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如何把握周期与成长的双重机遇?

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西部证券于2024年9月2日发布的报告《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农林牧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多个子领域。该行业不仅为市场提供基本的农产品,同时也是食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推动了农林牧渔行业的稳步发展。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动物疫病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等。本文将从行业周期性波动和成长性发展两个角度,探讨农林牧渔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周期性波动、成长性发展、市场需求、技术创新

一、周期性波动:生猪养殖行业的晴雨表

生猪养殖是农林牧渔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性波动对整个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西部证券的研究报告,生猪需求相对稳定,供给端周期性波动导致猪价周期性波动。供给端的核心指标为能繁母猪存栏量,当期存栏量决定10个月之后的生猪出栏量。从历史数据来看,生猪价格经历了多轮完整的上升-下降周期,每轮猪周期猪价高点相对于低点的涨幅均在100%以上。例如,2018/4-2021/10的超级猪周期,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价波动幅度巨大。当前,生猪产能调控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调整为3900万头,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能繁存栏量为4041万头,处于产能绿色区间。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稳定生猪产能,减少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猪价大幅波动。

二、成长性发展:种子行业与饲料行业的未来趋势

农林牧渔行业的成长性发展主要体现在种子行业和饲料行业。种子行业受益于转基因商业化的推进,预计将为市场带来显著增量。例如,转基因玉米种子的推广预计将带来130亿/年的市场扩容,其中,转基因性状公司预计将分得51.7~77.5亿元的市场空间。头部性状、制种企业因市场扩容及行业集中度提升,远期收入有望扩张数倍。在饲料行业,随着玉米、豆粕价格的回落,饲料行业毛利率有望恢复。同时,头部饲料企业产量仍有扩张空间,预计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例如,海大集团、新希望、唐人神等企业饲料板块销量同比提升,显示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趋势。

三、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推动了农林牧渔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同时,技术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种子行业,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极大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种子的需求。在饲料行业,新型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配方技术的研发,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率。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精准农业、智能养殖等,也在提高农林牧渔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结

农林牧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周期性波动和成长性发展是行业的两个重要特征。通过分析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我们可以看到政策调控对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而在种子行业和饲料行业的成长性发展中,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农林牧渔行业将继续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同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增长潜力。

相关深度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西部证券于2024年9月2日发布,共67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农林牧渔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