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猪市场分析:供需变化下的猪价承压

商品期货-生猪年报:供增需弱 猪价承压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华联期货于2025年1月2日发布的报告《商品期货-生猪年报:供增需弱 猪价承压》,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本文深入分析了2024年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产能变化、成本利润等多个维度,探讨了猪价承压的原因和未来走势。通过对华联期货生猪年报的详细解读,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行业分析视角。

关键词:生猪市场、供需变化、猪价承压、产能调整、成本利润

一、供需变化对猪价的影响

2024年,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供需两端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猪价的走势。一季度猪价处于底部,二三季度随着产能去化的预期兑现,叠加市场抄底情绪的升温,猪价在8月达到年内高点。然而,随着四季度供应缺口的逐步恢复和旺季备货及腌腊需求的不振,猪价再次下跌。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5.20元/公斤,低价区报14.20元/公斤,供需错配下预计短期猪价或偏弱调整。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生猪供应和需求的敏感性,以及价格波动的复杂性。

二、产能调整与市场预期

根据官方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80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已接近105%的产能调整绿色合理区域上限。1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2%,同比下降1.9%,基础产能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整合理区域上限。母猪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PSY(母猪提供断奶仔猪数)比去年提高了约0.6头,意味着后续生产相同数量的仔猪所需的母猪存栏量将更少。养殖端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产能调整意愿偏弱,主要以产能优化更替为主。预计明年上半年猪肉供应宽裕,市场长线预期转弱,期货LH2503、2505合约承压的走势亦对此有所反馈。这一产能调整的趋势和市场预期的变化,对猪价的未来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成本利润分析

年内养殖端仔猪、人工、水电、疫苗等综合费用影响有限,但随饲料价格年内大幅回落,标猪育成出栏成本由一季度14.50元/公斤现已回落至13.91元/公斤,区间下滑0.59元/公斤。整体来说,2024年是养殖行业盈利之年,养殖企业资金流好转,未来产能或出现缓慢回升预期。目前自繁自养周均盈利262.07元/头,环比下跌35.49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周均盈利80.88元/头,环比下跌37.87元/头。屠宰毛利润方面,生猪屠宰毛利润今年多数时间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除年初受春节影响有所盈利之外,其余多数时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近期白条价格受生猪带动微涨,但终端市场持续走货平平,白条销售价格大幅度提升较为困难,而猪肉产品价格多稳中微调,短期内屠宰企业仍继续承受亏损压力。猪粮比方面,根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本国内生猪出栏均价环比下调2.29%;玉米均价环比小降1.23%;猪粮比值周均为7.38,环比跌幅1.07%。年底生猪市场先跌后涨,但均价重心仍有下移。冬至需求增量,养殖户大猪集中出栏,规模场亦有降重增量出猪情绪,市场多处供大于求状态,价格跌后拉涨幅度受限;玉米市场本周供应压力仍存,均价微幅下移,综合影响周内猪粮比价继续收窄。预计2025年年初交替规模场整体出栏节奏不快,叠加元旦短期效应支撑,预计生猪周均价或微幅偏强;叠加玉米市场售粮压力影响,综合预计猪粮比值或大稳小涨。成本和利润的变化,对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的生产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猪价的波动。

相关FAQs:

问:2024年猪价为何呈现倒“V”走势?

答:2024年猪价的倒“V”走势主要是由于供需变化的影响。一季度猪价磨底,二三季度产能去化预期兑现,市场情绪升温,猪价达到年内高点。四季度供应缺口恢复,旺季备货及腌腊需求不振,猪价再次下跌。

问: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对猪价有何影响?

答: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未来的生猪供应。2024年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整合理区域上限,预示着未来猪肉供应可能宽裕,市场长线预期转弱,对猪价形成压力。

问:养殖成本的下降对养殖企业有何影响?

答:养殖成本的下降意味着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资金流好转,有利于产能的缓慢回升,对未来猪价形成一定的支撑。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生猪市场的分析。通过对供需变化、产能调整、成本利润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猪价承压的复杂性和多因素的交织影响。未来,随着市场供需的进一步变化,猪价的走势仍将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而言,合理调整生产策略,有效控制成本,将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

相关深度报告

商品期货-生猪年报:供增需弱 猪价承压

商品期货-生猪年报:供增需弱 猪价承压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华联期货于2025年1月2日发布,共3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生猪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