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防晒市场深度洞察:功能融合、场景细分与技术创新驱动行业新增长

美业颜究院:2025年防晒市场洞察及趋势风向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美业颜究院于2025年5月26日发布的报告《美业颜究院:2025年防晒市场洞察及趋势风向》,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一瓶防晒霜=隔离+粉底+抗老精华?"这已不再是夸张的广告语,而是当下防晒市场的真实写照。随着消费者对紫外线危害认知的深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防晒产品正经历着从单一功能到多效合一的革命性转变。美业颜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防晒市场洞察及趋势风向》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中国防晒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8年突破224亿元,而推动这一增长的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防晒需求,而是融合了护肤、彩妆等多重功能的"超级防晒"产品。

在这个"全民防晒"的时代,92.5%的消费者认为防晒是必要步骤,62.3%的人已养成日常使用习惯。但市场数据却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冰火两重天"现象——淘系平台防晒销售额同比下滑15.2%,而抖音平台却逆势增长24.4%。这一反差背后,隐藏着哪些行业密码?国际大牌与国货品牌在不同平台的角力,又揭示了怎样的市场格局变化?本文将基于美业颜究院的权威数据,从功能融合、场景细分和技术创新三大维度,为您深度解读2025年防晒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格局重塑:平台分化与国货崛起

1.1 防晒市场整体规模与消费者认知升级

中国防晒市场正步入高速发展期,呈现出规模扩张与消费升级并行的鲜明特征。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14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这一增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消费者防晒意识的普遍提升——高达92.5%的消费者认为防晒"很有必要",62.3%的消费者已经形成经常使用防晒产品的习惯。

表:2018-2028年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及预测

年份 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率
2018 85 -
2019 97 14.1%
2020 109 12.4%
2021 120 10.1%
2022 132 10.0%
2023 148 12.1%
2024E 159 7.4%
2025E 171 7.5%
2026E 184 7.6%
2027E 203 10.3%
2028E 224 10.3%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使用频率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特征:每天使用防晒产品的"高黏性用户"占比达23.4%,而很少使用的"低频群体"仍有1.7%。这种分化预示着市场仍有巨大渗透空间,尤其是对男性用户和中老年群体的教育将成为未来品牌争夺的重点。

1.2 线上渠道分化:淘系下滑与抖音逆袭

2024年防晒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莫过于不同电商平台的业绩分化。淘系平台(淘宝+天猫)防晒品类遭遇"双降"——销量同比下降25.4%,销售额下降15.2%,远低于护肤大盘的平均表现。相比之下,抖音平台却实现了销售额24.4%的逆势增长,市场规模已达50多亿元,与淘系基本持平。

表:2024年淘系与抖音防晒市场关键指标对比

指标 淘系平台 抖音平台
销售额 50亿+ 50亿+
销售额同比 -15.2% +24.4%
销量 4000万+ 6500万+
销量同比 -25.4% -3.2%
防晒霜占比 81% 89%
防晒喷雾占比 17% 11%

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内容电商更适合防晒产品的可视化展示和功效演示;二是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更易触达防晒"潜在需求"用户;三是抖音平台国货品牌表现优异,而国货更擅长内容营销和达人合作。此外,两大平台的季节性差异也十分明显——淘系受618、双11等大促影响显著,而抖音热销期集中在3-8月,更符合防晒产品的自然需求周期。

1.3 品牌竞争格局:国际大牌主导淘系,国货新锐闪耀抖音

防晒市场的品牌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平台特异性"。淘系平台仍是国际大牌的天下,TOP10品牌中仅有薇诺娜和海龟爸爸两个国产品牌上榜,国际品牌合计市场份额高达47%。蜜丝婷以超5亿元销售额领跑,欧莱雅、安热沙等传统防晒强牌紧随其后。

而在抖音平台,国货品牌展现出强劲竞争力,TOP10中占据半壁江山。蜜丝婷同样位居榜首,但国货品牌美康粉黛、柳丝木、雅丽洁等表现抢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增长品牌榜单——抖音TOP10高增品牌中,uluka、林清轩、雪贝雅均为新晋品牌,而珀莱雅在双平台均实现高速增长(淘系+85%,抖音+646%),展现出极强的品牌韧性。

表:2024年淘系与抖音防晒市场TOP5品牌对比

排名 淘系平台 销售额 抖音平台 销售额
1 蜜丝婷 5亿+ 蜜丝婷 6亿+
2 欧莱雅 5亿+ 美康粉黛 3.5亿+
3 安热沙 4.5亿+ 安热沙 3.5亿+
4 薇诺娜 3亿+ 欧莱雅 2亿+
5 兰蔻 2.5亿+ 柳丝木 1.5亿+

