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对高速短距连接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有源电缆(AEC)凭借其内置信号增强芯片的优势,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内部连接的热门选择。本文将深入分析AEC行业的发展背景、市场规模、产业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AEC技术如何为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AEC、数据中心、短距连接、信号增强、市场规模、产业链
1、AEC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市场需求
AEC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数据中心对高速短距连接的迫切需求。在数据中心内部,光纤连接和铜缆连接是两种主要的网络线缆连接方式。光纤连接虽然传输距离远,但在短距离连接中成本较高;铜缆连接则因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在数据中心内部的短距离连接中占据重要地位。AEC作为有源铜缆的细分种类,通过在铜缆两端集成Retimer芯片,实现了信号的增强和重整,有效提升了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对高速互联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EC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的性价比之选。
2、AEC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根据LightCounting的数据,2024年AEC市场规模预计约2.18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到13.12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4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对高速短距连接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AEC技术在成本、功耗、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与DAC和AOC相比,AEC在2.5-7m短距传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数据中心内部的连接方案中,AEC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CSP客户自研ASIC比例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厂商升级铜连接方案,AEC硬件需求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规模在预测数值的基础上仍有较大的上修空间。
3、AEC产业链分析
AEC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芯片制造、铜缆制造和连接器及其组件的生产。Retimer芯片和铜缆是AEC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比较高。中游为AEC生产组装厂,负责将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AEC产品。下游环节的终端客户群体涉及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消费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在AEC产业链中,Retimer芯片供应厂商包括Credo、博通、Marvell等海外公司,以及澜起科技等国内厂商。铜缆制作工艺复杂,产业链厂商主要包括芯线供应商、成品线材供应商及线束供应商。连接器市场增长迅猛,国产厂商如鼎通科技、华丰科技等正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部分国内光模块厂商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也切入到AEC产业链,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
4、国内AEC相关公司的发展现状
国内多家公司在AEC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瑞可达公司在汽车连接器领域深耕多年,近年来积极拓展AI和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线,其AEC高速组件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产品。博创科技原本主要生产AOC产品,后被长飞光纤收购,其子公司长芯盛主营AEC、ACC、DAC等产品,并与国内多家公司在AEC领域展开合作。兆龙互联主营数据电缆、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在大型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包括DAC、ACC、AEC等,并为交换机和服务器设备内部电缆模组提供多样化的接口。沃尔核材作为国内热缩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其高速通信线产品随下游高速铜互连行业需求爆发,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神宇股份主营射频同轴电缆,在高速数据线方面与多家客户进行合作,为AEC厂商提供铜缆材料。立讯精密拥有高速铜连接全套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通信互联方面的产品包括电连接、光联接以及热管理和电源等。
5、AEC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AEC技术有望在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AEC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我国算力产业链注入活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国内厂商在AEC领域的研发、制造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既能为芯片厂商提供高度耦合的方案,也能为CSP厂商提供高度解耦的方案,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相关FAQs:
AEC技术与DAC、AOC相比有哪些优势?
AEC技术相较于DAC,能够支持更长距离、更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DAC信号传输覆盖距离随通信速率提升而下降,而AEC通过集成Retimer改善信号质量,实现服务器间7m内的高速数据传输。与AOC相比,AEC在成本、功耗、可靠性上更具优势,其功耗相比AOC降低50%,成本则是AOC成本的1/3左右,整体传输时延AEC更优。
AEC市场规模为何能保持高速增长?
AEC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对高速短距连接需求的持续增加。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对高速互联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EC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的性价比之选。此外,随着CSP客户自研ASIC比例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厂商升级铜连接方案,AEC硬件需求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规模在预测数值的基础上仍有较大的上修空间。
国内AEC相关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如何?
国内多家公司在AEC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在Retimer芯片供应方面,澜起科技等国内厂商逐渐崭露头角;在铜缆制造和连接器生产方面,鼎通科技、华丰科技等国产厂商正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AEC生产组装方面,瑞可达、博创科技、兆龙互联等公司积极布局,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国内厂商在AEC领域的研发、制造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以上就是关于AEC行业的深度分析。AEC技术凭借其内置信号增强芯片的优势,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的热门选择。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AEC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多家公司在AEC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具有明显的研发、制造以及成本控制优势。未来,AEC技术有望在数据中心内部高速短距连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算力产业链的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