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规模增长与竞争格局变化

理财2024年报解读:理财高增背后的投资转向与竞争加剧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开源证券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的报告《理财2024年报解读:理财高增背后的投资转向与竞争加剧》,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在严监管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特征。随着存款降息、债市行情的推动,理财产品规模重回高位,同时资产配置方向也发生重要转变。本文将从负债端、资产端、竞争格局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并展望2025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银行理财、负债端、资产端、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市场趋势

1、负债端:存款降息与债市行情推动理财规模增长

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显著的规模增长,全市场理财存续规模截至年末达到2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存款降息与债市行情的双重推动。一方面,高息存款受到严监管,协议存款、“手工补息”存款等业务受限,促使资金流向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债市行情较好,未出现大规模破净,进一步增强了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此外,2024年9月“一揽子新政”出台后,股市情绪上涨,部分资金在权益市场情绪降温后回流理财,也推动了理财规模的增长。

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现金管理类产品由于收益下降,规模全年下降1.24万亿元;而非现金管理类固收类产品则表现强劲,全年增长4.66万亿元,其中“最小持有期”产品增长3.37万亿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不同产品类型的偏好变化,以及监管政策对产品结构的影响。

展望2025年,理财规模的增长将面临一定的挑战。2024年的增长催化剂较多,包括“手工补息”存款叫停、债市行情等,而2025年这些因素将减少。不过,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以及定存到期可能会为理财规模增长提供一定支持。保守估计,2025年理财规模高点有望达到31.5万亿元。这一预测基于对存款重定价规模的分析,以及对定存流入理财转化率的合理假设。

2、资产端:减配存款,增配高流动性资产

2024年,理财投资行为发生显著转变,主要源于存款严监管政策的影响。理财底层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连续两个报告期下降,而回购、同业存单等高流动性资产的占比则继续提升。其中,回购(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和同业存单的占比分别升至6.4%和14.4%,较2024年6月末分别上升0.5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了理财资金在严监管下的配置方向调整,从低波资产转向债券资产,尤其是高流动性债券。

债券配置方面,尽管债券占比未明显提升,但绝对规模显著上升。202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理财均增配债券,分别增加0.22万亿元和0.59万亿元。这一趋势表明,理财资金在高息存款受限的情况下,更多地流向了债券市场,对债市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理财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通过债券、非标、未上市公司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降至70.12%,为有统计以来新低。这意味着理财资金较少直接进入实体领域,而是更多地流向了同业市场。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因为它反映了理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循环路径,以及对实体经济支持的间接性。

3、竞争格局:理财子牌照零新增,中小行加速“退场”

2024年,理财子公司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五类理财公司的市占率均有上升,其中股份行理财子和国有行理财子表现尤为突出。股份行理财子以42.74%的市占率稳居市场第一,而国有行理财子的市占率也同比上升较多,农银理财规模超过信银理财成为市场第三。这一变化反映了大型银行在理财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及中小银行在严监管下的逐步退出。

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面临较大压力。2024年全年未新增理财公司牌照,部分省份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在2026年底前逐步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截至2024年末,银行机构理财规模为3.6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12.15%。然而,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效应较弱,单只产品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全行的盈利贡献有限。因此,部分中小银行已主动退出理财市场,转型为纯代销机构。

代销渠道的拓展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2024年,理财公司代销渠道进一步拓展,截至年末合作的代销机构增长至562家。转型代销不仅可以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增强客户粘性。例如,招商银行2024年前三个季度单季代销理财收入均高增25%以上,其中第三季度增长近60%。这一趋势表明,代销渠道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相关FAQs:

Q1:2025年理财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A1:2025年理财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将是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以及定存到期后的资金流入。尽管2024年的增长催化剂较多,如“手工补息”存款叫停、债市行情等,但2025年这些因素将减少。不过,存款利率下调后,资金可能会逐渐流入理财产品,尤其是定存到期后的资金转化率将成为关键因素。

Q2: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为何较低?

A2: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比例较低,主要是因为理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循环路径较为复杂。理财资金较少直接进入实体领域,而是更多地流向了同业市场,如债券、同业存单等资产。这一现象反映了理财资金在金融市场中的配置偏好,以及对实体经济支持的间接性。

Q3:中小银行为何加速退出理财市场?

A3:中小银行加速退出理财市场,主要是因为理财子牌照发放收紧,以及理财业务规模效应较弱。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盈利性有限,单只产品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部分省份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在2026年底前逐步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因此,中小银行选择转型为纯代销机构,通过代销理财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和客户粘性。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分析。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在存款降息与债市行情的推动下,规模显著增长,但产品结构分化明显。资产端配置方向发生重要转变,从低波资产转向高流动性债券。竞争格局方面,理财子公司市占率上升,中小银行加速退出理财市场,代销渠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展望2025年,理财规模增长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存款利率下调和定存到期后的资金流入有望提供一定支持。

相关深度报告

理财2024年报解读:理财高增背后的投资转向与竞争加剧

理财2024年报解读:理财高增背后的投资转向与竞争加剧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开源证券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共2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理财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