从产品类型看,高防晒性能(SPF50+/PA++++)产品占据绝对主流,占比近50%。物化结合型防晒霜以68%的占比成为市场首选,纯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分别占26%和5%。防晒喷雾占比下滑明显,这或与消费者对其吸入性风险的担忧有关。

二、场景化需求爆发:户外、旅拍与通勤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2.1 户外运动场景:"硬核防晒"技术升级

户外运动市场的蓬勃发展为防晒产品带来了全新机遇。2024年上半年,滑翔伞、冲浪、帆船等小众户外运动订单量分别增长65.8%、24.6%和8.7%,而滑雪、骑行、露营等传统项目也保持稳定增长。这类用户对防晒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防水防汗、持久防护、浴后仍有防晒值成为核心诉求。

为满足户外人群需求,品牌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多重创新:一是多重防晒剂复配,近一年单个防晒备案产品平均添加4.5种防晒剂,覆盖UVA、UVB全光谱;二是延长防晒时长,宣称12-15小时长效防护的产品层出不穷;三是强调浴后防晒值,如SHY面纱贴宣称"浴后SPF50+",直接针对水上运动场景。

表:主流户外防晒产品技术特点对比

品牌 产品名称 防晒指标 核心技术亮点
海肌兰 轻型UVB防晒霜 SPF50+ PA++++ 12小时防护,16倍防晒增强
自然堂 全透明光防晒乳 SPF50+ PA++++ 13小时防护,4倍抗氧化
BABI 倍护防晒乳 SPF62 PA++++ 15.5小时防护,16倍防晒增强
SHY 面纱贴防晒 SPF53 PA++++ 浴后40分钟仍保持SPF50+效果
百雀羚 银河防晒 SPF50+ PA++++ 7重防晒剂复合配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下半年起,一批专注户外场景的新品牌开始崭露头角。环亚集团推出的"地壳(DAYHOK)"聚焦山系、海系和城市通勤三大场景,通过与天然矿物颜料品牌联名,强化户外专业形象。本土户外品牌骆驼也跨界推出"骆驼户外美妆"系列,针对滑雪、冲浪等极限运动开发专用防晒产品,目前已布局80个SKU。

2.2 旅拍打卡场景:防晒与彩妆的边界融合

社交媒体时代,"旅拍打卡"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重要生活场景,这也催生了防晒产品的新形态——防晒彩妆。消费者在这一场景下的核心诉求是"跟妆服帖"和"补妆不化妆",因此具有修饰肤色功能的防晒隔离、防晒粉饼等产品迅速走红。

备案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具有防晒特征的定妆粉饼备案数同比增长320%,部分产品防晒值已达SPF30+/PA+++,可媲美专业防晒霜。典型产品如花西子"玉容防晒粉饼"(SPF35 PA+++)、美康粉黛"防晒美白冰霜"(SPF50+ PA++++)等,既满足了防晒需求,又能实现妆容修饰和定妆效果。

从产品形态看,旅拍场景更青睐便于携带和补涂的气垫防晒防晒棒。与传统防晒乳相比,这类产品体积小巧、使用方便,且不易在包包中泄漏,非常适合旅行携带。数据显示,2024年防晒气垫销量同比增长45%,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2.3 日常通勤场景:"防晒+养肤+轻妆"三效合一

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通勤场景下的防晒产品需要满足多重需求:足够的防护力、护肤养肤功效,以及适度的肤色修饰。因此,"双特证产品"(同时具备防晒和美白特证)成为这一赛道的佼佼者,如珀莱雅"羽感防晒"(防晒+美白)、薇诺娜"清透防晒乳"(防晒+舒缓)等。

通勤场景还催生了"智能防晒"概念——能根据环境紫外线强度自动调节防护效果的产品开始受到关注。例如,部分品牌推出的"光感变色防晒",在紫外线增强时会加深 tint颜色,提醒用户补涂;还有些产品添加了抗氧化复合物,可对抗城市污染和蓝光伤害。

表:主流通勤防晒产品功能对比

品牌 产品名称 防晒指标 附加功效 适用人群
珀莱雅 羽感防晒 SPF50+ PA++++ 美白、保湿 所有肤质
薇诺娜 清透防晒乳 SPF48 PA+++ 舒缓敏感、修护屏障 敏感肌
欧莱雅 小金管防晒 SPF50+ PA++++ 抗老、淡纹 熟龄肌
柳丝木 美白防晒乳 SPF50+ PA++++ 提亮肤色、控油 油性/混合性肌肤
蜜丝婷 水润防晒 SPF50+ PA++++ 保湿、妆前打底 干性肌肤

