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社会责任指数增速回升2.6%,《黑神话》带动340亿产业增量

2024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本篇文章的部分核心观点、图表及数据,出自伽马数据于2025年3月10日发布的报告《2024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需获得原文,请前往文末下载。

当《黑神话:悟空》单枪匹马为文旅、文创等关联产业带来超过340亿元经济增量时,中国游戏产业已经悄然完成了从"娱乐工具"到"社会价值创造者"的蜕变。伽马数据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中国游戏产业社会责任指数增速回升至2.6%,其中"社会价值"维度贡献了指数增量的53.7%。这份报告基于对50家重点游戏企业的监测数据,构建了包含社会价值、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和社会监管四大维度的评估模型,全面呈现了中国游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和创新实践。本文将深入分析游戏产业如何通过文化传播、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游戏企业社会责任、产业协同效应、文化传播、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游戏、UGC内容、新质生产力

一、游戏产业社会责任表现全面向好,指数增速回升至2.6%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社会责任指数达到14.4,较上年增长2.6%,扭转了前几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这一指数基于社会价值、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和社会监管四个维度构建,全面衡量了游戏企业对社会的综合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20年以来该指数的最高增速,表明游戏产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具体维度来看,社会价值维度对指数增长的贡献度高达53.7%,成为推动社会责任指数回升的主要动力。这一维度主要评估游戏产业对社会的额外贡献,特别是促进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共有25个游戏与其他产业相关联的话题进入抖音高热度话题榜单,这些话题的最高热度合计达2.84亿,为关联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和流量。例如,#当王者国风遇到中原山河#话题获得1159.1万热度,直接带动了相关景区游客量增长;而"谷子经济"话题则推动了文创产品销售,2024年1-11月全国新增"谷子"相关企业1.7万余家。

《黑神话:悟空》成为游戏产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典型案例。根据伽马数据统计,这款游戏不仅本身取得了商业成功,更为文旅产业带来了340.8亿元的旅游消费增量。其官方及正版授权产品(包括联合品牌手机、服装、音乐会等)创造了5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时有超过600亿元的电商平台商品借助游戏热度进行宣传并售出。这种"游戏+"的产业协同效应,展现了游戏作为新型文化载体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

表:2024年游戏关联其他产业的热搜话题TOP5

热搜内容 最高热度(万) 涉及领域 典型影响
多给小西天一点时间 1211.7 文旅 相关景区游客量增长40%
黑神话里的历史知识彩票 1201.7 历史教育 相关历史书籍销量提升
和平精英×流浪地球联名 1199.7 电影 电影二次传播效应
"谷子经济"火了 1198.8 文创 新增相关企业1.7万家
山西景区比过年还热闹 1192.3 文旅 当地旅游收入显著增长

在社会服务维度,游戏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和公益活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工信部通报的App中游戏占比下降至14.5%,较上年降低5.4个百分点;遭遇过App过度索取权限的用户占比从2022年的26.7%降至19.1%。同时,监测企业开展的公益事件数量同比增长7.4%至261件,且公益活动的深度和质量不断提升,53%的受访用户表示"了解事件进展"能够加深他们对公益事件的印象。

二、游戏企业履责方式多元化,文化传播与技术创新并重

游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特点,尤其在文化传播、未成年人保护和技术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报告评选出了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祖龙娱乐等在内的"社会责任表现突出企业",这些企业在不同维度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履责路径。

文化传播成为游戏企业履责的重要方式。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游戏企业共开展传统文化传播和公益活动586件,邀请33位非遗传承人参与游戏开发。祖龙娱乐在《以闪亮之名》中融入德化白瓷、泉州提线木偶戏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高达40万面的服装建模和15个染色区技术,精细还原传统工艺之美。而中手游则通过《仙剑世界》等IP联动"青城山"等文化地标,将道教文化融入游戏体验。这种深度的文化融合不仅提升了游戏内容质量,也有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游戏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每周游戏时长超过3小时的未成年人占比已降至24.9%,较三年前下降37.2个百分点。百度指数显示,"防沉迷"、"未成年退款"等关键词的热度自2021年以来持续走低,表明社会对游戏防沉迷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如中手游主动提高保护标准,使得未成年玩家对其游戏收入的贡献率低于0.0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创新方面,游戏企业积极应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社会责任挑战。随着大模型、AI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增加,相关电力消耗和隐私保护问题引起关注。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4600亿千瓦时增至2026年的10000亿千瓦时。面对这一挑战,腾讯、网易等企业开始布局绿色数据中心,参与绿色电力消费。同时,针对54.8%用户担心的大模型隐私泄露问题,游戏企业参与了9份AI行业规范的制定,推动技术健康发展。

