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泥行业分析报告:需求与产能的博弈

水泥行业年度观察与展望:需求萎靡与产能过剩并存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独立机构于2025年1月11日发布的报告《水泥行业年度观察与展望:需求萎靡与产能过剩并存》,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水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加速,水泥行业面临着需求萎靡与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对水泥行业的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空间、未来趋势、发展前景、竞争格局、供需情况、消费趋势以及产业链的全面分析,深入探讨2025年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泥行业、需求萎靡、产能过剩、经济转型、政策影响、市场分析、竞争格局

1、需求端:经济转型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影响

水泥行业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导致水泥需求进入下行通道。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4.80%,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增速为3.40%,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为4.30%,增速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自202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基建投资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1-9月更是低于GDP增速,显著放缓。

在基建领域,铁路运输业和道路运输业的投资表现分化。2023年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为25.20%,而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为-0.70%。2024年1-11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为15.00%,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为-1.90%,基建投资整体增速为4.20%。铁路运输业投资的相对强势对水泥需求有一定支撑,但道路运输业投资的下滑对需求的拖累较为明显。

房地产市场对水泥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2024年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00%,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0.40%。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是水泥行业困境加剧的核心原因。尽管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但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预计2025年房地产市场对水泥需求的拖累仍将存在。

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也为水泥行业带来了一线曙光。2024年四季度,大规模国债资金加速下达,主要投向水利等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项目,预计将对水泥需求产生拉动作用。此外,2024年9月和12月的政治局会议均强调了“稳住楼市”的重要性,后续相关政策的落地有望为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托底作用,从而对水泥需求带来利好。但总体来看,2025年水泥需求预计仍面临不小压力,止跌企稳是更现实的期望。

2、供应端:产能过剩与错峰生产的博弈

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24年1-11月,全国水泥产量为16.71亿吨,同比下降10.10%。自2020年以来,国内水泥产量持续下降,2023年产量20.23亿吨已是多年新低,预计2024年将再创新低。产能利用率方面,2024年12月5日当周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仅为44.23%,连续三周产能利用率低于50.00%,处于历史低位附近。

为应对产能过剩问题,行业自律与错峰生产成为普遍共识。水泥企业的行业自律主要体现在避免全面低价竞争,通过控制产量来缓解供需矛盾。2024年,主要水泥企业的水泥及熟料产量均有所下降。错峰生产方面,自2020年起,错峰生产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继续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2024年下半年以来,山东、河北、河南、重庆、四川、新疆、吉林等主要水泥生产省份均明确部署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在非采暖季适当增加错峰生产天数,最大程度调节供需矛盾、缓解库存压力、提升行业效益。

尽管错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是制约水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行业产能集中度的提升也是应对产能过剩的方式之一。2023年前十大企业产能集中度为54.80%,相较于2012-2015年的平均50.73%有一定抬升,但较2019年的最高点55.90%仍有所下滑。近几年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效果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行业压力。

从库容比来看,2024年一季度因错峰停产影响,水泥库存处于低位,库容比下降明显。2024年5月至6月,全国多数省份发布新一轮水泥错峰生产计划,水泥产量同比持续下降,水泥库容比波动下降。2024年7月至9月,受高温及雨水天气增多影响,下游需求减少,水泥库容比有所增长。2024年9月以来,受宏观政策加码以及国债加快下达等多因素影响,水泥库容比呈现显著下降态势。截至2024年10月11日,水泥库容比为63.42%,自2022年中以来基本维持在63.00%附近,整体仍处于高位,反映了水泥行业供需失衡的现状。

3、价格端:成本压力与市场波动的平衡

水泥价格是反映行业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2024年年初,受春节放假停工等影响,水泥进入传统淡季,价格进入惯性下行通道,最低下跌至4月的312元/吨。2024年4月至6月,随着行业进行新一轮错峰停产措施,水泥产量边际下降,供需矛盾稍有缓解,推动了水泥价格上涨至343元/吨。2024年7月至9月,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水泥价格环比小幅波动下降至328元/吨。2024年9月至今,在多项政策的刺激下,水泥价格整体呈现上扬态势,11月均价达到年度最高的368元/吨。

从区域来看,东北、长江和华东等三大区域水泥价格较华北区域水泥价格涨势更加明显。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持续回升,表现最优,主要由于东北区域水泥企业协同相对较高,自2024年5月以来每月主动安排15天停窑时间且执行较为到位,致使东北区域供需矛盾得以较大缓解,水泥企业持续上调水泥价格。整体从年度来看,虽然已经有所回升,但相较于2022年及以前,水泥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态势。

水泥上游原材料及能源主要包括石灰石、粘土、铁矿石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煤炭在水泥熟料生产成本中占比近40%,是影响水泥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2024年12月23日,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为759元/吨,较年初的921元/吨下降17.59%,价格呈现高位加速下滑态势,但相较于2020年之前的价格仍处于较高位置。煤炭/水泥的比价在煤炭自2020年以来处于高位后仍处于较高位置,显示水泥企业在成本端仍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水泥煤价差指数在2024年12月6日上升至126.63点,较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均有显著上升,一定程度上利好水泥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但由于需求端萎靡导致下游水泥销量放缓,企业盈利显著下滑仍是主导因素。未来行业的好转,不仅需要“价”的回暖,还需要“量”的改善。

相关FAQs:

Q1: 2025年水泥行业需求是否会显著回暖?

A1: 2025年水泥行业需求预计仍面临不小压力。尽管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为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利好,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使得水泥需求的显著回暖概率较低。止跌企稳是更现实的期望。

Q2: 错峰生产能否有效解决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A2: 错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行业产能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淘汰过剩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应是主要发力点,但实际落地情况仍有待观察。

Q3: 煤炭价格下降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A3: 煤炭价格的下降有助于水泥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经营利润。然而,由于需求端的萎靡导致下游水泥销量放缓,企业盈利的显著改善仍需“量”的提升。

相关深度报告

水泥行业年度观察与展望:需求萎靡与产能过剩并存

水泥行业年度观察与展望:需求萎靡与产能过剩并存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独立机构于2025年1月11日发布,共26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水泥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