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瑞尔特(002790)分析:智能卫浴市场渗透率仅9.6%,自主品牌战略打开成长空间

瑞尔特(002790)深耕卫浴领域,积极布局自主品牌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华安证券于2025年3月10日发布的报告《瑞尔特(002790)深耕卫浴领域,积极布局自主品牌》,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随着消费升级和家居智能化浪潮的推进,中国卫浴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行业领先的节水型冲水组件制造企业,瑞尔特(002790)正从传统代工业务向自主品牌战略转型,积极布局智能卫浴领域。本文将深入分析瑞尔特的发展历程、业务转型路径、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增长潜力,揭示这家深耕卫浴领域二十余年的企业如何在行业变革中把握机遇,实现从"隐形冠军"到自主品牌领导者的蜕变。

从代工龙头到品牌先锋:瑞尔特的发展转型之路

瑞尔特成立于1999年,最初以生产节水型冲水组件等卫浴核心配件为主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制造企业。公司早期主要为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卫浴品牌提供配套服务,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隐形冠军"式的商业模式让瑞尔特在业内建立了稳固的地位,截至2022年,公司在国内冲水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三。

技术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瑞尔特自成立以来就注重研发创新,2001年推出连体半排、全排双排水阀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2008年开始产品智能化进程,2011年研发延时进水专利技术;2013年智能盖板成功上市,随后在2015年推出双增流智能马桶。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为后续自主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6月,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已拥有1905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58项,研发人员占比保持在10%以上,年研发投入超过9000万元。

自主品牌战略开启新篇章。2021年是瑞尔特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公司正式推出自主品牌"R&T"的智能马桶和智能盖板产品,标志着从代工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变背后是公司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卫浴行业正从功能性产品向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瑞尔特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制造经验,开始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业绩表现印证转型成效。从财务数据来看,瑞尔特的智能坐便器及盖板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2.92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2.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4.35%,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6.28%提升到57.96%,已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境内业务收入占比也从2019年的不足50%提升至2023年的75.48%,显示出自主品牌战略在国内市场的成功落地。

表:瑞尔特智能坐便器及盖板业务增长情况

年份 收入(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 同比增长
2019 2.92 26.28% -
2020 6.12 42.26% 109.59%
2021 8.52 46.12% 39.22%
2022 10.06 52.96% 18.08%
2023 12.66 57.96% 25.84%

瑞尔特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推广自主品牌,公司加大了研发和销售费用投入,短期内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力。2023年销售费用达2.38亿元,销售费用率为10.88%,同比提升4.59个百分点。但这种投入是战略性、必要性的,从长期看将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如公司管理层所言:"虽然当下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根基。"

从代工龙头到品牌先锋,瑞尔特完成了从B端到C端的跨越,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收入结构,更重塑了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在智能卫浴这片蓝海市场中,瑞尔特正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运营的双轮驱动,逐步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

智能卫浴行业分析:低渗透率下的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智能卫浴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根据行业数据,2023年我国智能座便器产品普及率仅为9.6%左右,远低于日本(接近90%)和韩国(约60%)的水平。这一显著差距预示着中国智能卫浴市场蕴藏着巨大增长潜力,也为瑞尔特等布局该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智能座便器作为卫浴空间的核心品类,自2015年后在国内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数据显示,国内智能座便器年销量从2017年的400多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900多万台,线上零售额从2015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6%。这种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特别是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产品结构向一体化发展。从产品类型看,智能一体机已成为市场主流,2024年1-11月线上销量占比达72%。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智能一体机均价明显下滑,与马桶盖的价格差距不断缩小;二是智能一体机集成度高、外观整体性强,更契合消费者简约、美观的装修诉求。瑞尔特在产品布局上也紧跟这一趋势,推出了覆盖各个价格带的智能一体机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当前中国智能坐便器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参与者包括传统卫浴行业品牌、专业智能坐便器厂商、综合家电企业以及互联网品牌。外资品牌如科勒、TOTO早期占据中高端市场优势地位,但内资品牌正通过性价比策略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从事智能坐便器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厂商已增至300-400家。随着2025年7月电子坐便器CCC认证的强制实施,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市场有望向技术实力强、产品质量优的品牌集中。

表:中国智能座便器市场中外品牌竞争对比

指标 外资品牌代表(TOTO、科勒) 内资品牌代表(瑞尔特、九牧)
价格策略 高端定位,价格坚挺 高性价比,价格亲民
技术优势 品牌历史悠久,技术积累深 更贴合本土需求,创新快
渠道布局 线下高端渠道为主 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市场份额趋势 份额有所下滑 份额持续提升
代表产品均价 6000元左右 3000-4000元

政策红利释放消费潜力。2024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智能马桶被多地纳入补贴范围。如浙江省对智能马桶给予15%的立减优惠,江苏省对1级水效标准产品给予20%补贴。这些政策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加速了产品普及。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政策驱动下,智能卫浴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渠道变革重塑购买体验。智能卫浴产品的销售渠道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传统的线下建材市场向线上线下融合方向发展。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智能坐便器线上销售额达68亿元,同比增长10.0%;线上销售量为308万台,同比增长19.7%。瑞尔特敏锐把握这一趋势,在抖音、京东、天猫等平台重点布局,2024年上半年夺得抖音智能马桶品类销售额第一,京东渠道三年实现近20倍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线上运营能力。

智能卫浴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瑞尔特提供了广阔舞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竞争。如何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渠道掌控力,将是决定瑞尔特能否在这片蓝海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消费升级趋势延续,具备"技术+品牌+渠道"综合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双轮驱动战略:自主品牌与代工业务的协同发展