表:部分游戏企业特色履责实践

企业名称 履责重点领域 典型案例 社会影响
腾讯游戏 无障碍化、低碳环保 多款产品无障碍优化,开发视障人士专用功能 提升残障人士游戏体验
米哈游 困境儿童帮扶 向中国听力医学基金会捐赠100万元 支持听障儿童康复
恺英网络 可持续发展 "K行动"累计捐款超3000万元 覆盖教育、环保多领域
益世界 乡村帮扶 "益点成长"计划覆盖多地乡村学校 研发心智素养课程
盛天网络 产学研合作 "未来创新者计划"融入高校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游戏企业在履责过程中也注重品牌价值转化。用户调研显示,75.7%的玩家更倾向于选择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游戏产品,这一比例是两年前的1.6倍。这种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促使游戏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品牌建设战略,形成了履责与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例如,三七互娱通过游戏化公益科普平台缩小城乡学生资源差距,同时提升了品牌美誉度;而盖娅互娱推出的10余款"IP+党建"融合产品,既履行了社会责任,也丰富了IP内涵。

三、未来展望:UGC内容、区域文化融合与无障碍设计成新方向

随着游戏产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深入,UGC(用户生成内容) 展现出巨大的履责潜力。数据显示,35.7%的受访者曾创作过UGC地图,78%的用户希望游玩包含公益和传统文化元素的UGC内容。这种由用户自发创造的内容形式具有极高的产能优势,可以突破官方内容的产出限制。例如,一个活跃的游戏社区每天可产出数百张UGC地图,是官方团队产能的数十倍。未来,游戏企业可通过提供传统文化素材包、举办公益主题创作大赛等方式,引导UGC内容向社会责任方向发展,实现"用户创造、用户体验、社会受益"的多赢局面。

区域文化融合将成为游戏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向。2024年抖音TOP10000热度话题中,5.9%与游戏相关,展现了游戏产业的流量优势。与此同时,哈尔滨冰雪文化、天水麻辣烫文化等区域文化通过互联网走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游戏产业可借助其内容创作和流量优势,帮助更多区域文化"破圈"。这种融合既能丰富游戏内容,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报告中提到的"王者国风×中原山河"联动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为相关地区带来了显著的旅游收入增长。

无障碍设计方面,游戏产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有约8500万残障人士,全球超过5亿,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用户群体。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如腾讯为视障人士开发专用功能。未来,游戏企业可在主流游戏中增加更多无障碍设计,如视觉辅助、听觉提示、简化操作等,让残障玩家也能享受游戏乐趣。值得注意的是,《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中为ADHD玩家设计的"记忆碎片"功能受到了广泛欢迎,表明良好的无障碍设计往往能惠及所有玩家。

国际化发展仍需深化。虽然中国游戏在全球流水TOP50中的占比从38%增至46%,但YouTube搜索热度占比却从17%降至13.2%。分析显示,出海程度深、竞技性强、原生单机/主机游戏更易获得海外关注。因此,中国游戏企业需要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国际化表达和平台适配,特别是在主机游戏领域加大布局。《黑神话:悟空》在TGA、金摇杆奖等国际奖项中的表现证明,高品质中国文化游戏完全能够获得全球认可。

技术赋能社会责任方面,AI等新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AI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能力可用于改善游戏环境,减少语言暴力等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遭遇游戏语言暴力的用户占比已降至39%,但仍有优化空间。AI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玩家情绪、提供冲突调解建议等方式,营造更友善的游戏社区。此外,AI还能助力游戏内容审核、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社会责任领域,成为游戏企业履责的技术支撑。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社会责任指数有哪些显著变化?
A1: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社会责任指数达14.4,增速回升至2.6%,是2020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社会价值"维度贡献了指数增量的53.7%,"促进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成为表现最突出的项目。

Q2:《黑神话:悟空》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A2:《黑神话:悟空》为文旅产业带来了340.8亿元的旅游消费增量,其官方及正版授权产品销售额达5亿元,并有超过600亿元的电商商品借助游戏热度进行宣传销售,展现了游戏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

Q3:游戏企业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A3:2024年每周游戏时长超过3小时的未成年人占比降至24.9%,较三年前下降37.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如中手游的未成年玩家收入贡献率已低于0.01%。防沉迷相关话题的舆论热度也持续走低。

Q4:游戏产业如何通过UGC内容履行社会责任?
A4:78%的用户希望游玩包含公益和传统文化元素的UGC地图。游戏企业可通过提供相关素材包、举办公益创作大赛等方式,引导用户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发挥UGC高产优势,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Q5:未来游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方向有哪些?
A5:主要方向包括:UGC内容与社会责任结合、区域文化融合促进地方经济、游戏无障碍设计服务残障人群、AI技术改善游戏环境、深化国际化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等。这些方向既能创造社会价值,也能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2024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4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介绍:本报告由伽马数据于2025年3月10日发布,共38页,本报告包含了关于游戏企业,社会责任的详细内容,欢迎下载PDF完整版。