化风险管理,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青岛银行凭借其1.17%的不良率246%的拨备覆盖率,展现出优于同业的资产质量管控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区位优势与战略布局:扎根经济强省的成长逻辑

青岛银行的战略价值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区位布局上。作为山东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青岛不仅拥有国际大港——青岛港,更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这种区位优势直接转化为青岛银行的业务优势——截至2024年上半年,该行51%的贷款投向了青岛地区,其余分布在山东省其他城市,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全省的业务网络。

山东省的经济实力为青岛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山东省GDP约10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实际GDP增速达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工业体系完整,拥有全球41个工业大类,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效降低了区域性风险,为青岛银行的信贷业务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2024年,山东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增速9.0%,高于全国7.2%的平均水平,反映出区域信贷需求的强劲韧性。

青岛银行的网点布局策略也颇具前瞻性。截至2024年上半年,青岛银行拥有196家网点,较2019年末增加55家,实现了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全覆盖。这种"深耕青岛、辐射全省"的网点布局不仅扩大了服务半径,也为后续业务增长储备了产能。数据显示,青岛银行网均贷款为17亿元,较城商行平均水平低10亿元,这意味着随着新建网点产能的逐步释放,青岛银行贷款规模仍有63%的提升空间,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从股权结构来看,青岛银行形成了"地方国资+优质民企+外资银行"的多元化股权架构,既保证了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又注入了市场化活力。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海尔集团(持股18.14%)、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17.50%)和青岛国信(14.99%)。这种均衡的股权结构避免了"一股独大"的风险,外资股东的引入更带来了国际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为青岛银行的稳健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财务表现与业务优势:ROE持续改善的驱动因素

青岛银行的财务表现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ROE(净资产收益率)从2019年的8.06%提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11.37%,改善幅度显著。这一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息差优势扩大、运营效率提升和资产质量改善,反映出管理层卓越的战略执行能力和成本管控水平。

息差表现是青岛银行财务亮点之一。2024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净息差为1.77%,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15个基点。深入分析显示,其资产端收益率达4.07%,高于行业平均4个基点,主要得益于对公贷款收益率较高且占比提升;负债端成本为2.25%,虽较行业平均高6个基点,但随着高息存款逐步到期和存款利率下调政策的落实,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改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青岛银行的对公贷款收益率达4.63%,较对标行平均高36个基点,这一优势在利率下行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表:青岛银行息差表现与城商行平均水平对比(2024年上半年)

指标 青岛银行 城商行平均 差异
净息差 1.77% 1.62% +15bp
生息资产收益率 4.07% 4.03% +4bp
计息负债成本率 2.25% 2.19% +6bp

资产质量方面,青岛银行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截至202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17%,较2019年末下降48个基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仅为0.58%,较2019年末大幅下降291个基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不良生成率持续走低,2024年上半年TTM(滚动12个月)不良生成率降至0.64%,较2019年下降172个基点,处于上市城商行较低水平。分业务条线看,对公贷款不良率显著改善,从2019年的2.20%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0.92%;虽然零售贷款不良率受经济环境影响有所上升,但随着逆周期政策发力,预计这一压力将逐步缓解。

青岛银行的中收业务也表现出色,持续保持在上市城商行较优水平。该行拥有金租和理财子公司牌照,在当前金融牌照审批趋严的背景下,这种综合化经营能力构成了重要的竞争优势。理财子公司不仅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中收来源,还强化了财富管理能力,有利于在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中抢占先机。数据显示,青岛银行中收占比长期保持在0.3%左右,在城商行中处于前列。

三、管理团队与风控体系:稳健前行的保障机制

任何银行的长期成功都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风控体系,青岛银行在这两方面同样表现出色。该行高管团队大多具有国有大行工作背景,兼具宏观视野和地方经验,为战略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董事长景在伦先生曾任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行长吴显明先生曾任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副行长,这种大行出身的背景赋予了管理层严谨的风险意识和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

