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分析:市场隐含预期的深度解读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东北证券于2025年1月8日发布的报告《宏观研究-宏观专题: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金融市场中,资产价格不仅是交易的直接结果,更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预期的集中体现。本文将深入探讨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股价、估值、通胀预期等关键指标,揭示市场隐含的增长预期、出口预期和通胀预期,为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市场走向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资产价格、经济预期、估值、通胀预期、增长预期、出口预期

1. 资产价格中的增长预期

资产价格,尤其是股价,是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的直接反映。股价的涨幅可以拆解为盈利贡献和估值贡献两部分。数据显示,盈利变动与经济增长同步,而估值变动则是经济数据的领先指标。这意味着,若要从股价中提取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应重点关注估值而非盈利。例如,中小盘股票在9月至11月期间显著跑赢大盘,这表明部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持有更乐观的预期。尽管市场整体估值有所提升,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增长预期的上修,因为估值上行还可能受到分红率提升、风险偏好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利用估值提取增长预期时,必须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2. 资产价格中的出口预期

出口预期也是资产价格隐含的重要信息之一。通过对行业出口依赖度的分析,可以将行业分为高出口依赖组和低出口依赖组,进而通过两者的估值差来衡量隐含的出口增长预期。当前,出口预期位于历史中分位数,尽管出口增速处于历史较高分位,但隐含出口预期并未出现明显下行。这表明市场对政策对冲未来潜在关税冲击持有较强信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当前存在一定的“抢出口”现象,但市场预期未来潜在的关税问题能够通过政策有效对冲。

3. 资产价格中的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的测算方法与增长预期和出口预期有所不同。通过构造远期PPI和远期CPI作为隐含通胀预期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以PPI为例,首先利用大宗商品价格拟合PPI得到拟合方程,然后将大宗商品远月价格带入方程,从而得到远期PPI。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测算远期CPI。当前,隐含通胀预期已有所改善,并且未来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这表明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和经济上行周期的确认,通胀预期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温和水平。

相关FAQs:

Q1: 为什么估值变动是经济数据的领先指标?

A1: 估值变动反映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而盈利变动与经济增长同步。因此,估值变动可以被视为经济数据的领先指标,因为它包含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提前判断。

Q2: 如何区分估值上行是由于增长预期上修还是其他因素?

A2: 估值上行可能由增长预期上修、分红率提升或风险偏好提高等多种因素引起。要准确区分这些因素,需要综合分析市场环境、政策变化、企业盈利状况等多方面信息,排除干扰因素,从而更准确地提取增长预期。

Q3: 为什么不同资产可以表达不同的预期?

A3: 现实世界中存在信息摩擦和交易摩擦,导致不同资产在相同的宏观环境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并表达不同的预期。例如,中小盘股票可能因流动性宽松而表现更好,但大宗商品等其他资产并未同步上涨,这表明不同资产隐含的预期并不完全相同。

以上就是关于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的深度分析。通过对股价、估值、通胀预期等关键指标的详细解读,我们发现资产价格不仅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交易情况,更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预期的集中体现。当前,市场隐含的增长预期、出口预期和通胀预期均显示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和经济上行周期的开启,股票市场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而通胀预期也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温和水平。这些分析结果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和经济走向。

相关深度报告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资产价格与经济预期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东北证券于2025年1月8日发布,共19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资产价格,经济预期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