通勤场景的另一趋势是分时防护概念兴起。针对上班路上、办公室内、午间外出等不同时段的紫外线暴露差异,品牌推出了"晨间防护""午间补涂""下班防护"等系列产品,满足全天候分段护理需求。

三、未来趋势展望:从成分竞赛到生态构建

3.1 价值升维:从单一防晒到"多效合一"

防晒产品的价值维度正在经历革命性拓展,"防晒+X"成为产品创新的主流方向。领先品牌纷纷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珀莱雅在2023-2025年间快速推出3款防晒产品,覆盖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和物化结合三种类型;美国品牌Murad则同步推出保湿型、控油型、抗老型和提亮型四大防晒系列,将防晒与功能护肤深度结合。

这种价值升维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功效复合化,防晒与美白、抗老、保湿等护肤功能结合;二是使用场景化,针对办公室、户外、水上等不同环境开发专用产品;三是情感价值附加,通过环保包装、公益联名等方式提升品牌认同感。

从市场反馈看,具有多重价值主张的产品确实更受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防晒+美白"双特证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5%,"防晒+抗蓝光"概念产品搜索量增长120%,而添加了抗氧化复合物的高端防晒霜复购率比普通产品高出40%。

3.2 成分创新:光防护组合物成研发焦点

成分创新始终是防晒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品牌如蜜丝婷通过专利成分构筑技术壁垒;国内企业则聚焦光防护组合物研究,贝泰妮、华熙生物等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巨大。当前研发主要围绕三大方向:一是增强广谱防护能力,覆盖UVA、UVB、蓝光乃至红外线;二是降低刺激性,开发适合敏感肌和儿童使用的温和配方;三是附加护肤功效,如抗氧化、修复光损伤等。

表:2024年防晒市场热门活性成分及应用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功效 应用品牌举例
化学防晒剂 麦色滤XL、天来施S 广谱防晒、光稳定性高 欧莱雅、理肤泉
物理防晒剂 非纳米氧化锌 温和安全、防渗透 安热沙、海龟爸爸
抗氧化复合物 依克多因、麦角硫因 抗光老化、修复DNA损伤 珀莱雅、薇诺娜
生物防晒成分 藻提取物、藿香叶提取物 增强皮肤自身光保护能力 华熙生物、植物医生
舒缓成分 积雪草苷、泛醇 缓解刺激、修护屏障 雅漾、理肤泉

值得关注的是,"清洁美容"理念也深刻影响了防晒成分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防晒剂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对珊瑚礁的危害。因此,不含氧苯酮、桂皮酸盐等争议成分的"珊瑚友好型"防晒产品市场份额已提升至15%,年增长率超过50%。

3.3 形态创新:自研技术构筑品牌护城河

防晒产品的形态创新主要集中在剂型改良递送技术两方面。剂型方面,传统防晒乳仍占主导,但气垫、棒状、喷雾等新形态增长迅速;技术方面,各品牌纷纷通过自研成膜技术、包裹技术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成膜技术是决定防晒产品防护力和使用感的关键。目前行业领先的3D网状成膜技术可使防晒剂均匀分布在皮肤表面,形成连续保护膜,既避免防护漏洞,又减少厚重感。而微囊包裹技术则能将活性成分包裹在微米级胶囊中,使用时才释放,既保持成分活性,又降低刺激性。

表:主流防晒技术对比及代表品牌

技术类型 技术原理 优势 代表品牌
3D网状成膜 形成立体网状防护膜 均匀覆盖、无死角防护 安热沙、资生堂
微囊包裹 活性成分微囊化 降低刺激、控制释放 珀莱雅、润本
水感科技 油水比例优化 清爽不黏腻 蜜丝婷、妮维雅
智能变色 紫外线感应变色 直观显示防护效果 肌肤之钥、羽西
生物降解 使用可降解防晒剂 环保可持续 珂润、Fancl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如蜜丝婷的"水感防晒"技术使其产品在油腻度测试中得分领先同类20%;珀莱雅的"Smart Capsule"智能微囊技术则让防晒成分的稳定性提升35%。未来,随着AI辅助配方设计的普及,防晒产品的技术门槛还将进一步提高。

