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色金属-钴行业动态研究报告:刚果金暂停出口引发全球钴供应缺口达7.3万吨

有色金属-钴行业动态报告:刚果金暂停出口,钴价上行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民生证券于2025年3月13日发布的报告《有色金属-钴行业动态报告:刚果金暂停出口,钴价上行》,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钴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关键金属材料,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2025年初,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突然宣布暂停钴原料出口四个月,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引发强烈震荡。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解读其对全球钴产业链的深远影响,并展望未来钴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趋势。数据显示,刚果金此举将直接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约7.3万吨,相当于全球钴年供应量的25%,这一巨大缺口将如何重塑钴价走势?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又将如何应对?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刚果金钴出口禁令:政策背景与全球供应冲击

2025年2月22日,刚果金战略矿物市场监管和控制管理局(ARECOMS)发布的一纸公告震惊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该国将立即暂停所有形式的钴原料出口,为期四个月。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全球钴市场长期供需失衡背景下,资源国为掌握定价权而采取的强力干预措施。回溯历史,钴价自2022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截至2025年2月21日,MB钴价已跌至9.95美元/磅的历史低点,钴中间品(CIF中国)价格也仅为5.57美元/磅。这种价格持续低迷的状态严重影响了钴矿对刚果金国家税收的经济贡献,迫使政府采取极端措施来扭转市场局面。

刚果金在全球钴供应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钴矿总产量为29.0万吨,其中刚果金产量高达22.0万吨,占比达到惊人的76%。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刚果金在全球钴供应链中的垄断性地位。从储量角度看,刚果金的优势更为明显——全球已探明钴矿储量约1100万吨,刚果金独占600万吨,占比55%,远超澳大利亚(15%)和印尼(6%)等其他国家。这种资源的高度集中性意味着刚果金的政策变动将对全球钴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

表:2024年全球主要国家钴矿产量与占比

国家/地区 产量(万吨) 全球占比 同比增长
刚果金 22.0 76% +25.7%
印尼 2.8 10% +47.4%
俄罗斯 0.8 3% +5.2%
澳大利亚 0.7 2% -3.1%
其他地区 2.7 9% +8.9%

从产业实际运行情况看,在出口禁令出台前,刚果金的钴生产已经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24年1-11月,刚果金钴产量合计18.4万吨,同比增幅为55.7%,但这一增速较上半年的124.2%已大幅放缓。更为关键的是,从月度数据观察,2024年9月和11月的同比增幅仅为3.5%,10月甚至出现了9.9%的负增长。这种生产放缓主要源于长期低价环境下矿山经营压力的加剧——2023-2024年期间,腾远、寒锐等主要钴企的产品毛利率已降至约5.5%的极低水平,金川国际等企业甚至不得不暂停部分钴生产线。

刚果金政府此次暂停出口的政策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心考量的战略决策。公告明确指出将在三个月后评估政策效果,并可能"修改或终止该临时措施",这暗示未来很可能转向更为长期的配额管理制度。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供应干预将直接改变市场供需平衡,根据测算,四个月的出口禁令将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约7.3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2024年全球钴消费量(24.6万吨)的30%,如此巨大的供应缺口必将对全球钴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二、供需格局逆转:从过剩到紧缺的市场重构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供需平衡的微妙变化往往引发价格剧烈波动。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出台前,全球钴市场实际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根据行业研究数据,2024年全球钴供给预计为27.7万吨,而需求仅为24.6万吨,过剩量达到3.2万吨。这种供应过剩的局面正是导致钴价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然而,刚果金暂停出口的政策如同一记"重拳",将彻底打破这一平衡——7.3万吨的供应减量意味着2025年全球钴供需格局将从过剩3.2万吨逆转为短缺4.1万吨,这种剧烈的结构性变化必将引发钴价的重估。

从供给端看,全球钴产业面临的不只是刚果金的出口限制,还包括产能自然调整带来的收缩效应。在钴价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多家国际矿业巨头已主动缩减产能。全球知名矿业公司嘉能可2024年钴产量仅为3.8万吨,连续两年保持下滑趋势;五矿资源也因钴价过低而在2024年12月对钴矿厂进行停产维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刚果金国内,不同企业的生产状况也呈现明显分化——洛阳钼业凭借高品位资源(KFM项目钴品位达0.85%)依然保持产量增长,2024年钴产量达11.4万吨,同比增长103.6%;但其他多数矿企则陷入经营困境,2024年Q1至Q3期间,刚果金除洛阳钼业外的钴企合计产量从2.5万吨降至1.9万吨,预计Q4减量更为明显。

表:全球钴供需平衡表(考虑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

指标 2024年 2025年(原预测) 2025年(调整后)
全球供给(万吨) 27.7 29.3 22.0
其中:刚果金 20.3 20.7 13.4
全球需求(万吨) 24.6 25.1 25.1
供需平衡(万吨) +3.2 +4.1 -3.1

从需求端分析,全球钴消费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钴的需求主要来自三大领域:新能源车电池(占比45%)、消费电子(26%)以及超级合金、硬质金属等传统工业应用(29%)。在新能源领域,尽管磷酸铁锂(LFP)电池对三元电池形成一定替代,但2025年1月国内三元电池装机占比仍达22.2%,且在高能量密度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消费电子领域则呈现明显复苏态势,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5.2%,达到12.2亿部,带动国内钴酸锂产量同比增长16.5%至8.85万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在消费电子中的快速渗透正催生新一轮换机潮,这将为钴需求提供额外支撑。

