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照护服务研究:供给扩量提质,总体向品质化跃升

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三):养老照护服务重在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平安证券于2024年10月11日发布的报告《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三):养老照护服务重在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社区养老照护服务主要基于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专业化护理、医养结合、日托、全托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还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从供给扩量、服务提质以及品质化跃升三个角度,探讨社区养老照护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社区养老照护服务、供给扩量、服务提质、品质化跃升

供给扩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增长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的供给扩量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前提。根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3万个,占比高达89.9%。这一数据显示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总量上的快速增长。然而,与居民对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还有待提升。为了实现供给扩量,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在供给扩量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例如,中央财政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投入资金,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这种政策支持不仅促进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形成了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服务提质: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

服务提质是社区养老照护服务发展的核心。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要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还应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务。这要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具备专业的服务团队和高效的服务流程。

以诚和敬为例,该公司通过搭建并运营“北康养e家”为核心的社区居家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推行“智慧系统+智能终端+专业服务”的新模式,累计提供养老服务超过600万人次。这种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保持了服务的专业性和个性化,是服务提质的典型案例。

服务提质还需要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这将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提升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品质化跃升:构建高品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品质化跃升是社区养老照护服务发展的终极目标。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了实现品质化跃升,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在服务内容、服务环境、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提升。

服务内容上,社区养老服务应从单一的生活照料向综合性服务转变。例如,增加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服务环境上,改善养老服务设施的硬件条件,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服务方式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上海市在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的过程中,注重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社区养老综合体和家门口服务站点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的覆盖率,也提升了服务的品质。

总结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的供给扩量、服务提质以及品质化跃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增长,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并构建高品质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这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能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未来,社区养老照护服务将继续向品质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养老服务。

相关深度报告

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三):养老照护服务重在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养老产业现状研究专题(三):养老照护服务重在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平安证券于2024年10月11日发布,共23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养老,养老照护服务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