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如何塑造未来通信网络?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低轨卫星通信已成为6G网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低轨卫星以其全球无死角覆盖、传播时延短、终端能耗低等优势,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焦点。在极偏远地区、海洋、天空等地理位置,低轨卫星能够提供有效的通信服务,弥补传统地基网络的不足。此外,随着全球对频段和轨道资源的争夺加剧,低轨卫星的先发优势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轨卫星、6G网络、全球覆盖、通信技术、轨道资源、卫星互联网

低轨卫星通信:6G时代的新支柱

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预示着6G时代的到来。根据《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3GPP国际标准组织预计将在2025年后启动6G国际技术标准研制,并大约在2030年实现6G商用。6G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域覆盖,而低轨卫星网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低轨卫星网络通过多颗低轨卫星协同工作进行组网,数量从数十颗到数万颗不等,其轨道高度通常在500~2000km,能够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为荒漠、戈壁、森林、高山、海洋等网络盲区提供通信服务。

卫星轨道示意图
卫星轨道示意图

低轨卫星的轨道高度低,传播时延短。由于低轨通信卫星网络的轨道高度最低,其通讯传播时延最短。低轨通信卫星网络的往返时延一般都小于100ms,而高轨通信卫星的往返时延会达到600ms左右。这一特性使得低轨卫星在提供全球覆盖的同时,还能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低轨卫星传播距离短,终端能耗低。由于低轨通信卫星相对较短的传播距离,使得信号的传播衰减较小,有助于将终端设备的能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集成电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低轨卫星星上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在相同的卫通终端能力下更易实现高速卫通传输。

轨道频段资源的争夺与低轨卫星的先发优势

随着各类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世界各国对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争夺越发激烈。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稀缺的战略资源。近地轨道共8万颗卫星总容量,世界各国必须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组织法》《无线电规则》等,遵循“先登先占”原则,开展卫星网络资料的申报、协调、登记和维护工作。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方面主导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获取和使用。

 星链星座构型示意图
星链星座构型示意图

低轨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先发优势尤为重要。频率资源是发展空间业务的基础,LEO所用频率较多为Ka/V频段或更高频段,同时采用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可以解决部分Ka频段中低轨卫星间频率兼容性问题,实现超过500Mbit/s大容量通信,且支持海量终端接入的需求。虽然Ka频段的频率资源高达3.5GHz,可为卫星通信的宽带化提供可观的拓展空间,但相较于日益增长的通信带宽需求,已申报星座的先发优势依旧明显。

美国的“星链”计划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射阶段,计划在2024年前完成首期约6000颗低轨卫星的部署。而中国预期将在2027年前发射约3900颗卫星,2030年总数量有望突破6000颗。在产能布局上,北京、上海等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卫星制造基地建设,提升卫星批产能力。这些行动表明,各国正积极布局低轨卫星领域,以确保在未来的全球通信网络中占据有利地位。

卫星制造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发展

卫星制造是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的基础。卫星平台包含能源分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推进系统等;卫星载荷则包括天线分系统和转发器分系统等。相控阵天线是低轨通信卫星的核心部件,具有快速波束切换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相控阵天线作为低轨卫星的关键设备,具有波束切换快、抗干扰能力强、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并通过控制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实现波束的快速扫描和多波束成形。

T/R组件和姿轨控制系统在卫星制造成本中占比最大,是卫星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卫星制造正在朝着工业级元器件、标准化、模块化、规模化的量产模式发展,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这种模式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大规模部署的需求,还能保证卫星的质量和性能,为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平板卫星设计简约、发射便捷,逐渐成为卫星制造的新趋势。平板卫星在卫星互联网组网中展现出制造“更容易”、发射“更便利”、功能“更强大”的优势。传统卫星制造过程中需要人工装配,耗时久、周期长,难以形成批量化生产规模。相比之下,平板卫星的制造工艺更加简约,类似于平面电路板,适合集成化、批量化、自动化的总装生产线模式,大幅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在发射时,平板卫星可以将太阳翼折叠,与卫星平台重合堆叠,大大减少占用空间,提高火箭空间利用率,降低发射成本。

总结

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全球通信网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6G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随着轨道频段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各国正积极布局低轨卫星领域,以确保在未来的全球通信网络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卫星制造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发展,为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板卫星的设计和制造,更是为卫星互联网的快速部署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低轨卫星通信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关深度报告

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深度报告:低轨卫星产业研究:技术革新与市场展望

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深度报告:低轨卫星产业研究:技术革新与市场展望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海通证券于2024年10月8日发布,共3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航空航天,国防,低轨卫星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