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政企机构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从金融诈骗到国家基础设施攻击,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也对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作为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形势和效能直接关系到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攻击目标、安全意识、漏洞利用
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成主要攻击目标
2024年上半年,奇安信集团安服团队共接到应急服务需求336起,其中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的业务专网成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这一现象揭示了当前网络安全威胁的针对性和行业分布特征。金融机构因其涉及的资金流动巨大,成为黑客攻击的高价值目标;制造业则因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攻击者破坏生产链、窃取商业机密的焦点;政府部门的数据泄露则可能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数据强调了这些行业在网络安全防护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这些攻击中,攻击者利用弱密码、永恒之蓝等常规漏洞攻击主机、服务器的事件占比近二分之一。这表明,尽管网络安全技术不断进步,但基础性的安全漏洞仍然是攻击者的主要突破口。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仅有15.3%的政企机构能够通过安全巡检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损失。这一数据凸显了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预防措施上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性。

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成网络安全事件重要诱因
安全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政企机构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触发的应急响应事件约占2024年上半年95015服务平台接报事件总量的四分之一。公网泄露敏感信息、高危端口对公网开放、下载盗版软件等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内网服务器受感染导致勒索病毒蔓延、数据泄露甚至是服务器失陷事件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失误,还包括对网络安全法规和公司政策的无知或忽视。这种内部威胁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使得其对网络安全构成的威胁不亚于外部攻击。因此,提升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管,是政企机构必须重视的课题。同时,这也要求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管理上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如定期的安全审计、强化访问控制和行为监控等,以减少内部威胁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勒索软件和恶意程序攻击日益猖獗
在应急事件分析中,勒索病毒、挖矿木马、网站木马是攻击者使用最多的恶意程序类型,分别占到恶意程序攻击事件的20.4%、20.0%和5.8%。勒索软件的攻击不仅导致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例如,Phobos勒索软件在2024年上半年触发大中型政企机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事件10次,成为排名第一的勒索软件。这些勒索病毒的流行和猖獗,对政企机构的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恶意程序的攻击手段多样,从勒索软件到挖矿木马,再到网站木马,攻击者不断变化策略以适应网络安全防护的升级。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防护上采取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措施。例如,需要部署更为先进的恶意软件检测和防御系统,加强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分析,以及提高对新型威胁的识别和响应能力。
总结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形势综述显示,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防护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金融机构、制造业、政府部门成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重要诱因,勒索软件和恶意程序攻击日益猖獗。这些挑战要求政企机构在网络安全防护上采取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部人员安全意识、部署先进的安全技术和提高对新型威胁的识别和响应能力。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需要政企机构从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和投入,以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