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升级,工控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汇川技术作为国内领先的工控企业,其业务涵盖了工业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等多个板块。本文将重点分析汇川技术在工控领域的业务表现,探讨其行业规模的增长潜力,以及国产替代和出海战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汇川技术、工控业务、国产替代、出海战略、行业规模扩容
一、工控行业规模持续扩容,汇川技术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的神经系统,其市场规模随着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而不断扩大。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2134.9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2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611亿元,预计将持续增长。

汇川技术作为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涵盖控制层、驱动层及执行层的多品类细分产品。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在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3年汇川技术的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28.2%,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7.0%,位列第二。这些数据表明,汇川技术在工控行业的市场份额正稳步提升,行业地位日益稳固。
二、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汇川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企业正逐步从依赖进口品牌向国产替代转变,这为汇川技术等国内工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汇川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进口品牌的替代。例如,公司的中高压变频器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15.9%,位居第一;小型PLC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为15.3%,位列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汇川技术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汇川技术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通过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实现了从技术预研到产品开发的高效转化。此外,公司还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拓展产品线和提升技术实力,如收购长春汇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伺服系统编码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传感器、海外市场等领域的竞争力。
三、出海战略成效显著,汇川技术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汇川技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参加国际展会、与国际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汇川技术的海外营收达到17.4亿元,同比增长96.5%,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有效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水平的提升。
汇川技术的出海战略不仅限于销售产品的国际化,更包括研发、供应链等方面的全面国际化。公司在海外市场寻找具备一定规模、品牌、渠道的标的,通过并购等方式,快速构建多产品解决方案能力,拓宽业务赛道。例如,公司在印度、韩国、东南亚等市场,通过行业线出海的方式在电梯、注塑机、电子、车用空调、物流等行业获得批量订单,在陶瓷、风电、港口、水泥、印包等行业实现了样板点的落地。
总结
汇川技术作为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业务涵盖了工业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等多个板块。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在通用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随着工控行业的持续扩容,国产替代趋势的明显,以及出海战略的成效显著,汇川技术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汇川技术有望在全球工控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