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欧洲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煤炭与天然气这两种传统能源的价格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报告基于翔实数据,深入分析了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发电结构的演变轨迹,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挤压效应,并构建了煤电与气电的成本联动模型。研究发现,2025年欧洲动力煤价或将维持在115美元/吨左右,而到2026年可能回落至80美元/吨水平。报告特别关注了发电成本在能源价格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中国与欧洲市场在煤炭定价权上的动态变化,为理解欧洲能源市场提供了全新视角。
关键词:欧洲能源转型、煤电气价格联动、发电成本分析、可再生能源替代、TTF天然气价格、动力煤定价、能源供需格局、俄乌冲突影响、LNG进口成本、碳税机制
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导致煤电气市场空间持续收窄
欧洲电力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2010-2024年间,尽管欧洲总发电量稳定在5000Twh左右,但内部结构已发生根本性重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2010年的43%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7%,而化石燃料发电占比则相应地从57%降至43%。这种替代趋势在俄乌冲突后明显加速——2023-2024年仅两年时间,天然气与煤炭发电量分别大幅减少143.3Twh和168.5Twh,降幅达11%和20%,与此同时光伏、风能与水电分别增长44%、12%和18%。
这种结构性变化对未来煤电气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IEA预测,2025-2027年欧洲电力需求将以1.9%的年复合增速增长,但增量将几乎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满足。我们的测算显示,火电(天然气+煤炭)市场空间将从2024年的1828Twh缩减至2027年的1693Twh,年均收缩2.5%。具体来看:
- 可再生能源扩张速度:预计2025-2027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以7%的年增速增长
- 火电挤压效应:2025年火电总量预计同比下降2.0%,2026年-2.5%,2027年-3.0%
- 结构变化差异:天然气发电在2022年曾暴跌39.9Twh,而煤炭发电同期增长37.5Twh
这种市场空间的持续收窄导致煤电与气电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两者价格通过发电成本建立的联动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中,成本优势将成为决定市场份额分配的关键因素。
天然气供需格局变化导致价格传导机制发生阶段性演变
俄乌冲突彻底重塑了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供需格局与价格形成机制。2013-2023年间,欧洲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50%攀升至58%,而进口结构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俄罗斯管道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量的比例从2021年的41%骤降至2024年的11%。这种结构性转变导致欧洲天然气成本中枢系统性抬升,因为替代俄罗斯管道气的LNG长协价格通常比管道气高出15-20%(布伦特油价+12%-15% vs 管道气油价挂钩公式)。
我们对不同阶段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时期 | 主导因素 | 价格传导特征 | 典型案例 |
---|---|---|---|
2021年 | 中国因素 | 中国煤价→欧洲煤价→欧洲气价 | 中国煤炭率先涨价 |
2022-2023 | 欧洲气价 | TTF气价→欧洲煤价→中国煤价 | 俄气断供致TTF飙升 |
2024-2025 | 中国因素 | 中国煤价→欧洲煤价 | 中国库存压力传导 |
2026年 | 欧洲气价 | LNG过剩→TTF下跌→煤价跟跌 | 全球LNG产能释放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2年危机期间,TTF对欧洲煤价的解释力显著增强,弹性系数达到0.75;而到2023-2024年供需缓和后,该系数降至0.35,表明市场回归正常后,中国因素重新成为煤炭定价的主导力量。这种阶段性的传导机制变化对预测未来价格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发电成本联动模型显示2025年煤价或将维持在115美元/吨
基于煤电与气电的成本竞争关系,我们构建了价格联动模型,核心假设包括:(1)两种发电方式在边际上成本趋同;(2)碳税公式为(63+TTF×0.4)美元/吨;(3)发电效率(气电55%,煤电40%)。模型结果显示:
2025年情景:
- TTF气价中枢:12美元/MMBTu
- 对应发电成本:124.9美元/Mwh
- 映射欧洲煤价:114.6美元/吨(约合5500大卡770元人民币)
- 主导因素:中国供需弱势(高库存压力)
2026年情景:
- TTF气价中枢:10美元/MMBTu(预计5400万吨LNG新产能投放)
- 对应发电成本:112.5美元/Mwh
- 映射欧洲煤价:79.9美元/吨(约合5500大卡535元人民币)
- 主导因素:欧洲LNG供给过剩
从历史数据看,这种成本联动关系在不同阶段表现各异:
- 煤电衰退阶段(2019-2020):气电成本优势明显(45.9 vs 55.0美元/Mwh)
- 煤电反攻阶段(2021-2022):气价飙升致成本倒挂(313.1 vs 211.1美元/Mwh)
- 同步衰退阶段(2023-):两者成本趋同(155.0 vs 142.5美元/Mwh)
这种基于发电成本的定价机制表明,随着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挤压传统能源空间,煤电气价格联动将更加紧密,而天然气由于对外依存度更高,或将长期占据价格主导地位。
相关FAQs
俄乌冲突对欧洲能源结构的影响有多大?
俄乌冲突显著加速了欧洲能源转型进程。数据显示,冲突后的2023-2024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迅速(光伏+44%,风能+12%,水电+18%),而天然气和煤炭发电分别下降11%和20%。俄罗斯管道气在欧盟进口中的占比从41%骤降至11%,迫使欧洲转向更高成本的LNG替代。
为什么说2025年煤炭定价权将回归中国市场?
2025年初中国动力煤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形成巨大价格下行压力。模型显示中国供需状况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导至欧洲市场,这与2021年中国引领涨价的机制相似。预计中国因素将使欧洲煤价在115美元/吨下方运行。
2026年欧洲气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6年全球将新增5400万吨LNG产能,加上2025年下半年投产项目的全年贡献,预计全球LNG市场将从平衡转向过剩。这种供给放量将推动TTF价格从12美元/MMBTu降至10美元/MMBTu左右,进而带动煤价下跌至80美元/吨水平。
煤电与气电的成本差异主要来自哪些因素?
两者的成本差异主要源于:(1)燃料价格波动;(2)发电效率(气电55% vs 煤电40%);(3)碳税成本(与气价挂钩);(4)设备利用率。历史数据显示,当气价超过15美元/MMBTu时,煤电通常具有成本优势。
欧洲煤炭自给率变化对市场有何影响?
2019-2024年,欧盟煤炭自给率从73%提升至76%,主要因为需求降幅(-8.6%CAGR)超过产量降幅(-7.8%CAGR)。这种趋势导致进口煤空间被挤压(年降10.7%),使得欧洲煤价对本土供需平衡更加敏感,减弱了国际市场的传导效应。
相关深度报告

石油石化行业专题研究:从发电成本看欧洲煤炭与天然气的价格关系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天风证券于2025年3月11日发布,共1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石油石化,发电成本,煤炭,天然气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