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乘用车曲轴领域的龙头企业,福达股份(603166.SH)凭借其在动力传动系统领域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成功抓住了混动/增程汽车市场爆发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前瞻性布局机器人减速器这一新兴领域,展现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路径。
曲轴作为内燃机五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主要由主机厂自供,市场格局相对固化。然而随着自主品牌在混动/增程领域的崛起,第三方曲轴供应商迎来了市场份额大幅扩容的黄金时期。福达股份作为这一变革中的佼佼者,不仅深度绑定比亚迪、理想、赛力斯等头部混动/增程车企,更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构建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深入分析福达股份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布局以及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的战略定位,重点解读其曲轴业务如何受益于混动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带来的长期发展空间,为读者呈现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转型路径与成长逻辑。
一、三十年深耕成就自主曲轴龙头
福达股份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自主创新的缩影。公司成立于1995年,最初专注于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2003年,公司成立福达曲轴,正式进军曲轴这一技术密集型领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公司战略布局进一步延伸,成立福达齿轮拓展齿轮业务,次年又成立福达锻造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实现了毛坯锻件自主供应能力,这一垂直整合的战略决策为其日后成本优势的形成埋下伏笔。
2014年是福达股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资本实力的增强为其后续扩张提供了强劲动力。上市后,公司并未止步于国内市场,2018年与德国阿尔芬合资进一步拓展至大型曲轴领域,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得到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敏锐捕捉到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的趋势,于2022年成立新能源电驱动公司,业务拓展至新能源电驱系统齿轮业务,2023年新能源电驱系统高精密齿轮项目正式投产,完成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关键布局。
表:福达股份发展历程关键节点
年份 | 重要事件 | 战略意义 |
---|---|---|
1995 | 公司成立 | 进入汽车动力传动系统领域 |
2003 | 成立福达曲轴 | 专注曲轴这一核心零部件 |
2008 | 成立福达齿轮 | 拓展齿轮业务,产品多元化 |
2009 | 成立福达锻造 | 实现毛坯锻件自主供应,垂直整合 |
2014 | 上交所上市 | 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加速发展 |
2018 | 与德国阿尔芬合资 | 提升大型曲轴技术能力 |
2022 | 成立新能源电驱动公司 | 布局新能源领域 |
2023 | 新能源齿轮项目投产 | 新能源业务实质性突破 |
2024 | 组建机器人技术团队 | 拓展机器人减速器新赛道 |
在股权结构方面,福达股份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与集中性。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黎氏家族(包括黎福超先生及其子女),共持有公司58.12%的股份,其中直接持股5.55%,通过福达集团持股52.57%。这种集中稳定的股权结构为公司长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避免了因股权分散导致的短期行为,使管理层能够专注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构建。
从财务表现来看,福达股份经历了明显的业绩拐点。2022年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均有所下滑,营业收入11.35亿元,同比下降37.5%;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69%。然而2023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客户混动曲轴需求的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回升,2023年实现营收13.52亿元,同比增长19.1%;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58%。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1.7-1.9亿元,同比增长64.2%-83.5%,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
研发创新是福达股份保持行业领先的关键。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过去多年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持续的研发投入不仅巩固了公司在传统曲轴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新能源电驱动齿轮和机器人减速器等新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技术储备。2024年,公司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46.67%、36.36%,展现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混动市场爆发重塑曲轴行业格局
曲轴作为内燃机的"心脏"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汽车动力技术路线息息相关。传统认知中,随着电动车普及,曲轴等内燃机零部件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现实发展却呈现不同路径——混动/增程技术的兴起为曲轴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曲轴是内燃机五大核心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之一,其作用是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旋转动力,通过飞轮传送给底盘机构。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混动/增程车,曲轴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混动/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整个曲轴行业的市场格局和竞争逻辑。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乘用车燃油车加混动车的批发销量约2244万辆,对应乘用车曲轴市场规模约89.8亿元。这一市场规模超出许多人的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混动车型的快速增长弥补了纯燃油车下滑带来的市场收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已成为混动市场的主导力量,2024年比亚迪、理想、问界三家企业在混动/增程市场的份额合计超过65%,其中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达248.54万辆,独占48.6%的市场份额。这种品牌格局的变化对曲轴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
表:2024年主要品牌混动/增程车销量及市场份额
品牌 | 混动/增程销量(万辆) | 市场份额 |
---|---|---|
比亚迪 | 248.54 | 48.6% |
理想 | 48.97 | 9.6% |
问界 | 36.39 | 7.1% |
其他 | 177.10 | 34.7% |