瑞尔特采取"自主品牌+代工"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巩固传统代工业务优势,另一方面大力拓展自主品牌建设。这种平衡的战略布局既保证了短期业绩的稳定性,又为长期增长提供了动力,展现出公司管理层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和战略定力。

代工业务根基稳固。瑞尔特的代工业务以节水型冲水组件为核心,产品品质卓越,客户关系稳定。公司与ROCA、INAX、KOHLER、American Standard等国际顶级卫浴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从2018年的3.1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6.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源于瑞尔特强大的产品认证能力——公司产品获得了美国cUPC、澳大利亚WaterMark、英国WRAS、欧盟CE等全球主要市场的认证,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卫浴市场集中度提升,瑞尔特作为核心供应商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自主品牌战略全面推进。瑞尔特自2021年推出"R&T"品牌以来,在产品、渠道、营销三方面全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产品方面,公司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价格带覆盖,2000元以下的轻奢系列、3000元左右的性价比机型、50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以热销型号UX70为例,该产品定价3347元,具备双段净冲、自动翻盖、等离子杀菌等高端功能,性价比优势明显。渠道方面,瑞尔特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线上以抖音、京东、天猫为主阵地,2024年上半年夺得抖音智能马桶品类销售额第一;线下通过1V1店中店模式快速扩张,2023年经销网点达500家,并与京东合作开设线下体验店。营销方面,公司2024年3月官宣品牌代言人李雪琴,提出"懂智能马桶,才选瑞尔特"的品牌主张,同年12月推出行业首部品牌定制短剧《等一下,我懂了》,以创新内容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双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瑞尔特的代工业务与自主品牌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形成了良性协同。一方面,代工业务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规模优势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强大支撑。以冲刷系统为例,公司自主研发的"E-shion冲刷系统"获得行业科技进步奖,这项源自代工业务的技术被成功应用于自主品牌产品,实现了更佳冲刷效果和节水性能。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发展又反哺代工业务,通过终端市场反馈促进产品创新,同时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这种协同效应在智能马桶业务上表现尤为明显,代工经验确保了产品品质,品牌运营则打开了增长空间。

表:瑞尔特"自主品牌+代工"双轮驱动战略比较

维度 代工业务 自主品牌业务
核心竞争力 规模优势、客户关系、认证能力 产品创新、品牌影响力、渠道掌控力
主要客户 国际卫浴品牌(ROCA、KOHLER等) 终端消费者
收入占比 28.38%(2023年) 57.96%(2023年)
增长驱动因素 全球卫浴市场集中度提升 国内智能卫浴渗透率提高
毛利率水平 25.80%(2023年) 30.12%(2023年)
渠道特点 B2B模式 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瑞尔特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境外收入从2016年的3.5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73%。除传统冲水组件出口外,公司也开始将智能坐便器推向海外市场。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差异,瑞尔特采取了差异化市场策略——在发达国家主推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在新兴市场则侧重性价比机型。这种灵活的策略有助于公司最大化海外市场潜力,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周期波动。

瑞尔特的双轮驱动战略体现了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从代工制造向品牌运营延伸,从B端市场向C端市场拓展,从单一产品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这种战略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均衡的收入结构,也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随着智能卫浴市场渗透率提升和行业集中度提高,瑞尔特的双轮驱动模式有望释放更大增长潜力。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瑞尔特在卫浴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如何?

A1:瑞尔特是中国领先的卫浴配件制造商,在国内冲水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三。公司成立于1999年,最初专注于节水型冲水组件等卫浴配件的研发生产,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近年来,公司积极向自主品牌转型,推出的"R&T"品牌智能马桶增长迅速,2023年智能坐便器及盖板业务收入占比已达57.96%,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Q2:中国智能卫浴市场的普及率和发展前景如何?

A2:中国智能卫浴市场目前普及率仍较低,2023年智能座便器产品普及率约为9.6%,远低于日本(接近90%)和韩国(约60%)的水平。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家居智能化趋势,中国智能卫浴市场增长迅速,线上零售额从2015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6%。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未来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Q3:瑞尔特的自主品牌战略有哪些具体举措?

A3:瑞尔特自主品牌战略主要从三方面推进:产品上,实现全价格带覆盖,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渠道上,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重点布局抖音、京东、天猫等平台,线下通过经销商和体验店扩张;营销上,2024年官宣品牌代言人李雪琴,推出行业首部品牌定制短剧,创新内容营销方式。这些举措已初见成效,2024年上半年公司夺得抖音智能马桶品类销售额第一。

Q4:卫浴行业目前有哪些政策利好?

A4:202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了多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智能马桶被纳入多地补贴范围。如浙江省对智能马桶给予15%的立减优惠,江苏省对1级水效标准产品给予20%补贴。这些政策显著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门槛,2024年全国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Q5:瑞尔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A5:瑞尔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专利积累,截至2024年6月拥有1905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58项;2)冲刷系统创新,如自主研发的"E-shion冲刷系统"获得行业科技进步奖;3)产品认证,获得美国cUPC、澳大利亚WaterMark、英国WRAS、欧盟CE等全球主要市场的认证。这些技术优势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力。

相关深度报告

瑞尔特(002790)深耕卫浴领域,积极布局自主品牌

瑞尔特(002790)深耕卫浴领域,积极布局自主品牌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安证券于2025年3月10日发布,共3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瑞尔特,002790,卫浴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