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行业分析报告:产量波动与转型调整期的挑战与机遇

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如何看待2024年饲料产量数据?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国联民生证券于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报告《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如何看待2024年饲料产量数据?》,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2024年,中国饲料行业经历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产量下降,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2024年中国饲料行业的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空间、未来趋势、发展前景、竞争格局、供需情况、消费趋势以及产业链发展,探讨行业在转型调整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饲料行业、产量变化、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趋势、产业链分析

一、饲料产量波动: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转型的信号

2024年,中国饲料行业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产量下降,全年饲料总产量为31503.1万吨,较上年下降2.1%。这一变化背后反映出下游生猪、水产、肉牛等产业因亏损导致存栏量下降,进而影响了饲料需求。从历史数据来看,2024年饲料产量的下降趋势或许标志着中国饲料行业正步入一个新的转型调整期。

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其产量的变化与下游养殖行业的存栏量密切相关。2024年,生猪、水产、肉牛等养殖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价格波动、疫病风险等,导致养殖户的存栏量下降。以生猪行业为例,前期产能的下降使得猪料需求减少,进而影响了饲料产量。此外,饲料行业的转型调整也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对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饲料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配方,以满足市场需求。

尽管2024年整体饲料产量有所下降,但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饲料产量出现了回暖迹象,达到8862万吨,同比上升0.42%,环比上升7.45%。这一趋势表明,随着生猪及水产养殖利润的恢复,下游存栏量的增加有望带动饲料产量的回升。未来,饲料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细分市场表现:猪料、肉禽料、水产料与宠物饲料的差异化发展

2024年,中国饲料行业各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猪料产量同比下降3.9%,但广西地区因养殖环境优势,猪料产量逆势增长,跃居全国第一。肉禽料产量稳健增长2.6%,而蛋禽料产量微降1.2%。水产料产量同比下降3.5%,但随着水产品价格回暖,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与此同时,宠物饲料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量增长9.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猪料市场作为饲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的变化受到生猪存栏量的直接影响。2024年,全国猪料产量约为1.44亿吨,同比下降3.9%。这一下降趋势主要源于前期生猪产能的下降。然而,广西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养殖地理环境和较小的疫病侵袭影响,生猪存栏量稳步增长,推动猪料产量达到1548万吨,同比增长4.6%,跃居全国第一。相比之下,山东地区因前期生猪养殖受疫病影响较大,猪料产量下降明显,仅为966万吨,同比下降14.1%。

肉禽料市场在2024年表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产量达到9754.2万吨,同比增长2.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肉禽存栏量的增加。根据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数据,2024年我国专用肉鸡总出栏数量达到148.42亿只,较2023年增加1.49亿只,增幅为1.02%。其中,白羽肉鸡出栏量增加2.24%,黄羽肉鸡出栏量下降7.25%,小型白羽肉鸡出栏量增加9.36%。展望未来,白鸡产能高位运行,黄鸡父母代产能有所恢复,预计整个肉禽存栏量将保持稳定,从而支撑肉禽料产量的稳定发展。

蛋禽料市场在2024年出现了小幅下降,全年产量为3236.1万吨,同比下降1.2%。这一下降趋势主要源于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以及养殖降本需求的增大,导致配合饲料占比下降。尽管如此,自2022年3月以来,蛋鸡养殖整体取得了较好的盈利,推动了蛋禽存栏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利好蛋禽饲料需求。

水产料市场在2024年面临了一定的挑战,产量同比下降3.5%。这一下降主要受到水产价格长期低迷以及极端天气频发的影响,削弱了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导致水产品存塘量偏低。然而,随着2024年春节后水产品价格的逐渐回暖,养殖户的投苗量开始逐步增加,水产饲料的需求也随之逐步改善。预计2025年水产饲料产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宠物饲料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量达到159.9万吨,同比增长9.3%。随着宠物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消费者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宠物饲料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不断优化,对原料品质的把控更加严格,推动宠物饲料营养成分更加均衡。中游生产环节的技术迭代与设备更新使得科学配方得到更广泛应用,产品品质显著提升。下游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崛起,进一步促进了宠物饲料市场的规模扩大。未来,宠物饲料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三、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饲企的崛起与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

2024年,中国饲料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数量达到1032家,合计饲料产量约1.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61.8%。其中,海大、新希望、牧原、温氏、双胞胎、力源、正大(中国)等七家大型饲企产能合计约1.3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3.5%。这一趋势表明,大型饲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行业整合加速。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大型饲企凭借其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海大集团等大型企业在饲料配方研发、生产工艺优化以及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行业整合也在加速推进,一些中小规模的饲料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局面。

这种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大型饲企的崛起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未来,饲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中立足。

四、未来趋势与挑战:市场扩容、海外拓展与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饲料行业面临着市场扩容、海外拓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生猪及水产养殖存栏量的增加,2025年猪料和水产料市场有望迎来扩容。同时,海外饲料市场空间广阔,国内饲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行业也面临着疫病风险、畜禽价格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

从市场扩容角度来看,随着下游养殖行业的复苏,生猪及水产存栏量的增加将直接带动猪料和水产料市场需求的增长。此外,随着人们对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饲料行业也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在海外拓展方面,国内饲企凭借其技术和成本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例如,海大集团等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饲料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疫病风险一直是养殖行业的重要威胁,如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的爆发可能导致畜禽死亡,影响饲料需求。此外,畜禽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养殖户的收益和存栏量,进而影响饲料市场的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则直接关系到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未来,饲料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相关FAQs:

1、2024年饲料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年饲料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下游生猪、水产、肉牛等产业因亏损导致存栏量下降,进而影响了饲料需求。此外,行业整体步入转型调整期,市场竞争加剧,也对饲料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2、2024年哪些细分市场表现较好?

2024年,肉禽料市场表现稳健,产量同比增长2.6%。宠物饲料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量增长9.3%。尽管整体水产料市场产量有所下降,但随着水产品价格回暖,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

相关深度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如何看待2024年饲料产量数据?

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如何看待2024年饲料产量数据?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国联民生证券于2025年2月23日发布,共13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农林牧渔,饲料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