在风险管理方面,青岛银行建立了一套前瞻性的资产质量监控体系。除了常规的不良率指标外,该行特别注重"三阶段"贷款分类管理,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二阶段(关注类)和三阶段(不良类)贷款占比分别为1.17%和0.58%,与披露的不良率和关注率一致,反映出风险分类的严谨性。同时,青岛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9年的不到170%提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246%,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

青岛银行对重点行业风险的管控也值得称道。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传统高风险领域,该行通过积极处置不良资产,使制造业不良率从2019年的8.81%大幅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80%,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从2.48%降至1.34%。虽然房地产行业不良率受行业整体影响有所上升,但2.17%的水平仍处于可控范围。这种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了资产质量整体稳健。

面对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这一行业性课题,青岛银行展现出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山东省2024年分配到的隐性债务置换额度为1255亿元,规模相对有限,对银行信贷总量的影响可控。更重要的是,青岛银行对公贷款中基建类占比不高,且化债过程中将优先置换高利率债务,反而有助于优化资产收益率。2024年四季度,山东省人民币贷款新增2101亿元,同比仅少增35亿元,印证了区域信贷需求的韧性,为青岛银行的资产配置提供了充足空间。

四、数字化转型与特色业务: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构建

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岛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将科技赋能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该行与第一大股东海尔集团的产业背景深度融合,探索"产业+金融+科技"的创新模式。依托海尔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青岛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业务模式,特别是在家电、装备制造等山东优势产业中建立了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零售业务转型是青岛银行另一战略重点。尽管当前零售不良率有所上升,但该行通过优化客群结构、加强风险定价,逐步提升零售业务质量。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充分利用理财子公司牌照优势,构建了涵盖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产品的财富管理体系,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2024年上半年,青岛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占比达26.1%,较对标行平均高7个百分点,反映出其在零售负债端的较强竞争力。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城商行的传统优势领域,青岛银行在这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该行针对山东县域经济发达、特色产业集群多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小而美"的专项金融产品,如"海洋贷""科创贷"等,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借助网点下沉的优势,青岛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结语:把握区域优势,铸就成长典范

青岛银行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区域性银行的成功之道——深耕本土市场、发挥区位优势、强化特色经营。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城商行,青岛银行在经济大省的沃土中汲取成长养分,通过均衡的业务布局、审慎的风险管理和持续的数字化转型,逐步从地方银行向区域性领先银行迈进。

展望未来,青岛银行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区域金融改革深化,金融创新空间扩大;居民财富增长带动资产管理需求激增。在这些趋势下,青岛银行如能持续巩固其1.77%的息差优势0.64%的低不良生成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有望在城商行梯队中实现位次提升,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典范。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青岛银行的主要业务区域集中在哪些地方?
A1:青岛银行业务高度集中于山东省内,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51%的贷款投向青岛地区,其余49%分布在山东省其他城市,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覆盖全省16个地级市的业务网络。

Q2:青岛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表现如何?
A2:青岛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三季度不良率为1.17%,较2019年末下降48个基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仅0.58%;拨备覆盖率达246%,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特别是不良生成率降至0.64%,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Q3:青岛银行的股权结构有什么特点?
A3:青岛银行具有"地方国资+优质民企+外资银行"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海尔集团(18.14%)、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17.50%)和青岛国信(14.99%),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Q4:青岛银行的息差水平与同业相比如何?
A4:2024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净息差为1.77%,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15个基点。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4.07%,高于行业平均4个基点,主要得益于对公贷款收益率优势。

Q5:青岛银行的网点布局策略是什么?
A5:青岛银行采取"深耕青岛、辐射全省"的网点策略,截至2024年上半年共有196家网点,较2019年增加55家,实现了山东省16个地级市全覆盖,网均贷款17亿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关深度报告

青岛银行(002948)青岛银行首次覆盖:经济大省的成长性城商行

青岛银行(002948)青岛银行首次覆盖:经济大省的成长性城商行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浙商证券于2025年3月16日发布,共17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青岛银行,002948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