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飞机制造:产业链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航天军工专题研究:C919:产能稳步建设,出海持续推进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华泰证券于2024年10月14日发布的报告《航天军工专题研究:C919:产能稳步建设,出海持续推进》,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民用航空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其产业链覆盖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随着我国C919大型客机的成功研发和商业化运营,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C919的成功不仅代表了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也预示着我国航空产业链的国产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C919、产业链、机体加工制造、机载核心系统、国产化、国际竞争力

产业链升级:从机体加工制造到机载核心系统的转型

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和生产,标志着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链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升级。在C919项目中,机体加工制造环节的国产化水平较高,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航空材料、制造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C919的机体结构主要由国内供应商承制,涉及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洪都、西飞、沈飞等单位,这些企业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C919的成功商业运营,也为我国航空产业链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动力。随着产能的快速爬坡,机体加工制造环节的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然而,从长远来看,机载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将是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目前,C919的机载系统主要通过合资公司形式配套,涉及通用、联合技术、霍尼韦尔等欧美顶级航空制造企业,以及航空工业集团等诸多专业制造公司。这些系统包括航电系统、飞控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等,技术壁垒高,产品利润率相对较高。随着国产替代的推进,相关企业有望在C919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而提升我国航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国产化进程: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C919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高比例的国产化率。根据公开资料,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60%,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国内企业不仅参与了机体加工制造,还涉及了部分机载核心系统的研制和生产。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等方式,逐步掌握了关键技术,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

国产化的推进,不仅减少了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也增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C919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其技术性能和服务质量上。随着国产化的深入,C919的成本控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将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订单提供支持。同时,国产化也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能够更好地响应国内市场需求,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

国际竞争力: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市场的拓展

C919的成功研制和运营,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C919的产能提升和市场拓展,我国航空工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C919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其技术性能和成本控制上,还体现在其供应链的全球布局上。C919的全球供应链模式,使其能够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国际市场上,C919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波音和空客的单通道飞机。C919在航程、座位数、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力。随着C919的适航认证工作的推进,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由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的优势,C919有望率先实现突破。此外,C919的国际销售也有望带动我国航空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全球影响力。

总结

C919大型客机的成功研制和商业化运营,标志着我国航空产业链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机体加工制造到机载核心系统的转型,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市场的拓展,C919项目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随着国产化的深入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我国航空工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深度报告

航天军工专题研究:C919:产能稳步建设,出海持续推进

航天军工专题研究:C919:产能稳步建设,出海持续推进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泰证券于2024年10月14日发布,共29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航天军工,C919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