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报告:宠物经济与养殖业反转成核心焦点

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聚焦景气,布局反转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申万宏源于2025年3月13日发布的报告《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聚焦景气,布局反转》,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当"少子化"遇上"情感经济",当传统养殖业面临深度调整,2025年的农林牧渔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0后和00后宠物主占比已高达67%,而肉牛养殖行业已持续亏损超20个月——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数据,却揭示了行业未来最具潜力的投资主线。本文将深度剖析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的两大核心机遇:持续高景气的宠物经济与处于周期底部的养殖业反转机会,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产业链透视,为读者呈现一幅清晰的行业投资地图。在这份报告中,您将看到头部宠物食品企业如何通过多品牌战略实现市占率加速提升,以及生猪、肉牛养殖业在经历漫长低谷后即将迎来的拐点时刻。

一、宠物经济:量价齐升的黄金赛道

中国宠物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增长,这一趋势背后是深刻的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升级双重驱动。根据最新发布的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90后(24-34岁)宠物主占比已达41%,00后占比快速提升至26%,较2023年的10%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这种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自2016年见顶回落的趋势高度吻合,"少子化"现象正在重塑家庭结构和消费偏好,宠物作为情感陪伴的需求持续爆发。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量价齐升"特征。在数量方面,预计2025-2040年间,中国"新晋宠物主"数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为行业提供持续的需求支撑。而在价格层面,消费升级成为最确定的趋势——2024年猫粮中高端价格带(60-100元/kg)增速高达36%,远高于行业平均13%的增速,其GMV占比连续三年提升至32.4%。值得注意的是,超高端价格带(>100元/kg)首次出现负增长,GMV占比持续下滑至15%,这表明消费者并非单纯追求高价,而是更加理性地选择高性价比的中高端产品。

表:中国市场猫粮各价格带增长表现

价格带 2023年增速 2024年增速 GMV占比变化
>100元/kg 1% -1% 17.4%→15.0%↓
60-100元/kg 29% 36% 27.4%→32.4%↑
30-60元/kg 17% 9% 48.1%→45.9%↓
<30元/kg -1% 7% 基本持平

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另一个显著特征。2019-2023年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CR3从15.6%提升至19.9%,CR10从28.3%提升至32.1%,仅2023年一年CR3就提升了3.1个百分点。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集中度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023年中国宠物食品公司CR3为19.9%,远低于日本的48.1%和美国的55.5%。头部企业如乖宝宠物通过多品牌战略快速扩张,旗下麦富迪和弗列加特两大品牌已进入线上GMV前十,通过产品迭代升级(如BARF天然粮从1.0升级到2.0版本,单价提升6元/kg)持续提升毛利率。

对比国际成熟市场,中国宠物食品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显著差距。美国、日本头部企业的宠物板块营业利润率普遍维持在20%左右,而中国龙头企业仍有较大追赶空间。以美国蓝爵为例,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高品质天然粮)和专业渠道建设,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围,历经8年于2010年首次盈利,营业利润率随后稳步提升。这种发展路径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品牌建设和渠道深耕方面。

二、养殖产业链:底部布局静待周期反转

养殖业作为农林牧渔行业的传统支柱,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但也孕育着显著的反转机遇。生猪养殖方面,行业已经历了近两年的下行周期,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Q4达到4078万头,较Q1累计增长2.2%。生产效率同步提升,2024年末母猪群体窝均健仔数达到11.20头/窝,产房存活率提升至91.03%,这意味着2025年生猪供应将明显增长。但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3月初行业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已跌至34元/头,外购仔猪育肥更是跌破盈亏平衡线,按照历史规律,这种全行业微利或亏损状态往往是周期底部的信号。

肉牛养殖面临的调整更为深刻。由于从能繁母牛配种到商品牛出栏需要约28个月的长周期,本轮肉牛价格自2022年11月见顶后已持续下跌27个月,活牛价格跌幅超31%,自繁自养模式已连续20个月亏损。与生猪养殖不同的是,中国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极低——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比超过98%,其中低于10头的占比高达92%。这种高度分散的产业结构往往意味着去产能时的"矫枉过正",参考猪周期发展历程,散户占比高的行业在产能出清时幅度更大、速度更快。从先行指标看,2024年全国反刍饲料产量下降13.3%,是近十年来首次下滑,且幅度居所有饲料品种之首,这从侧面印证了产能去化的力度。

表:主要养殖品种周期位置比较

指标 生猪养殖 肉牛养殖 白羽肉鸡
价格下跌时长 约24个月 27个月 约12个月
行业亏损时长 开始进入 20个月 约10个月
规模化程度 相对较高 极低 中等
预计拐点 2025H2 2025末-2026初 待观察

白羽肉鸡产业则呈现出复杂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需求端表现疲软,2024年1-10月鸡肉表观消费量同比下滑7%,尽管11-12月有所回升,但2025年开年再次走弱,导致毛鸡价格跌破5年新低。另一方面,供给端存在变数——2024年1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和新西兰爆发禽流感,导致中国种鸡进口暂停,2025年1-2月无海外引种,3月才从法国首次引种3.6万套祖代种鸡。这种引种受限状况可能影响远期供给,但短期内商品代雏鸡出苗量同比仍增长28.6%,供给充裕使得养殖环节亏损扩大,2月单羽亏损达2.73元,为2024年来最差表现。

