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物航煤(SAF)行业分析报告:全球需求增长与市场潜力

生物航煤(SAF)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驱动需求增长,行业产能加速释放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招商证券于2025年2月11日发布的报告《生物航煤(SAF)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驱动需求增长,行业产能加速释放》,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航煤(SAF)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航空燃料,正逐渐成为航空业减排的关键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生物航煤行业的现状、市场规模、未来趋势以及竞争格局,探讨其在实现全球航空业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物航煤(SAF)、航空减排、市场规模、未来趋势、竞争格局、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航煤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

生物航煤(SAF)是一种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技术生产的航空燃料,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SAF在全生命周期中可减少50%以上的碳排放,且无需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改装,推广难度小。近年来,随着航空业减排压力的增加,SAF的需求逐渐上升。

2023年,全球SAF的消费量已超过50万吨,预计到2030年,全球SAF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80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至55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国政策的支持,如欧盟的ReFuelEU法规,要求从2025年起逐步提高SAF在航空燃料中的掺混比例,到2050年达到70%。此外,中国也提出了到2025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目标,显示出对SAF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为SAF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30年,中国生物航煤的综合需求量将超过250万吨,市场规模在38.1亿至75.2亿美元之间。随着国内政策的逐步落地和技术的成熟,SAF有望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生物航煤行业未来趋势与技术发展

生物航煤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受到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目前,SAF的主要生产技术路径包括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处理(HEFA)、费托合成(FT)、醇喷合成(AtJ)以及电转液工艺(PtL)。其中,HEFA技术最为成熟,是当前SAF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FT和AtJ技术有望在未来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从而进一步提升SAF的市场供应能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2030年全球SAF产量预计将达到2300万吨。欧美地区在SAF产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欧洲计划到2025年通过HEFA路线实现720万吨的产能,美国则计划到2030年实现906万吨的年产量。在中国,已运营的SAF产能约为45万吨,而拟建和在建产能已超过500万吨。丰富的原料供应,尤其是废弃油脂的利用,将为中国的SAF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SAF的价格预计将逐渐稳定在1500至2500美元每吨之间。这一价格水平将使其在航空燃料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进一步推动SAF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全球航空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SAF有望在航空燃料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成为实现航空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生物航煤行业竞争格局与产业链分析

生物航煤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球最大的SAF生产商是芬兰的Neste公司,其SAF产能可达100万吨,占据了全球SAF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在中国,镇海炼化、海新能科、君恒生物等企业已开始投入产能并取得适航认证,显示出国内企业在SAF领域的强大潜力。

SAF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到中游的生产加工,再到下游的应用市场。上游原料主要包括废弃油脂、动植物油脂等,这些原料的供应稳定性和成本将直接影响SAF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目前HEFA技术是主流,但FT、AtJ等技术的发展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下游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航空领域,航空公司对SAF的需求将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增加。

随着SAF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的产业链配套也将逐步完善。例如,中国航油作为国内主要的航油供应商,将在SAF的采购、销售和加注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SAF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其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和拓展,涵盖更多的环节和领域,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关FAQs:

Q1:什么是生物航煤(SAF)?

生物航煤(SAF)是一种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技术生产的航空燃料。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SAF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能够在全生命周期中减少50%以上的碳排放,且无需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改装,推广难度小。

Q2:SAF的主要生产技术有哪些?

目前,SAF的主要生产技术包括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处理(HEFA)、费托合成(FT)、醇喷合成(AtJ)以及电转液工艺(PtL)。其中,HEFA技术最为成熟,是当前SAF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

Q3:全球SAF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多少?

预计到2030年,全球SAF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万吨,市场预期规模在400亿至550亿美元之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SAF的价格预计将逐渐稳定在1500至2500美元每吨之间。

Q4:中国SAF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计到2030年,中国生物航煤的综合需求量将超过250万吨,市场规模在38.1亿至75.2亿美元之间。随着国内政策的逐步落地和技术的成熟,SAF有望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Q5:哪些企业在全球SAF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全球最大的SAF生产商是芬兰的Neste公司,其SAF产能可达100万吨,占据了全球SAF生产的绝对优势。在中国,镇海炼化、海新能科、君恒生物等企业已开始投入产能并取得适航认证,显示出国内企业在SAF领域的强大潜力。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航煤(SAF)行业的分析。随着全球航空业减排压力的增加,SAF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航空燃料,正逐渐成为航空业减排的关键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SAF有望在全球航空燃料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成为实现航空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关深度报告

生物航煤(SAF)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驱动需求增长,行业产能加速释放

生物航煤(SAF)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驱动需求增长,行业产能加速释放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招商证券于2025年2月11日发布,共43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生物航煤,SAF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