合计 | 511.00 | 100.0% |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曲轴市场由合资主机厂主导,这些企业具备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核心自制能力,曲轴作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通常采用自供模式,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有限。而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引领混动市场,新势力车企更侧重智能化等能力建设,且大部分没有发动机历史底蕴,因此更多外采第三方供应商曲轴。这种转变使得第三方曲轴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在新能源时代大幅扩容,为福达股份等专业曲轴制造商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福达股份作为乘用车第三方曲轴龙头,在行业变革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公司与浩物股份、内江金鸿、天润工业等同业竞争者相比,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优势。从产能角度看,福达股份2023年曲轴产能约200万根,虽不是行业最大,但公司"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曲轴智能制造项目"已于2024年6月开始建设,预计将新增100万根新能源混动曲轴产能,2025年5月底陆续投产后,公司产能规模将跃居行业前列。从客户结构看,福达已成功配套比亚迪、赛力斯、理想等头部混动/增程车企,其中比亚迪全系列混动曲轴产品供货比例达50%以上,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比亚迪新一代超级混动产品的研发,展现出深度合作关系。
福达股份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客户资源和产能规模上,更在于其独特的垂直一体化模式。与主要竞争对手浩物股份相比,福达实现了毛坯锻件+曲轴机加一体化生产,而浩物的毛坯均为外采。这种垂直一体化模式带来了多重效益: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二是保障了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三是解决了产能扩张的瓶颈问题。财务数据印证了这一优势——2024年前三季度,福达股份毛利率达24.7%,净利率10.9%,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客户拓展方面,垂直一体化也增强了公司竞争力,好客户与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构建了稳固的高盈利基础。
三、双轮驱动:曲轴放量与机器人减速器突破
福达股份的增长逻辑日益清晰,形成了"汽车业务稳健增长+机器人业务前瞻布局"的双轮驱动格局。在汽车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受益于混动市场放量,深度绑定头部客户,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目前公司新能源曲轴订单饱满,产能处于饱和状态。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一方面对现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上半年已完成4条生产线的改造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产能建设,"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曲轴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预计2025年中期开始陆续投产。与此同时,公司在上半年对乘用车曲轴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布局调整,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弹性。
客户拓展方面,福达股份取得了系列突破。除巩固与比亚迪的合作外,2023年公司获得奇瑞混动产品定点,2024年开始批量供货;赛力斯项目也在2024年全面开始批量供货;理想汽车的三代曲轴产品计划于2024年8月开始小批量生产。这些新项目陆续量产将为公司曲轴业务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根据行业预测,随着比亚迪DM5.0平台、奇瑞、理想、赛力斯等混动车型放量,福达股份曲轴业务有望在未来三年保持3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新能源电驱动齿轮是福达股份在汽车领域的另一重要布局,目前该业务已进入从0到1的突破阶段。根据公司公告,比亚迪和联合电子的一款产品已分别进入量产阶段。2024年上半年,吉利两轴两项项目和联合电子一体轴项目均已顺利获得定点,预计2024年三季度量产。在新客户开发方面,公司正积极拓展赛力斯齿轮新平台项目,以及联合电子的小米、大众齿轮项目、吉利齿轮项目。根据公司股权激励目标,2024-2026年新能源电驱动齿轮业务将实现收入不低于2500万、1.6亿元、3亿元,呈现出快速爬坡的态势。
表:福达股份新能源曲轴客户配套情况
客户 | 配套进展 |
---|---|
比亚迪 | 全系列混动曲轴供货比例50%以上,参与新一代超级混动研发 |
奇瑞 | 2023年获得定点,2024年开始批量供货 |
赛力斯 | 2024年全面开始批量供货 |
理想 | 三代曲轴产品计划2024年8月小批量生产 |
机器人减速器业务是福达股份面向未来布局的战略性新业务。2024年,公司迅速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结合现有精密齿轮生产能力,已在机器人减速器产品上取得初步成果。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对精度、可靠性和寿命要求极高,其制造工艺与高精度齿轮有诸多相通之处,福达股份在精密齿轮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减速器业务提供了良好基础。
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兴起为减速器带来了广阔空间。行业研究显示,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扮演关键角色:一方面作为关节核心传动部件,用于降低电机转速并增大扭矩,确保精确稳定运动;另一方面在工业机器人中占零部件成本30%以上,而人形机器人对精密减速器需求更大。从各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路线来看,减速器方案呈现多元化特点,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 X等采用谐波减速器;智元远征A1、宇树科技H1等则以行星减速器为主;小鹏PX5则同时采用谐波和行星减速器。这种多元化格局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更多机会。
福达股份正积极拓展机器人减速器产品定点项目,虽然目前该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公司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长期来看,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减速器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将成为福达股份继汽车曲轴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从汽车零部件向机器人关键部件的跨界拓展,体现了管理层的前瞻视野和战略胆识,也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福达股份在曲轴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A1:福达股份在曲轴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公司实现了从毛坯锻件到曲轴机加工的全流程自主生产,相比外购毛坯的竞争对手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二是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深度绑定比亚迪、理想、赛力斯等头部混动/增程车企,其中比亚迪混动曲轴供货比例超过50%;三是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公司多年保持5%以上的研发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持续的技术创新保障了产品竞争力。
Q2:混动/增程汽车的兴起对曲轴行业有何影响?
A2:混动/增程汽车的兴起对曲轴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扩大了市场需求,2024年乘用车曲轴市场规模约89.8亿元,超出此前预期;二是改变了行业格局,传统燃油车时代曲轴主要由主机厂自供,而混动时代第三方供应商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三是提高了技术要求,混动系统对曲轴等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具备技术优势的专业供应商更能适应这一变化。
Q3:福达股份布局机器人减速器业务的合理性在哪里?
A3:福达股份布局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具有多重合理性:技术协同方面,减速器与高精度齿轮在制造工艺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公司现有技术积累可迁移应用;市场前景方面,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带来减速器需求爆发,据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200亿美元;战略发展方面,机器人业务将为公司开辟第二增长曲线,降低对汽车行业的单一依赖,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福达股份(603166)首次覆盖:曲轴跟随头部混动客户放量,机器人打开新空间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中泰证券于2025年3月6日发布,共12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福达股份,603166,曲轴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