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康复融合之路:法律风险与挑战并存?

2024年中国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海通证券于2024年10月9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医养结合、康养并举成为养老产业发展升级的主流方向。然而,这一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关键词:医养结合、康复医疗、法律风险、合规运营、老年人权益

一、资质合规问题:医养机构的准入门槛与监管

随着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简化,医疗服务部分应当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养老服务部分则在民政部门进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具有养老服务功能的机构,对于实质开展相关医疗活动的资质完备性需要特别注意。例如,部分养老机构可能实质上已经通过针灸等诊疗方式开展医疗活动,但由于缺乏相关合规意识,未能及时办理相关许可登记或备案手续,从而面临法律风险。

涉及其他业务如食品、餐饮等服务的医养机构,还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对于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机构而言,也需要注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相关登记以及参加年度检查活动。人员资质方面,现有技术指南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医养和康复医疗相结合的机构人员资质问题尤为关键,不具有诊疗资质的人员从事或实质从事诊疗活动将面临法律风险。

二、医养及康复医疗开发用地问题:合规性与政策支持

用地合规问题是养老行业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按照目前国内《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合法取得相关用地的方式主要是包括划拨和出让。对于医养和康复医疗项目而言,如果拟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相关土地,可考虑适用“公益事业用地”,但由于划拨土地用途的限制以及非营利性等特点,实操中能否按照划拨用地方式实际取得相关用地存在不确定性。

集体土地的使用也是医养和康复医疗项目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相关政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本集体所有土地,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但在具体落地方面,各个地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政策。因此,项目开发方能否实际取得相关土地以及持续合规使用相关土地,可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需要项目方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变化。

三、医保合规问题:医养结合中的支付体系挑战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原则上仅当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康复服务)被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时,方可依法获得医疗保险基金的资助。鉴于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存在性质上的交叉与复合,可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明确区分。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属可能出于个人利益,通过将养老服务费用以医保报销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名义进行申报,以不正当手段套取医疗保险基金。若医养结合机构参与或协助此类行为,并遭到举报或查实,将可能遭受行政处理措施,甚至触犯刑法。

总结

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福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质合规、用地问题以及医保合规等法律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挑战,也对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行业监管部门、市场运营主体、专业法律机构等需在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老人普法宣传、司法救济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进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2024年中国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医养及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海通证券于2024年10月9日发布,共13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医养,康复医疗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