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电气架构(EEA)是汽车行业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它涉及到车辆中电子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整合与优化。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转型,EEA的演进对于提升车辆性能、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当前,EEA正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涉及到硬件的集成,还包括软件的深度融合和创新。
关键词: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式架构、软件定义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特斯拉Model 3的电子电气架构革命
特斯拉Model 3是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的先行者。2017年,Model 3突破了传统功能域的限制,实现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器的框架。这种架构通过异域融合和自主软件平台,不仅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还有效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效率。Model 3整车仅使用三个控制器,显著降低了物料成本。硬件集成为软件提供了深度控制和维护的基础,而自主软件平台通过模块化支持扩展复用。
特斯拉的这一变革,为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案例。它展示了如何通过集中式架构和强大的软件能力,实现车辆功能的快速迭代和优化。这种架构的实施,使得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
小鹏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创新
小鹏汽车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也展现出了领先性。随着车型从G3、P7和P5迭代到G9,小鹏汽车的X-EEA3.0电子电气架构已经进入到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这一架构使得小鹏G9成为首款支持X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小鹏P7搭载的第二代电子电气架构具备混合式特点,实现了功能域控制器与中央域控制器的并存,跨域整合,以及混合设计,有效减少了传统ECU的数量,硬件资源高度集成,大部分车身功能迁移至域控制器。
小鹏汽车的这一创新,展示了如何在新势力品牌中通过电子电气架构的优化,实现车辆功能的集成和智能化。这种架构的实施,使得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大众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演进
大众汽车已经从MQB平台车型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为MEB平台ID系列车型上采用的三个功能域的电子电气架构。大众的E3架构主要由车辆控制域(ICAS1)、智能驾驶域(ICAS2)和智能座舱域(ICAS3)组成。虽然大众ID系列的电子电气架构有三个功能域,但同时依然保留了较多分布式模块,大众ID4有52个ECU,是特斯拉Model Y ECU数量的两倍。
大众汽车的这一演进,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转型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在保持一定程度的分布式架构的同时,逐步向集中式架构过渡,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总结
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是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核心。特斯拉、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集中式架构和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可以实现车辆功能的快速迭代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成本,并增强安全性。这些案例表明,无论是新势力品牌还是传统制造商,都需要在电子电气架构上进行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深耕高性价比市场,合作Stellantis打开海外空间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甬兴证券于2024年9月12日发布,共24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零跑汽车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