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亚迪分析:智驾平权战略引领行业变革

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智驾专题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证国际证券于2025年2月13日发布的报告《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智驾专题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布局,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与变革。本文将深入分析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战略布局、技术发展、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探讨其如何通过“智驾平权”战略引领行业变革。

关键词:比亚迪、智能驾驶、智驾平权、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

一、比亚迪发展历程与智能驾驶的崛起

比亚迪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从早期的电池技术研发到如今的整车制造,比亚迪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兴起,比亚迪更是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入,逐步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化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024年,比亚迪在梦想日上正式发布了整车智能发展战略,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智能驾驶领域。通过高端品牌仰望、方程豹、腾势等系列的推出,比亚迪开始试水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尽管2024年其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智驾渗透率仅为1.0%和0.5%,但这一战略的启动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比亚迪进一步明确了“智驾平权”战略,即通过规模化推广智能驾驶系统,将高阶NOA功能普及至全系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及20万元以上车型。这一战略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视,也彰显了其推动行业变革的决心。比亚迪的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分为A、B、C三个版本,分别对应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其中天神之眼C(DiPilot 100)支持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成为此次战略的重点。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发展采用了“独立自研+开放合作”的双线并行模式。一方面,比亚迪不断强化自身的全栈自研能力,包括算力芯片、算法和大模型等;另一方面,通过与英伟达、地平线、Momenta、华为等顶尖供应商合作,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这种模式不仅加速了比亚迪智驾技术的研发进程,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智能驾驶行业现状与比亚迪的市场地位

智能驾驶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正受到全球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的高度关注。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2023年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已达57.1%,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提升至99.7%。这一趋势表明,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在这一背景下,比亚迪凭借其“智驾平权”战略,迅速提升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根据盖世汽车的统计,2024年1-9月,比亚迪在标配L2等级车型市场中占据了12.2%的份额,仅次于丰田。尽管在NOA车型市场中,比亚迪的占比相对较低,但随着2025年高阶NOA车型占比预计达到50%,其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崛起,不仅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竞争对手形成了巨大压力。其“智驾平权”战略通过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普及至全系车型,使得智能驾驶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比亚迪产品的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其他自主品牌如吉利、长城、长安等,比亚迪的战略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示范,促使它们加速推出自身的智驾战略。而对于合资车企而言,比亚迪的崛起则是一次电动化与智能化双重滞后的生死考验。

尽管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城市NOA等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上,仍面临挑战。目前,华为、理想、小鹏等头部智驾车企在城市NOA和“车位到车位”功能推送方面仍占据领先优势。不过,比亚迪通过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实力和合作模式,有望在未来逐步缩小这一差距。

三、比亚迪智驾技术与战略布局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硬件+软件”的协同创新。在硬件方面,比亚迪的智驾系统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组合,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其中,激光雷达作为城市NOA功能的关键传感器,其供应商主要为速腾聚创和禾赛。此外,比亚迪还计划推出自研芯片,逐步替换部分外部芯片供应,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成本优势。

在软件方面,比亚迪的智驾系统采用了分层架构,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和需求,分别采用自研算法和外部供应商算法。例如,DiPilot 100采用自研方案,而DiPilot 300和DiPilot 600则主要依赖Momenta、华为等外部供应商的成熟算法。这种灵活的软件架构不仅确保了技术的先进性,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

比亚迪的智驾战略布局体现了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通过“智驾平权”战略,比亚迪不仅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为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资源整合能力。截至2025年,比亚迪的智驾团队人数已从2022年的100多人扩充至5000多人,成为中国智驾领域规模最大的团队之一。通过整合多支研发团队,比亚迪成立了“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确立了智能驾驶开发中心、天璇团队和天狼团队等核心团队,分别负责高阶智驾研发、低阶智驾研发以及方案量产与交付。

四、比亚迪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智驾平权”战略的推进,比亚迪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根据灼识咨询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99.7%,高阶自动驾驶的渗透率也将超过80%。这一趋势为比亚迪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尽管比亚迪在高速NOA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城市NOA等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其次,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比亚迪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其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比亚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复杂性增加,如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成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尽管面临挑战,比亚迪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灵活的战略布局,有望在未来智能驾驶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不断优化硬件配置、提升软件性能以及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比亚迪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安全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相关FAQs: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是什么?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是指通过规模化推广智能驾驶系统,将高阶NOA功能普及至全系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及20万元以上车型。这一战略旨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提升比亚迪产品的竞争力。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有哪些优势?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采用“硬件+软件”的协同创新模式,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组合和灵活的软件架构。其硬件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软件则结合自研算法和外部供应商算法,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优势。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华为、理想、小鹏等头部智驾车企。这些企业在城市NOA和“车位到车位”功能推送方面占据领先优势,但比亚迪通过“智驾平权”战略也在快速追赶。

比亚迪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比亚迪未来将继续推进“智驾平权”战略,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同时,比亚迪将加强自研芯片和算法的研发,优化硬件配置,提升软件性能,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以保持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关于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入分析。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布局,正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与变革。通过“智驾平权”战略,比亚迪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比亚迪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灵活的战略布局,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安全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相关深度报告

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智驾专题报告

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智驾专题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证国际证券于2025年2月13日发布,共20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比亚迪,01211,智驾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