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将深入分析2024年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背景、行业实践与未来趋势,探讨数字化如何重塑城市治理、经济结构与社会服务,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城市数字化转型、政策解读、行业实践、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一、政策引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蓝图
2024年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该政策不仅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顶层设计,还明确了转型的三大方向: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质量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政策强调了整体性布局的重要性,要求城市在转型过程中聚焦共性数字资源、数字经济、产城融合等关键领域,实现数字技术与城市场景业务的深度融合。同时,政策还提出了转型支撑的全方位赋能,包括加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体系的建设,确保数据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此外,政策倡导的全过程转型生态,涵盖了规划、设计、实施、运维、运营等各个环节,强调了技术赋能与制度改革的协同推进。
二、行业实践:数字化转型的多领域突破
在政策的引导下,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城市共性基础领域中,智能中枢的建设形成了三类主导模式:业务协同支撑型、技术平台赋能型和数字资源统筹型。这些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水平,还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融通与业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广州市的“穗智管”平台,通过对接40个部门的115个业务系统,归集了100亿条城市运行数据,形成了超3000个城市体征数据指标,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全面监测与智能决策。
在城市数字经济领域,产业服务平台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城市产业功能区连片覆盖,推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同时,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落地运营,为城市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此外,数字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布局与集群化发展,为中西部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涵盖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存储、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网络和智能终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在新型产城融合领域,城市通过创新开放数字化转型场景,有序推进“数字更新”,激发了产业新活力。北京、成都、广州等地通过搭建智慧城市开放创新平台,发布应用场景指引,组织创新大赛,推动了一批创新应用的落地。同时,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城市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在城市数字治理领域,“一网统管”已从理念创新走向规模落地,织密了多跨业务协作网。各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了多种“一网统管”建设路径,如上海的事件驱动模式、广东的数据驱动模式和北京的业务驱动模式。这些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城市运行态势的全面感知、体征指标的监测、统一事件的受理、智能调度指挥以及联动协同处置,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技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引擎
技术创新是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在智能中枢建设中,各地积极拥抱AI大模型、AI Agent、仿真推演等新技术,提升了智能分析、智能调度、智能监管和辅助决策的能力。例如,深圳市福田区通过整合集成能力平台、AI平台、CIM平台、区块链平台和视频联网平台,打造了城市智能中枢平台,为城市全域数字应用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持。AI平台的民意事件智能分拨功能,将分拨效率从平均每单4分钟提速到50秒,分拨准确率达90%。
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中西部地区紧抓新兴产业发展契机,实现了产业集群的优化布局。例如,“东数西算”工程促进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特色算力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布局也由东部地区城市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过渡。同时,城市高端数字产业成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如苏州市推动基础优势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端迈进,上海市加快布局区块链、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数字经济新赛道。
在城市数字治理领域,技术创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重庆市通过构建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了城市治理的统筹协调、上下贯通和横向协同。广州市的“穗智管”平台,通过打通市、区、街镇及村居的数据链路和业务链路,建成了多个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应用场景,实现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四、协同发展:构建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系统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政策引领和技术驱动,还需要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转型生态创新方面,城市数字底座、城市数据要素、适数制度改革、运营运维和区域协同等板块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浙江省通过升级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构建了数据采集、存储、归集、治理、应用、管理和智能等全生命周期流程能力体系,实现了数据资产的快速响应和支撑。
在区域协同转型生态方面,城乡协同、城市协同和国际合作均取得了新进展。城乡协同从网络协同、应用普及到素养提升,数字落差逐步消弭。城市协同从单一行业向全面合作升级,跨域“握手”激活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合作方面,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成为全球共识,合作渠道持续拓展,数据要素领域跨境管理模式加快探索,保障了数据要素的合规流动。
相关FAQs:
1、什么是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在经济、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数字化升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质量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2024年城市数字化转型政策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2024年城市数字化转型政策的核心要点包括:全领域转型,聚焦城市共性数字资源、数字经济、产城融合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支撑,加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体系建设;全过程生态,涵盖规划、设计、实施、运维、运营等各个环节,推动技术赋能与制度改革的协同推进。
3、城市数字经济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城市数字经济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产业服务平台覆盖面的扩大,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城市产业功能区连片覆盖;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落地运营,为城市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数字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布局与集群化发展,为中西部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城市数字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有哪些?
城市数字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包括: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规模落地,织密多跨业务协作网;基层治理的数据赋能与技术赋智,实现多治理条线的基层合一;“城市码”的探索与实践,统一治理对象的“数字身份”。
5、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生态系统包括:城市数字底座、城市数据要素、适数制度改革、运营运维和区域协同等板块。这些板块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分析。在政策的引领下,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技术创新为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协同发展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系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深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关深度报告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于2025年1月7日发布,共51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