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用户段产品涵盖了从上游的芯片、板卡、模块和天线等组件,到中游的车载终端、系统集成、国防安全终端等,再到下游的运营服务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北斗导航产业正经历着从导航型产品增长趋缓到高精度市场广阔转变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北斗导航、用户段、导航型、高精度市场、市场转型、技术迭代、应用拓展
1. 导航型产品增长趋缓的背后
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的普及,导航型产品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快速增长。然而,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这一增长趋势正在放缓。2019至2023年间,我国带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波动态势,从3.72亿部降至2.69亿部,反映出市场对于导航型产品的增长已接近饱和。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市场对于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这直接导致了导航型产品的增长趋缓。
在这一背景下,北斗导航产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其在精准农业、智能交通、形变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现有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无人机导航等,这些领域对于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2. 高精度市场广阔的前景
高精度市场之所以被看好,主要得益于其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在精准农业领域,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农机自动驾驶,提高作业效率和土地利用率。据《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将达到19.06万台,市场规模可达36.40亿元。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高精度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对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迫切需求。
在智能交通领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精度定位系统能够提供车道级甚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这对于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据中汽协预测,到2025年,我国汽车市场总销量或将超过3000万辆,其中L2+装备率达到60%的车辆都需要安装高精度定位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80亿元。这一预测不仅揭示了高精度市场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广阔前景,也表明了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3. 技术迭代与应用拓展的双重驱动
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迭代与应用的拓展。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北斗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能够提供全球覆盖的服务,这为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应用的拓展。在形变监测领域,北斗高精度接收机的应用,使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更为精准和及时。据自然资源部数据,到2025年前,我国建立3.5万处预警实验点需投入28亿元,如果全国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建立预警试验点,则未来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62.96亿元。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形变监测领域对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巨大需求,也反映了北斗导航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
在无人机领域,高精度GNSS技术的应用,使得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更为精准,能够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地理测绘、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这一增长率不仅显示了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巨大潜力。
总结
北斗导航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导航型产品的增长趋缓,高精度市场以其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技术迭代与应用拓展的双重驱动,为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高精度定位技术将在北斗导航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
相关深度报告

北斗导航产业研究报告:北斗海外市场增长显著,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甬兴证券于2024年10月18日发布,共2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北斗导航,高精度定位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