3.4 人群细分:从婴童到银发族的全龄防护

防晒市场的人群细分趋势日益明显,各年龄段都有专属产品涌现。婴童防晒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2024年备案数同比增长40%。与传统防晒乳占比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儿童专用防晒气垫、防晒棒等新形态增长迅速,产品更倾向物理防晒,强调非纳米级成分以避免化学渗透风险。

少数前瞻性品牌已开始布局青少年市场。润本、植物妈妈等品牌推出针对12-18岁青少年的防晒系列,主打"控油+防晒"双重功效,包装设计也更符合青少年审美。而另一方面,针对中老年人的防晒产品也开始强调"抗老+防晒"复合功能,添加更多肽类和抗氧化成分。

表:不同人群防晒产品特点对比

人群类别 核心需求 产品特点 代表品牌
婴童(0-3岁) 安全温和 物理防晒、无添加 海龟爸爸、evereden
儿童(4-12岁) 易涂抹、耐摩擦 彩色膏体、防水防汗 植物妈妈、妙思乐
青少年 控油、不闷痘 质地清爽、包装时尚 润本、柳丝木
成年人 多效合一 防晒+美白/抗老 珀莱雅、欧莱雅
孕妇 成分安全 无化学防晒剂、无香精 袋鼠妈妈、亲润
中老年人 抗老修复 高保湿、添加抗老成分 羽西、百雀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男性防晒市场正在觉醒。2024年男士专用防晒销售额增长28%,增速是整体市场的3倍。针对男性不喜欢厚重肤感的特点,品牌推出了更轻薄的防晒啫喱、喷雾等产品,并在营销上强调"防晒是健康生活方式"而非美容步骤,以降低使用门槛。

结语:防晒市场的"黄金十年"刚刚开始

纵观2025年防晒市场,我们清晰地看到三条主旋律:功能融合打破品类边界,场景细分创造增量空间,技术创新构筑竞争壁垒。从一瓶简单的防晒霜,到今天集防护、护肤、彩妆于一体的"超级产品",防晒品类的价值内涵已经发生质的飞跃。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光老化认知的深入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防晒市场还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那些能够精准捕捉细分需求、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并构建完整产品生态的品牌,将在这场"防晒革命"中赢得先机。而美业颜究院的持续监测显示,婴童防晒、男士防晒、中老年防晒等细分赛道仍处于蓝海阶段,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可以预见,防晒市场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在这个由科技驱动、需求引领的变革时代,唯有那些既懂技术又懂消费者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持续领跑。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为什么淘系平台防晒销售额下降而抖音却在增长?

A1:这主要源于三大差异:1)内容电商更适合防晒产品的可视化展示;2)抖音算法更擅长挖掘潜在需求;3)国货品牌在抖音表现更好,而国货更擅长内容营销。此外,抖音用户更年轻,对新兴防晒产品接受度更高。

Q2: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哪个更好?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A2:两者各有优劣:物理防晒(氧化锌/二氧化钛)更温和,适合敏感肌和儿童,但可能泛白;化学防晒肤感更好,但部分成分可能刺激肌肤。目前68%的热销产品采用物化结合配方,兼顾安全性和使用感。消费者应根据肤质和场景选择——敏感肌/户外选物理防晒,日常通勤可选化学或混合型。

Q3:SPF和PA值是不是越高越好?

A3:并非如此。SPF50可阻挡约98%的UVB,而SPF100仅提升至99%,差异有限。过高SPF可能增加皮肤负担。日常通勤SPF30-50足够,户外活动可选SPF50+。PA值反映UVA防护,日常PA+++足够,长时间户外需PA++++。更重要的是足量(2mg/cm²)和定时补涂(每2-3小时)。

Q4:防晒市场未来最大的增长机会在哪里?

A4:三大潜力赛道值得关注:1)男性防晒市场,目前渗透率不足15%;2)中老年防晒,随着抗老意识提升将释放需求;3)功能性结合产品,如防晒+抗老、防晒+美白等双特证产品。此外,环保型防晒和智能防晒(如紫外线感应)也是创新方向。

Q5:如何判断一款防晒产品的真实防护效果?

A5:可参考以下指标:1)认准"国妆特字"批准文号;2)查看全成分表,优质产品通常含3-5种防晒剂复配;3)关注第三方测评数据,如水浴后的SPF保持率;4)实际试用检查是否泛白、油腻。美业颜究院提醒,宣称"植物防晒""食品级"的多为营销概念,真正防护仍需靠科学配方的防晒剂。

相关深度报告

美业颜究院:2025年防晒市场洞察及趋势风向

美业颜究院:2025年防晒市场洞察及趋势风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美业颜究院于2025年5月26日发布,共32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防晒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