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行业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主要负责提供制造芯片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清洗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等。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对于高性能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技术的核心就是半导体芯片。因此,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全球晶圆产能的东移,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快速扩张,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半导体设备、晶圆产能、本土企业、市场空间、技术突破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增长与晶圆产能的东移趋势紧密相关。根据SEMI数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在5G、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598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076亿美元,2017-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8%。尽管2023年受到下游芯片周期疲软和终端库存过高的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预计2024年需求将回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3亿美元。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晶圆产能的东移,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全球晶圆月产能中的份额不断增加,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产能份额将与领先国家或地区大致持平,这为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本土企业的逐步突破是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海外龙头厂商长期占据垄断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持续投入和部分民营企业的兴起,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体系和产业生态得以建立和完善。本土企业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已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在去胶、清洗、刻蚀设备方面,国产化率较高,而在CMP、热处理、薄膜沉积设备上也有所突破。尽管在量测、涂胶显影、光刻、离子注入等设备上的国产化程度仍较低,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本土企业的突破将为半导体设备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在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数据,2017-2019年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125亿、145亿、155亿美元,2020年扩大至约172亿美元,2017-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2%。薄膜沉积设备作为晶圆制造的三大主设备之一,其投资规模占晶圆制造设备总投资的25%。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高度垄断,应用材料、ASMI、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等国际巨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国家投入加快国产替代速度,国内厂商成长空间巨大。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对半导体芯片需求巨大,进而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成长机遇。根据SEMI统计推算,2023年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11亿美元,中国大陆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为61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拓荆科技为例,该公司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的领军者,凭借多年的自主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已拥有了具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以PECVD、ALD、SACVD及HDPCVD为主的薄膜设备系列产品,在集成电路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断扩大PECVD、ALD等产品的工艺覆盖面,并根据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升性能指标,公司薄膜设备产品已获得客户的大量订单。此外,公司还大力推进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如混合键合设备,以满足市场对三维集成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巨大,本土企业正逐步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市场份额。在晶圆产能东移的大趋势下,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本土企业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有望在更多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本土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巨头竞争,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繁荣。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本土企业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投资和研发力度将持续加大,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结
半导体设备市场的空间正在随着晶圆产能的东移和本土企业的突破而不断扩大。中国大陆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市场潜力巨大,为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本土企业将在半导体设备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相关深度报告

拓荆科技(688072)薄膜沉积设备领军者,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福证券于2024年10月3日发布,共2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拓荆科技,688072,薄膜沉积设备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