库存水平是反映市场紧张程度的重要指标。截至2024年底,中国钴原料库存约5.3万吨,仅相当于3个月的消费量,处于历史低位。更为关键的是,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出台后,产业链各环节普遍采取惜售策略,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从钴盐厂库存看,2025年2月国内电钴、四氧化三钴等产成品库存合计仅1.7万吨,约1个月用量,这种低库存状态放大了供给冲击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当大宗商品市场出现结构性短缺且库存处于低位时,价格往往会出现超调反应,这意味着钴价可能存在超预期上涨的空间。

从长期来看,钴的需求增长点不仅限于传统领域。随着低空经济、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钴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固态电池领域,钴作为正极材料的关键成分,其需求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长。这些潜在的增长点与刚果金限制供应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全球钴市场可能进入一个供应受限、需求多元的新阶段,这种结构性变化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三、全球钴产业链的重构与应对策略

刚果金的出口禁令不仅影响短期钴价走势,更将引发全球钴产业链的深度重构。作为全球钴供应链的核心枢纽,刚果金政策变动迫使下游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安全与多元化战略。从地理分布看,印尼正成为全球钴供应的重要增量来源,2024年产量达2.8万吨,同比增长47.4%,全球占比提升至10%。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华友、力勤、格林美等企业投资的湿法镍项目逐步投产,这些项目伴生的钴产量正在快速释放。然而,印尼的供应增长难以弥补刚果金的缺口——预计到2026年,印尼钴产量仅能达到4.8万吨,两年增量仅1.9万吨,与刚果金7.3万吨的减量相比杯水车薪。

从进口数据可以清晰看出供应链的变动趋势。2024年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总量达62.9万吨,同比增长64.8%,其中来自刚果金的进口占比高达98.6%。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Q3以来,刚果金钴原料进口增速已呈现放缓趋势,前9个月累计同比增幅为86.7%,而全年增幅降至66.7%,这种自然放缓与政策限制形成叠加效应。与此同时,来自印尼的镍钴混合氢氧化物(MHP)进口量虽保持增长(2024年累计113.9万吨,同比+37.0%),但增速较2023年的80.7%已明显放缓,反映出印尼项目放量节奏不及预期。

面对供应危机,全球钴产业链正在采取多种应对策略。技术进步是缓解供应压力的重要途径,包括:1)提高钴的回收利用率,发展城市矿山;2)优化电池配方,减少单位电池的钴用量;3)开发新型正极材料,降低对钴的依赖。供应链多元化则是另一关键策略,除印尼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钴资源开发正在加速。然而,这些应对措施需要时间落地,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刚果金出口禁令造成的缺口。

从历史维度看,这并非钴价第一次经历剧烈波动。2017-2018年间,受新能源车需求爆发影响,国内电钴价格最高涨至67万元/吨;2019-2022年,第二轮新能源车需求刺激下,钴价再次从22万元/吨涨至57万元/吨。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价格上涨主要由供应收缩驱动而非需求扩张,这使得价格波动可能更为剧烈且难以预测。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全球钴库存处于低位,任何意外的供应中断都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刚果金的政策调整反映了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的全球趋势。随着新能源产业对关键金属的需求激增,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正试图通过控制出口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这种趋势不仅限于钴,在锂、镍、铜等其他关键金属领域也有体现。对全球制造业而言,这意味着原材料供应安全已成为战略性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构建更为稳健的供应链体系。

常见问题解答(FAQs)

刚果金为何要暂停钴原料出口?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的主要原因是钴价持续下跌影响了国家税收收入。2025年初钴价已跌至历史低点(MB钴价9.95美元/磅),导致该国钴矿经济价值大幅缩水。通过暂停出口限制供应,刚果金政府希望提升钴价,增加矿业对经济的贡献。此外,这也可能是该国争取更大钴定价权的战略举措。

刚果金暂停出口对全球钴供应的影响有多大?

根据测算,刚果金暂停出口四个月将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约7.3万吨,相当于2024年全球钴供应量的25%左右。由于刚果金产量占全球76%,这一政策将使全球钴供需格局从过剩转为紧缺,预计2025年供应缺口将达到3.1万吨。

除了刚果金,还有哪些国家是重要的钴生产国?

印尼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国,2024年产量2.8万吨,占比10%;俄罗斯产量0.8万吨,占比3%;澳大利亚产量0.7万吨,占比2%。此外,加拿大、古巴等国也有少量钴生产。印尼由于湿法镍项目伴生钴,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钴生产国。

钴的主要用途有哪些?需求前景如何?

钴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新能源车电池(占比45%)、消费电子(26%)以及超级合金等传统工业用途(29%)。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形成一定替代,但三元电池在高能量密度场景仍不可替代。消费电子领域随AI技术普及呈现复苏态势,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增长5.2%,带动钴酸锂需求增长16.5%。长期来看,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也将贡献增量需求。

全球钴产业链如何应对供应短缺?

产业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应对:1)开发替代来源,如加速印尼等国的钴生产;2)技术进步,包括提高回收率、降低单位用量等;3)调整库存策略。但从短期看,这些措施难以完全弥补刚果金出口禁令造成的缺口,钴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长期解决方案在于构建多元化、抗风险的供应链体系。

相关深度报告

有色金属-钴行业动态报告:刚果金暂停出口,钴价上行

有色金属-钴行业动态报告:刚果金暂停出口,钴价上行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民生证券于2025年3月13日发布,共1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有色金属,钴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