饲料行业作为养殖业的晴雨表,2024年全年产量下滑2.1%,其中猪料、禽料、水产料分别下降3.9%、增长2.6%、下降3.5%。展望2025年,随着生猪存栏恢复和水产价格企稳,饲料需求有望底部回升,特别是水产饲料可能受益于投苗量增加而迎来反弹。四大家鱼价格已呈现底部趋稳迹象,这将刺激养殖户投苗积极性,进而带动饲料销售。

三、产业链变革与竞争格局重塑

农林牧渔行业正在经历深层次的产业链重构和竞争格局变化。在宠物食品领域,头部企业的战略调整尤为值得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等上市公司将2025年定为"产品迭代大年",乖宝在2月推出升级版BARF天然粮2.0和奶弗系列烘焙粮,中宠更新了顽皮小金盾包装并推出领先烘焙粮新品,佩蒂股份则丰富了好适嘉生骨肉大粮和零食冻干品类。这种密集的产品推新节奏不仅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更是为了提升主粮占比和高端化比例,从而改善盈利结构。

从渠道角度看,宠物食品线上竞争格局正在优化。2024年头部品牌市占率加速提升,乖宝旗下两大品牌同时进入线上GMV前十,这种现象在行业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参考美日经验,当行业CR3达到50%左右时市场格局才会趋于稳定,中国目前19.9%的CR3表明整合空间仍然巨大。多品牌运营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乖宝将低端系列作为独立品牌(佰萃)运营,与主品牌麦富迪形成差异化定位,这种策略既能覆盖更广价格带,又能避免品牌形象混淆。

养殖业的竞争焦点则完全转向成本控制和产能调整。生猪养殖行业在经历非瘟后的超高景气后,规模化程度和退出门槛明显提高,这也使得猪周期出现"周期缩短"、"博弈提前"的新特征。以SW生猪养殖指数为例,在三轮下行周期中,股价见顶均明显早于猪价见顶,而在行业刚开始亏损时股价往往已触及底部。这种"抢跑"现象要求投资者必须更加前瞻性地判断产能去化节奏。

肉牛养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长的生产周期和几乎为零的规模化程度。从能繁母牛补栏到商品牛出栏需要28个月,这使得产能调整更为缓慢但也更为彻底。2023年Q3行业陷入亏损后,Q4至2024年Q1淘汰母牛价格加速下跌,反映出产能去化加剧。考虑到肉牛养殖散户占比超过98%,其抗风险能力极弱,一旦现金流断裂就会迅速退出,这可能导致2025年末至2026年初出现超预期的供给缺口。

白羽肉鸡产业链则面临利润重新分配的问题。2022-2023年引种受限导致种鸡环节盈利丰厚,但下游养殖和屠宰环节已连续4年处于历史底部。随着2024年引种恢复(全年引种92.1万套,较2023年增长94.3%),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下游转移,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如圣农发展可能更具抗风险能力。从需求端看,鸡肉消费能否持续回升仍是关键变量,这取决于宏观经济复苏和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中长期增长驱动力是什么?

A1: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一是"少子化"趋势下,90后、00后年轻群体养宠比例持续提升;二是消费升级带动宠均支出增长,目前中国宠均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仍明显低于美日;三是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多品牌和产品迭代抢占市场份额。

Q2:为什么说2025年可能是生猪养殖行业的拐点年份?

A2:从周期位置看,行业已下行近两年,2025Q2可能进入全面亏损阶段;从历史规律看,生猪养殖指数通常在行业刚开始亏损时就已见底;从产能调整看,能繁母猪存栏增速已放缓,预计后续将止增回落。

Q3:肉牛养殖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A3:主要挑战包括:价格持续下跌27个月,活牛价格跌幅超31%;自繁自养模式已连续20个月亏损;规模化程度极低(50头以上占比不足2%)导致抗风险能力弱;生产周期长达28个月,调整速度慢。

Q4:宠物食品行业不同价格带呈现怎样的分化趋势?

A4:呈现明显分化:超高端(>100元/kg)首次出现负增长,GMV占比下滑至15%;中高端(60-100元/kg)增长36%,占比提升至32.4%;经济型(30-60元/kg)增长放缓至9%,占比45.9%。这反映消费者更趋理性,追求高性价比。

Q5:白羽肉鸡产业链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A5:主要矛盾是:上游种鸡环节因前期引种受限利润较好,而下游养殖和屠宰环节持续亏损;同时短期内商品代雏鸡供应充裕(2025年前10周出苗量同比+28.6%),但海外引种再次受限可能影响远期供给。

相关深度报告

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聚焦景气,布局反转

2025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聚焦景气,布局反转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申万宏源于2025年3月13日发布,共3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农林牧渔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